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贫道有难言之隐

    第二十三章 贫道有难言之隐 (第2/3页)

乎是十死无生的局面,只是不知先生如何活了下来。低声自嘲道:“先生,浪费了。”

    李先生摇头笑着说:“这话说早了。”

    徐江南不应声,李先生似乎是自言自语:“雁北再再呆下去对你也没益处,西夏七州,北齐九州,辽金,你都得去,以前我带你去走了大半西夏,但这不够,你得自己走上一遭,江湖是个什么味道,还得看你自己的口味。”

    徐江南哀伤点点头。

    李先生接着又说:“以前没和你说,你娘唐瑾儿是景州人士,只是你太公开始是瞧不上你爹徐暄的。本身自古婚配就讲究个门当户对,书香门第的千金闺女更是这样,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让你太公忍不了的就是徐暄带着唐瑾儿远走高飞。直到后面你爹贵为西夏军师,你太公都没有认过这个女婿,再加上你太公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于你爹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你爹和你娘死后,你太公被封大学士,但是你若认为他是于陈铮一道的,那便大错特错了,他心里阿,只有圣人的道理学问,是个倔犟老儒生,陈铮在他那里没少蹭一脸鼻子灰。你的身份让他知晓也没多大关系。当年去景州,我趁机去过唐府,小老头大半夜看着你娘的牌位哭的一塌糊涂,连你爹也有香火位。

    还有就是,记得别听到说西夏庙堂如今青黄不接的风声就想去掺和一脚,你的道行还不够,里面水深的很。就比如现在纳兰天下,看似没了圣眷,不出三年,金陵朝清殿大学士肯定是他的。往实诚了说,没了徐暄的陈铮还得需要他来出谋划策。

    比起你爹,他可是深知温火煮粥的个中三味,庙堂的那些清流,还以为现在他黔驴技穷,故作高深而已,但也不想想。能让陈铮开恩科取士,敢对世家釜底抽薪的,有魄力接下当初徐暄遗留下来的高深布局,还经营到如此局面,能是个傻瓜?用指头想都知道陈铮和他想肃清朝堂了,你且看着,不出两年,朝廷就要换副面色了。

    那群才冒头便被打压下去的年轻一辈,也受了几年磨砺,也该提枪坐阵了,燕城那边就是如此。徐暄乱手作子天元的局要收官了啊!”

    李先生徐徐起身,身子遭逢大创,坐得久了一起来一阵头晕目眩,徐江南见状想扶。

    李先生却摆手制止,喝了口酒,这才上涌点血色,呼出口浊气道:“不说了,不说了,这个剑匣你拿着,是你娘当年留下的,当年里面装了徐暄从丰州吴家抢来的名剑春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