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上有神仙

    第四章 山上有神仙 (第3/3页)

较与江湖流传的言论,似乎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也不论现在一路上看见清冷的木道台阶,在百年前,也是道教真人开山立牌的地方,对于这点,香客们尤其是心生敬仰。

    后面便开始问起山上景点,得知开始休憩的牌坊是道门老祖吕真人亲手立下,饱经几千年风霜不倒之后,先是啧啧称奇,再然后就互相打趣邀约一起过来的老伴说错过了。随后后突然好像又想起什么,转身问年轻道士:“道长,起先我见牌坊上有字,写的啥阿,能说道说道?”

    年轻道士实诚点头道:“听师父说那是吕真人用剑刻下的,右边是依山傍水居若泰,左边是临水伴泉隐如仙。”

    老香客咀嚼半刻之后拍手惊道:“好联阿!”

    正想再掏词掏句来夸赞一下,却被身旁的老伴拿着上山用的竹拐捅了下腰间。“老头子,你说的什么废话,老神仙说的话能不好么,这么大声也不怕打搅神仙修行。”说完又转身和年轻道士和蔼道:“小师父,别听我家老头子瞎乱叨叨。”

    老香客见婆娘发威,起先受痛的时候还骂咧了句死婆娘,又发什么神经。眼见老伴又有作势再来一次的样子,缩了缩腰,也不出声了,同年轻道士讪讪一笑。

    年轻道士忙不迭抽出一只手挠挠头,良善笑道:“不碍事。”

    想着上山路还久,年轻道士便带着老香客去桃花涧那里休息休息,顺道赏赏山景。

    相传这桃花涧是吕真人种下的,几千年的来头了,当年吕真人便是靠着采摘桃花去山下换取酒钱。桃花观也是因此而得名。唯一可惜的是,这会春天过了大半,山桃花大半都谢了。

    ————

    桃花观后山山崖上,云海弥漫之内正好有面貌清癯的老道士,腰间挂着一个葫芦,发簪用桃木别起,倒骑山羊。

    好一副江山道士悟道飞升的景图。

    只是可惜,这老神仙正做着把白尾拂尘从背后衣领口深入,上上下下的挠痒痒的扫兴动作,舒适之后,又把酒葫芦提起,倒灌了一口清酒,还没入喉,又给吐了出来,骂骂咧咧道:“呸,那小子又往里面掺水了。”随即又可惜的望了望袖子上的酒渍,贪婪地闻了闻,说一句可惜了。这才将葫芦重新挂回腰间。

    坐在山羊背上喃喃自语闭目吐纳起来,只见原本坏绕山头的云雾徐徐朝着后山崖漫去,像四海朝奉的信徒一般。

    山风似剑,老道士独立云端,摇摇晃晃,衣玦翩跹,却始终倒不下去。云海渐渐厚实,竟然结成双鱼太极的模样。

    只听老道士呢喃自语。

    “红尘朝马醉,一梦是故人。

    回首凉山远,二梦阴阳别。

    南柯江山老,三梦天下月。

    四梦已三载,归时过春秋。”

    等老道士鼾声如雷的时候,原本由云雾凝结的双鱼太极,轰然炸开,在凉山上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甘霖。

    ————

    而此时正在桃花涧欣赏山景的老香客,约莫也是觉可惜,没来对时候,没见着桃花满山的盛景。

    也是这时,被雨滴不痛不痒地砸在身上,正想起身撑伞。突然听到老伴的惊呼,转身一看,娘咧,这原本谢了的桃花又渐次绽开,水珠从花瓣上轻轻滑下,娇艳欲滴。

    云雾环绕下,青林松脆,像身处仙界一般。

    老香客惊了半晌之后,说出了同山下孤寡老人一样的语句:“这是蟠桃仙会么?这山上有神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