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盛夏攻势开幕

    第157章 盛夏攻势开幕 (第2/3页)

由老兵担任,虽不够完善,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挥系统。

    2000人的战兵,看似很多,其实并不多,用旗语指挥,只需几分钟,李元庆的命令,便能迅速传达到基层军官这里,再由这些基层军官,传达到士兵。

    而剩下的时间,便是奔跑,列阵。

    即便烈日炎炎,但李元庆身先士卒,各部军官,也都是奋勇争先,加之后勤方面,商老六也加大了供应力度,战兵每日四餐,中餐、晚餐都有肉,而且每天还提供大量的绿豆汤。

    这一来,即便操练极为辛苦,但儿郎们士气都很高涨,也很少发生中暑现象。

    慢慢的,士兵们渐渐开始走上正轨,虽然还是有些左右不分,但起码他们已经知道跟着自己的军官跑,即便列出的阵势不那么美观,但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防御能力,也让李元庆大为欣慰。

    三天之后,陈忠这边率先有了回信。

    他在信中表示,他愿意配合李元庆的攻势,只是,他本部新兵还没有成型,此次出战,他能拿得出手的兵力,还是之前那不足千人的老兵。同时,陈忠也提出他自己的想法,他想在辽南东海岸这边,打打游击,不指望有多少收获,但希望能锻炼下新兵。

    陈忠虽然说的很含蓄,但李元庆却明白他的意思。

    辽南三部是一体,两人一伙,凉下一人,这叫个什么事儿?

    再者,此次盛夏攻势,辽南本就是辅助,本部才是核心,陈忠恐怕也是想效仿毛文龙,从辽南东岸沿线,抢收些麦子,补充些给养。

    对于此,李元庆当即给陈忠回了信,支持陈忠的想法,同时建议他,昼伏夜出,化整为零,尽量不要与守军发生正面接触,以获得实际的好处为主。

    而张盘这边,又过了一天,才来了回信。

    他表示,他也准备在辽南区域打游击,抢收麦子,不会再跟金州死磕。

    这也让李元庆稍稍松了一口气,到了这个程度,想必,张盘也意识到,实际的好处,才是最重要。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便到了毛文龙出兵的日子。

    李元庆长生营这边的阵势练习,也看到了一些成效,虽然达不到李元庆要求的一刻钟,但在20分钟内,行军的2000人,迅速列阵,基本已经能完成。

    这一来,长生营这边,已经具备了同后金野战的最基本条件。

    当夜,没有举行誓师大会,几乎是悄无声息,李元庆携带长生营三部所有战兵2000余人,辅兵、海盗近千人,悄悄上了船,驶向了辽南西海岸。

    …………

    七月里海上的夜晚,海风清凉,吹散了白天的酷暑,吹在人的身上,十分舒服。

    李元庆站在船头,静静的望着不远处辽南的土地。

    自从辽南三部在这边扎下根来,后金辽南方面,又下令让百姓往更深的内陆里迁移,此时,海边不远处的很多良田,并不是金黄色已经快要成熟的小麦,而是一片片绿油油旺盛的野草。

    倘若这里还是在大明的控制下,这些土地,怎么可能荒废?

    即便这里产出的并不多,但至少可以养活不少人口,又怎的可能像现在这般?

    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在阁老大员们的心里,复辽,可能就只是一句话而已,但对于数百万辽民而言,这却意味着他们的一切。

    官沧海不知何时来到了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