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规中矩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规中矩 (第2/3页)

例,这几年稍稍好点,但陈秀依旧不敢让谢长亭住那小宅子,怕这位国士早夭。

    周彦歆以前上谢府,谢长亭可以吩咐了门房,前者上门不必通报,今日却是例外,周彦歆刚报了名号,门房却说要去通禀一下,前脚刚要踏进谢府的周彦歆又将脚收了回来,然后微笑让门房先请。

    周彦歆对此并不生气,反而因为自己的唐突而有些歉意,好在也没等多久,盏茶的功夫,门房便让周彦歆进了门,还说谢相公在书房等着。

    等到了书房,正巧与人插肩而过,是个老人,老人还牵着一位小孩的手,周彦歆让开道路,老人言笑晏晏瞅了一眼后者,然后笑眯眯冲着小孩说道:“小三秋,去不去不周山上看雪。那可比这边的雪大多了?”

    小三秋滴溜溜转了转眸子,“我想先去见见师兄。师父说青城山一脉除了我之外,两位师兄都有死劫,我要是随师叔你去了不周山,青城山一脉就断了。”

    老人闻言脸上笑着的表情立马僵住,口里却是骂咧说道:“臭道士,死了还不让活人好过。”说着,又抬起头撇了一眼周彦歆,“姓周?”

    周彦歆不解其意,但是依旧点了点头。

    老人嗯了一声,说了一句让周彦歆有些捉摸不透的话语。“老夫知了。”

    说完,又是一副憋气的模样看了看小三秋,拽着小三秋的手往外面走,嘴里还喋喋不休。

    等老人离开之后,周彦歆这才敲了敲书房的门,在得到谢长亭的准许之后,随后推门而入,书房有一股茶香,桌上的茶盏也是新换的,谢长亭出人意料的没有坐在主位,坐在客席上捧着茶,小啜了一口,然后皱了皱眉头,似乎也觉得是茶水不入味,然后又将茶盏放下。

    看了一眼周彦歆说道:“之前你遇见的那位老人,是我的夫子。”

    周彦歆怔了怔,却又听到谢长亭继续说道:“原本以为夫子是来问罪的。没曾想夫子是来给我解惑的。”

    周彦歆捧起茶水,喝了一口暖了暖身子,等着下文。

    谢长亭也觉得有什么不妥,自顾说道:“原本呢,是觉得没错,毕竟各为其主,北齐有望纵横九州,西夏也有机会,僵持这么久,往后看,无非看哪代朝臣和睦,哪代君王奋进。包括徐暄死后多年,我都这么认为。可直到这两年,却老是觉得自己好像错了。要是不坚持,也不会多死这么多人。”

    谢长亭一边说,一边推开窗户,寒风沁了进来,顺带潜进来的还有月光,落在纸砚台上的沙盘上。

    谢长亭望着沙盘怔怔出神,随后回忆说道:“以前呢,北齐就这么小小的一块,在燕赵之后,就大了一点,再到现在的庞然大物,中原九州占了最富硕的四州。”

    谢长亭说到这里,停了许久,也用手摩挲一下照在沙盘上的月光。“那时候我就在想,既然北齐的月光能笼罩中原四州,那么在有生之年,谢某能不能见到北齐月光朗照九州的盛景。”

    “我知道这个东西就叫野心,但我一直不认为有野心是错的,一直到这两年,甚至夫子一入门还未开口,我便跪下,因为在意识里,我觉得自己或许真的错了。”

    谢长亭突然眯着眼笑了起来,“但是夫子给我解惑了。自千年前的大秦以来,百家都讲究对错,唯有鬼谷一门,不讲对错,只论胜负。这是夫子今日过来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夫子问我,二十年前,北齐有无勾结辽金。”

    谢长亭突然看向周彦歆,后者也突然看向谢长亭,这件事其实不重要,二十年前的事都翻篇了,只是依旧架不住后者的好奇心,其实也不单单是他,整个中原,无论北齐和辽金都在猜这件事。

    谢长亭顿了顿说道:“我说没有,你肯定不信。”

    周彦歆摇了摇头说道:“的确不信,二十年前辽金南下,北齐是最大的受益者,其次是你。”

    谢长亭轻轻一笑。

    然后从桌下的木屉里拿出一块令牌,摆在沙盘的一旁。“其实这就是当时辽金南下的原因。”

    周彦歆拿起令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