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穿越准备 3

    第十四章 穿越准备 3 (第3/3页)

没什么区别了。穿越集团此时陷入了深深的麻烦,他们缺乏海员,总不能租条万吨货轮绑架船员穿越吧?

    这个问题的解决倒是非常的麻利,麻利到让穿越众们甚至不敢相信他们的好运,杨铭焕很快就在报名的穿越众中发现了两个耀眼的新星。

    张泽峰和阳峰两人接到立刻就接到了赶到基地报到的通知。两个人从小就一直都是好朋友,海事大学毕业后在一条3万吨的货轮上工作了六年,阳峰升任三副,张泽峰则因为喜欢睡觉而被发配到了轮机部门担任了一个轮机员。喜欢上网的张泽峰偶然发现了BBS里的那个帖子,在看到一群网友都已经开始报到后才依然决定参与穿越。阳峰这个老朋友则也被他以来看一看的名义拉着一起过来了基地。

    “这个事情不好办!”阳峰个子不高,身材很壮实,因为长期在海上被太阳晒显得肤色比较黑。“我们没有船员!”

    “船员?现在不都是说自动化了么?对于船员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了么?”

    “要求不高也还是要船员的啊。”阳峰一副叹息的表情。“老船的话5000吨以下的船需要40人左右,上万吨的船需要50人以上了。”

    “要那么多人?新船呢?”

    “就算是最新的使用无人机舱的也要至少20人。”他摊了摊手,“这可是技术工种,穿越众不可能胜任的。”

    “并且如果我们想要长期使用这条船,那么就要为这条船配上最少一半的人,轮机部门几乎一个都不能少。”一旁的张泽峰坐在沙发上说道。他因为常年在他称之为“黑暗不见天日”的轮机舱里工作,身上一点都没有被晒到过,和阳峰相比,简直就是个欧洲鬼佬一般的白人。

    “货轮是分为两个部分的,甲板部有船长,大副,二三副,主任报务员,报务员,货运员,理货员,水手长,副水手长,一水二水,大厨二厨三厨等。轮机的话……”阳峰望向一旁的张泽峰。

    “轮机的话有轮机长,大二三管轮,电机员,机匠长,生火长,机匠,副机匠,铜匠,电匠,加油,生火……”

    看着张泽峰滔滔不绝地说着里面的职位,杜彦德和赶到的几个执委不由得面面相觑。一条船居然有这么复杂?那玩毛啊?这来两个海运专业人员已经是运气爆棚了,难道还要指望跑来一船的水手?

    “那么如果只是穿越过去呢?作为三副,你应该还是有操船的经验吧?”杜彦德说实话分不清大副二副三副的区别,但是这是也只能硬着头皮问道。

    “难度也相当大,虽然可以减少不少人。”阳峰摸了摸下巴,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这样,首先在靠近预定登陆点的港口设立一个货代处,租用仓库。把所需的所有穿越物资全部送到那里,一并等待装货。租用或者购买一条沿海常见的散装货轮,设定目的地为靠近预定登陆点的港口,我们的穿越众可以伪装成背包客搭船,这是沿海货轮上常见现象,其他人搭乘渔船或者其他船只先行抵达汇合点,等到达汇合点后,穿越众接管轮船,把船员赶下船,自己驾船穿越时空,然后在预定登陆点沙滩上坐滩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坐滩?”肖竞在一旁发出了疑问,“船只一旦坐滩,以后就很难浮起来了啊!现在就算没有足够的船员,以后我们可以自己培养啊,现在开不动,以后还可以开动啊。”

    “就是!”一边的张元开始了幻想,“一条巨大的铁船在土著的心里能够起到绝对的震慑作用,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实际的军事震慑能力,都是非常可观的。我们的货轮不惧怕那个时代任何的火炮和纵火手段,就算那些敌人英勇地想要和我们进行白刃战,也得先爬得上高耸的如同城墙一般的干舷。另外一条货轮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工业社会的缩影,各种主副机,高低压管道,水泵,电缆,电子通讯和观测设备,海水淡化系统,小型机修车间,卫生所……几乎就是一个小型城镇,在货轮中我们能够得到电力和加工设备上的支持。在我们的基地没有建立好之前,它还能在相当时间内维持住基本的现代生活条件,免得享受惯了的现代人猝然感受到生活条件太艰苦而崩溃。”

    “没错!”一旁的体育组卜众孚接着说:“货轮甚至都不用安装任何武器,只要开足马力直接撞过去,那个时代所有的舰船都只能失魂落魄,小一点的直接浪沉,就算是盖伦船那么大的也经不起正面撞击,就算是老船也能够轻松跑出11-14节的航速,除了快帆船在顺风的时候能够有可能逃脱,绝大多数船只都只能等死。只要有这么一艘船,我们就能成为那个海洋的主人!”

    “不可能的。”阳峰面无表情的说着,刚才两个人的华丽幻想没能搅动他的激情。“货船作为军舰是绝对不实用的。”

    他全然不顾刚才的两个幻想者对自己投来惊异的目光。“大型货船吃水深,操控复杂,转向掉头也不见得能比帆船快多少。船再厉害,对手吃到一次苦头还会来跟你正面硬拼吗?他们有数量优势,完全可以在航线上和沿海进行海上袭扰战,打起来我们就顾此失彼了。就算出海打掉它几艘,余下分散逃开往浅水的地方一躲,你能拿他怎么样?吊救生艇下去追么?我们要的是制海权,这么一艘孤零零又费油又费人力的船,着实发挥不出多大的力量来。”

    旁人都感到了一阵痛心。不过卜众孚乘机提出了他的另外一个看法。

    “以前在湛江港的时候看到过海军使用一些200到400吨的渔船,续航力大又能抵御风浪,如果用来当作穿越海军的主力应该比货轮战列舰要比较适合,用油要少,速度也更快。”

    “还能捕鱼!”阳峰在一旁补充道,感觉好像就是卜众孚的托一样。

    “是的,还能捕鱼,这类船都是使用的拖网,很经用。”

    张元郁闷地摇了摇头,“我咨询过了,这种渔船倒是有,可是捕鱼执照的手续实在太繁琐了,短时间内办不下来。”

    肖竞笑着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那就不当渔船申报呗,反正穿越过去以后谁都管不到了,拿这船干什么都可以。”

    执委会随后又召开了一个听证会,会上有人提出这个渔船购买计划提高了穿越行动的复杂性,不过这个计划却得到了80%投票通过。杨铭焕说出了他的意见,作为一个新的基地,一开始必然无法进行耕种,即使耕种了短时间内也无法获得收获。这个时候有一艘或者多艘穿越者带过去的现代渔船,不仅可以丰富穿越者蛋白质来源,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穿越者食品供应的瓶颈。另外现代渔船轻便灵活,操作方便,足以成为穿越者早期海岸防御力量。配合无线电和货轮上的雷达,足以保证在40公里范围内的早期预警功能。

    投票通过后,卜众孚和阳峰被委托进行货轮与渔轮的选型,同时采购备件和物资。张泽峰则在军事组的建议下选了一批身体条件好,对航海又有一定兴趣的穿越众去参加培训——他利用工作便利,找到了一个自己家里直接经营了几条沿海货船的朋友,把这些人送上去一对一直接培训相关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