第七百五十六章 比赛

    第七百五十六章 比赛 (第2/3页)

在前锋就是擅长抢点,表现在中场就是总有妙传,表现在后场就是无所不在铜墙铁壁。

    想要养成这种能力并不容易,除了要习惯抬头带球多做观察,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才能看破影影绰绰的肌肉丛林,从中找出一条克敌制胜的合适路线。这也是主教练存在的意义之一,坐在场边的他们身上挂着“旁观者清”buff,身旁也没有对方球员的骚扰,更容易看清场上局势,从而及时调整战术克敌制胜。

    教练阅读比赛需要观察思考,但是系统却不需要,直接从位置传感器上读取球员位置速度就好了,再加上大数据分析和自学习系统带来的“丰富经验”,看了几千场正式比赛、掌握几十个阵型、了解几万名球员的资料的系统成了真正的“董秋迪”,眼光与球商远远超过了乔安良,总能做出中肯及时的建议。

    他需要想一会儿才能看出来的场上局势,直接就被大剌剌地放在所有人面前,他惯用的战术更是和系统的建议南辕北辙。而最让乔安良郁闷的是,事实往往会证明后者才是正确的。去年时这套系统还只是放在战术平板上面,乔教练可以选择参考也可以无视,但现在建议却是通过无线连接直接发送到球员眼前,完全无视了教练的权威,也就难怪乔教练要生气了。

    通常情况下,中后场球员可以看到大半个球场,而且人多势众身体对抗的频率较低,更容易锻炼出全局阅读能力,这些人退役后也更可能转职成为教练。

    留学归来的乔安良拥有丰富的理论,但缺乏职业球员经历的他却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所以才会郁闷地发现自己被电脑给比下去了。他倒是想要傲娇地抗拒系统的建议,坚决执行自己的想法,但是对面的教练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几次自主指挥造成破绽都被对方轻松抓住,然后他的“乱命”就没人听从了。

    “果然是该走了呢!”发了一会儿火,乔安良最终只能用这句话作为总结。

    其实这个“董秋迪”固然懂得多,但它毕竟只是起步阶段的人工智能,让它独1立指挥比赛很容易被套路针对,只能是作为辅助和有益的补充。就算是以前的乔安良,只要稳住阵脚活用理论知识,也不是没有打败它的机会,经过两年锻炼的乔教练就更加不用担心了,他的纠结懊恼更多还是因为钻了牛角尖。

    在他看来,这套系统是马竞进一步插手球队的触角,本身就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心里自然各种膈应。

    更让他膈应的还有对面这支球队,马竞去年就通过佳境集团收购了它并大笔投资,而作为利益相关方的自己却被瞒在鼓里,直到前段时间被媒体问起才知道这件事。偏偏某人还假惺惺地说要拿出巨奖鼓励冲甲,有凯鹏这帮老司机在,全是粉嫩新人的蜜蜂队完全没机会的好伐?

    马竞当然知道乔安良对他多有误会,但是却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在这点上他还是很有资本家精神的,在他看来眼高手低经验少的对方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自然懒得再多花心思。两人的关系就这么别扭着,一个抱怨连连一个不屑解释,只能渐行渐远。

    而对面的胡教练要更加看得开,欣然接受了这些新技术,一点儿没有一个老教练该有的傲骨。反正在他看来足协根本不会同意运动员戴着智能眼镜打比赛,装在平板或者手机里面作为训练和比赛的辅助工具还差不多,根本替代不了教练的地位,自然不需要担心太多。

    至于眼前这场比赛,都说是表演赛了当然要好好演,公司产品卖得好球队的赞助才不会少嘛。

    不管两边的主教练作何感想,在战术辅助系统的调度指挥下,这场比赛还是在看似激烈的进行着。大打攻势足球的双方不断向对方球门发起进攻,而自己的球门也频频失守,最终以2比3的分数进入中场休息时间,客场作战的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