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柳暗花明

    第五十章 柳暗花明 (第2/3页)

若是十多年前的血海深仇,那会秦月出没出生还不好说,他怎么会分辨出来,真是怪哉。”

    弘道大师也摇摇头,他从以前都不喜思索此种事件,更不要说遭逢大乱劫后余生之后。见徐江南沉吟思索,他也不打扰,闭上眼睛,默念佛经。他也没把这件事同李显彰,他知道李显彰的目的,是那个在李安城卖酒的酒娘,那个曾经俏生生喊他爹的女子。他上次去非鱼池见李显彰便是因为看到了春秋剑匣,他不懂阴谋,也解不开那个死局,但他知道李显彰肯定能行,或者说,不是他知道,而是写天下评的人知道。

    李显彰同李闲秋、徐暄同榜,排号第七。

    有些人生性注定,他心念西夏臣民,就像他知道船舫上的那场大火是谁放的,他也没去追究,他知道此事一旦闹大,西夏定然人心惶惶,他不愿意见到,而这些年下来,西夏国泰民安,他也舒坦,所以宁肯将那件事埋在心里,也甘心带着那个故事归黄土。但李显彰分明不愿意,他也不知道当年同女儿卖酒的时候,随意施舍救助过的书生会有这么大的能耐。

    那天他确实动了杀心,但李显彰说的没错,如今西夏庙堂的明面上就一个纳兰天下撑着场面,北齐,辽金伺机而动。他不敢赌,西夏参差几十万户,代价太大。而他爹临终的遗愿,便是要他看好西夏。所以最后的时候,还是放下了手。

    徐江南想了许久,毫无头绪,像是抓住什么东西,但又太过飘渺理不清。只是他见弘道大师闭目诵经,也不好再打扰,吹了灯,提着剑匣,悄声离开。

    徐江南前脚刚走,弘道大师便睁开眼,悄无声息一声叹息。

    ……

    徐江南出了院舍,明月清洒而下,照在青石阶上。他没有回自己的房间,反而是上了屋顶瓦檐,这是他的习惯,从小便是。现在他又有了一个习惯,喝酒。也算知道自古书生侠客为什么喜欢酒,因为这一醉,什么都不知道了,也什么都不用知道了。

    他解下腰间酒葫芦,想喝酒,却发现在斩魔台的时候已经喝干。徐江南倒着葫芦,摇了摇,点滴不剩。只不过夜间思绪乱飞,见到空葫芦,莫名其妙就想到了邋遢老道士和魏老侠客,老道士虽然也没帮他什么,就算是听故事也是用酒换,好歹那么些年下来了,怎么也有点情义的说法在里面。

    他记得最后一次见到老道士便是被拎着去找魏老侠,当时两个人打着机锋,说的话他也听不太懂,只依稀记得同青城山有关。他回想起魏老侠当时的态度似乎是遗憾和可惜。或者说是知道老道士此去是蚍蜉撼树,一去不返一般,魏老侠不矫情,也没拦着,只做了个大方的事,说了句小气的话。

    他们之间的恩怨徐江南也不懂,那个层次本身也不是他能掺和的了的。神仙动气,凡人遭殃,不就是这么个道理么。

    跟魏老侠学了一年剑,踏踏实实,受了苦也觉得值,总觉得每摔一跤便进了一步,从彻骨的水里上来一次便多上一丝半厘的机会。后来见魏老侠耍出惊为仙人的一剑,仰慕之余确实有些惆怅,跟现在大致相当。归根结底,徐江南只是个凡人,不是圣人,他也有喜怒哀惧,七情六欲。他也想学着魏老侠,说走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