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燕东化术

    第三十章 燕东化术 (第2/3页)

老黄忠。”

    这是京剧《定军山》的台词啊,这小子竟然给搬过来,看他一副得意洋洋的劲儿,安菁菁竟然扑哧一声笑了。嘿,我一瞧,看来这俩人还真有戏!

    其实我心里也明白,现在的情况是急也没用。目前只知道那害人少年自称燕狸门人,黑衣人是谁,他们究竟什么关系我们还不知道。既然种降真的人选择了我,他肯定是有目的的,早晚他会来找我……

    后来的半个多月里,东川一带一直在断断续续地下雪,没了可玩的去处,我便独自一人在屋里研究小姥爷留下的那本《燕东化术》。

    “化术”一词源于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里面有“仲弓(冉雍)通于化术,孔子明于王道。”在封建社会很长时间里,仲弓的地位和他的老师孔子曾并驾齐驱,靠的就是“化术”二字,也就是国民的教化之道。我猜测大概当初乾隆帝将《燕东化术》收入藏书并盖以大宝之印也完全是冲着“化术”二字,不过他并没想到里面讲的却是各类的阴阳方术和招魂驱鬼之法,所以虽然藏在山庄,却并未多看,因为此书中没有一处朱批和圈点。

    燕东自然是指燕山东部一带,《燕东化术》便是这一带数千年来各类民间方术的集合。这本书不厚,大约成书于明清之际,按照时间顺序里面共分先秦、汉至唐以及唐后三大部分。

    先秦的部分介绍的多是些占卜、测天之术,这些内容大多都是看似神机莫测实际根本又无操作性的方法,比如其中一条有云:“持孟极鬃,夜可逐鬼!”这孟极不过是《山海经·北山经》里提到过一句的上古神兽,“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可是这明显是神话传说,所以何来孟极的鬃毛?不过也不是一无可取,里面记载的一些观山法倒是对寻脉找穴、明断风水颇有作用,多亏这本书没有落到盗墓贼手中,否则又不知道要有多少古墓被找到。

    汉至唐的部分内容最少,因为这一时期燕东地区人烟稀疏,经营者都是北方汉化较差的少数民族,即使有一些方术怕是也多已失传了。不过其中有一些是当时少数民族寻找北方较少的金银矿脉的方法,写的虽然很玄幻,但很详细,日后倒是可以尝试一番,没准还能发家致富。

    这本《燕东化术》最主要的内容实际上是辽金元明四朝。篇幅占去了全书的一大半,单是杂门偏方就有三百多个。辽金元三朝虽也是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它们却极度汉化,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