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请先生上路(三)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请先生上路(三) (第2/3页)

刀,眼瞧徐江南望来,皆是好感一笑,徐江南轻笑回应。

    徐江南撇过头,温吞说道:“秦公子可否说上几句长安旧事?”

    秦晨舒了一口气,若是徐江南不说话,他也就知道此番过后也就几千两黄金的交情,再往后若是遇见刺客,那就只能自求多福,而今有后话,那就还能谈,秦晨点了点头,斟酌了一下,理了下思路,这才开口说道:“老丈人让秦某入长安,此番用意早有授机,某不说,依照徐少侠的聪慧,也能猜到大概。”眼瞧着徐江南没有作声,秦晨顿了一下,又是说道:“老丈人自知这刺史位置坐不长久,便让秦某人入长安,看不能在居大不易的长安捞个一席之地。”

    徐江南皱了下眉头,有些不解。

    秦晨看破徐江南的心思,又是一笑说道:“说来老丈跟令尊还有不少交情,当年老丈还是个穷苦书生的时候,便是令尊给的一条青天之路,这才有了今日的位置。”

    徐江南这才恍然,随后又听秦晨感慨说道:“长安世家众多,以王家为首,大秦末年,王家一日之内连封五候,虽说都是关内侯,殊荣无二,震动天下,再加上有个姓王的太后,朝堂上一手遮天,就差将李家给换了门楣。

    一朝天子一朝臣,权臣的下场,自古就没有好的,王太后去世之后,王府靠山倾倒,成了朝堂上的过街老鼠,有一有二,那些个闻风而动的朝中大臣,拉人可能不是好手,踩人绝对天下一流,一天之内,五品之上的高官抓了二十三个,五个关内侯自尽了四个,还有一个不见天日的死在狱内,最后还是圣上发了话,给王太后的嫡系留了一脉,经年下来,修生养息,王府虽然没到当年一天五候的昌盛光景,但好在底子深厚,算是喘了口气,再者这些年,从大周开始,王府后人也不再一昧追求朝官,从儒学下手,士族之间的声望也高,也有为官,出过几个能臣之后算是春风吹又生。”

    说完之后,秦晨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是提了一句。“不过论到清贵名声,还是比不过凤城唐家,唐府修学,只讲学,不求官,就算有,也只是个闲门皇差,意思一下,大隐隐于朝的与世无争。”

    徐江南默然不语。

    秦晨又是说道:“当今长安府令便是王家之人,跟我老丈人要说冲突矛盾,不明显,老丈人也没详述过,秦某只是知道若二十年前不是徐将军的提拔,这个刺史位置定然就是王阙的,想来除此之外,定然还有一些小摩擦,不过谁也不想跌面子抬出来说而已,还有就是陇西李氏,不过此李非彼李,并不是李长安的李,但在逐鹿之前,李氏一门三将,跟着李长安立下赫赫战功,大秦王朝之后,一名官至太尉的叫李良,还有关外封侯李越,受封东莱,以及李安,受封安平,皆是万户,李氏三人照相呼应暂且不说,就光大秦之初,这个姓氏能留下来可见一般。”

    徐江南轻轻一笑,这个他知道,便是皇权忌讳的原因,就像如今西夏,姓陈之人寥寥无几,尤其为官,皆要更姓。

    秦晨哂笑说道:“而今李氏一门也在长安,不过也有旁支在北齐,算是别具一格的遥相呼应?不过李氏从军,与我老丈人应该纠葛不大,也没必要做出如此之事。”

    徐江南轻轻点头,眼瞧着秦晨似乎没有说下去的意思,睨了他一眼之后说道:“昨夜之人,摆明了是狗急跳墙之势,长安小旁门呢?”

    秦晨摇了摇头,尴尬一笑说道:“不知,秦某也就当年在长安呆了一年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