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不可避免的宿命(五)

    第三十一章 不可避免的宿命(五) (第2/3页)

    听到古勇复的回答,张辽心下大定,站直身体,正色道:“文远有一心愿也和将军一样,探索那虚无缥缈的‘武之巅峰’,昔年曾与关云长煮酒论武,也是想从中得到启发,可事以愿违,多年来,武功未得寸进,能维持个不退步也算不错,今遇将军,文远想印证自己所学,看能否从中得到启示,希望将军不吝赐教!”

    “~~~~~~”这话的意思就是要动手了,话虽然说得很文明,切磋武艺,古勇复根本不是吕布,有何能耐与第三阶段的张辽搭手试招。

    古勇复沉默,心中千头万绪,这一刻的他极度渴望这力量,不知不觉他的目标慢慢转变了。

    “将军可是有何不妥?”张辽见古勇复没有答复他,又道:“文远也知将军刚刚觉醒,身有不适,不宜动武,可我等待了这么多年,唯一的心愿就是印证自己的武功,你我只需搭手切磋,互证心中所想,并不会伤筋动骨,实不相瞒,这些年我苦思冥想,四处找人动武,可现在这些所谓的英灵和以前大不一样,太多沉迷于盛世的繁华,失去了当年的锐气,一身武艺废了十之七八,多场比斗下来,在我手上走上二十招,尽无一人耳!”

    仗剑行江湖,千里不留行。这句话说的就是张辽这种人,为了磨练自己的武艺,印证自己所学,四处找人动武,取其强大自信,战无不胜之余,竟没有人能在他手上走上二十招,这是何等胸襟与自信。

    “昔日我得将军提点,终有今日成就,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一心想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将军与我是同道中人,相信将军的心情也和我一样,不妨就在此处,你我各显能耐,一较长短,完成我多年来的夙愿,望将军成全!”

    说完,张辽揖礼拱手,鞠躬九十度,神情无比诚恳。

    古勇复被这种气氛感染,恨不得立刻变强,与张辽大战个三百回合,体验一下所谓的“武人的执着”。

    只是想归想,他知道自己没那份能耐,这一刻他好像被张辽“武人气质”同化,期待自己变强后与张辽一较长短,古勇复也不想欺骗他,他本也是个直率的人,为生活讨日子,也是求一个念头通达,见到张辽后无疑也想体验一下那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古勇复眼神坚定,下定决心,正色道:“张辽,我不是~~~~~~”

    古勇复正想对张辽说出实情,就在这时,他眼前一花,慢慢模糊,张辽的样子仿佛定格,周围的环境也静止,随即变得透明,慢慢的世界一望无际,头不沾天,脚不着地,古勇复立刻明白自己在什么地方了,转过身来,那好似整个世界核心的人,静静站在哪里。

    是吕布!古勇复心下一突,下意识戒备起来,他对吕布的感觉很复杂,他是强大的,有时像山,有时像海,有时又像世界,总之吕布给他的感觉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在他身上呈现另一片天地的感觉。

    吕布走了过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缓缓道:“你又在害怕了。”

    “害怕?我有什么好害怕的?”古勇复不明白,问道。

    吕布笑了笑,走到古勇复面前。“你是恐惧自己的弱小,被张辽那一激,就忍不住去想自己在变强后会如何如何,受他的气势影响,不自觉地被他带动,刚才你是想把你的情况告诉他吧。”

    “~~~~~~”吕布说得没错,张辽的气质出众,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那一刻,自己完全被他带动,仿佛将自己置身于与张辽同道之流。“难道这都只是受张辽的影响,并不是我自己的意识?”

    古勇复被吕布一语道破,陷入迷茫。

    “是不是你的真实想法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受了张辽的影响。”吕布缓缓道:“你听过一个心理学理论吗,大概是这样的,一道二选一的题目,答案只有一或二,你觉得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二,可周边所有人都选了一,这时你会如何?”

    “认知性不协和?”古勇复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心里理论,讲的是人类身处在一个环境氛围,感受到周围的不和谐,就想去融入其中,就像那道二选一的题,本来你的答案是二,可周围的人都选一,这时人就会迷茫,会想正确的可能是别人,因为所有人都选了和自己相反的答案,考虑到自己可能错了,徘徊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