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9)

    第二十一章(9) (第2/3页)

倒令朕想起一幅画面:深夜在树林空地间燃起一丛篝火,蒙古勇士环形围坐,各自取出战利品,冲着火烧烤一条猪腿,在心上人面前逞英勇,怎么你也想效仿?”沈世韵叹道:“那我就猜不出了。”顺治笑了笑,道:“朕提醒你一点,你还记得咱们初遇时的情景么?”

    沈世韵道:“这怎会不记得?能够识得皇上,实是有缘。那一晚您到摄政王府议事,我也初次寄居于此,半夜里心中百感交集,睡不踏实,就起身到院内亭子中抚琴……”突然脑中灵光一现,又惊又喜,道:“难道……难道是……”又问:“可以拆开么?”顺治笑道:“这本来就是给你的,要是不能拆,还想盯着这些布条看一辈子?”

    沈世韵嗔道:“您也学会取笑人啦!真不知被谁带坏了。”一边缓慢的拆开布条,只见其中果然是一架精致长琴,计三尺六寸六分,前阔八寸,后阔四寸,厚二寸。材质如同上等的羊脂美玉,纯白中隐约透出青瓷碧色,触感细腻,光泽滋润。

    外观非玉非竹,表层微沁凉意。琴弦如蛛丝般绵软薄韧。右下端刻有花纹,从排列看来,似乎是些字符,却又怪异难辨,仅能确定绝非满汉文字。见了此琴,真有种“一见如故”之感,喜欢得双手捧起。

    顺治在旁解说道:“朕带你入宫,却因国务繁忙,不能常常陪你,累得你终日闷乏闲度。你善解人意,从没抱怨过什么,朕却一直觉得过意不去,总想设法补偿你些。宫中琴具虽也属精工打造,但无不是凡俗之物,缺少灵韵,辱没了你的天仙气质。等看到这架琴,忽觉心有灵犀,仿佛它就是专为你独存的,现在看你这般爱不释手,这礼物想来是没送错了?”

    沈世韵微笑道:“臣妾也觉十分投缘。稀世珍宝,一向可遇而不可求,不知皇上是从何处寻来?”

    顺治道:“说来也巧,朕今天率众在街上闲逛,见一处人群簇拥,交相评说,想着或是有热闹好瞧。走近才知是两人在弹琴卖艺。朕对乐器本也没研究,听没多久,只觉那琴是极致上品,弹奏者却是蠢牛木马,全不搭调。用汉人的话来说,真叫做明珠暗投。等弹到一半,那个年轻些的又在边上敲着竹筒,说他们是兄弟两个,村子里闹了场饥荒,如今父母双亡,流落异乡,身无分文,在此斗胆献技,望众位父老乡亲慷慨解囊,资助他们些返程路费。”

    沈世韵笑道:“都是些江湖骗术,不足取信。也真叫胡闹,竹筒与瑶琴音色乐系全然不同,怎能混杂而奏?”

    顺治道:“是这样,朕本来也不懂,咱们都不及你内行。好不容易耐着性子听完一曲,那幼弟端着一只破碗来回兜转,向人讨赏,碗里多是些一文的铜钱。朕早就有了打算,一出手就赏了几锭白银。那两人大概是受冷落惯了,从没见过观者如此豪阔,感激得就差没跪下磕头谢恩。还没高兴多久,朕就直接挑明了,这主要是用来买琴的,多余的当做赏钱。

    那大哥脸色顿时一冷,别扭着要还银子,那幼弟从小到大,从没见过偌大数目,觉着舍不得。也不想想,天上哪会掉下两全其美的馅饼,还碰巧砸在头上?没一会儿又叫嚷起来,说这是自家的吃饭家伙,怎能轻易让人?朕心想,将瑶琴美玉当做养家糊口的把戏,真是暴殄天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