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我的家,在东北黑龙江上

    第351章 我的家,在东北黑龙江上 (第2/3页)

    军队的战斗力,不论是此时还是后世,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建制。

    有建制在,上级的指令,就能在最短时间内,直接传达下来,反之,一旦失去了建制,被打散了,即便是米帝的大兵哥们,也只能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简单的说,有建制在,部队就是整体,反之,不论是再精锐的军队,一旦失去了头脑,群龙无首,只能算是一群乌合之众。

    此时,长生营的儿郎们,以甲为单位,组成把总,又以把总为单位,组成各个千总队。

    各种旗帜高高随风飘扬,在李元庆的身边几步外,就是长生营的标志----血色赤鹰旗。

    在外围,诸多骑兵们也皆是如此。

    一旦有敌袭战事,作为最高长官的李元庆,便可通过旗语,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他的儿郎们,发出有效的号令。

    只可惜,一天走了十多里路,代善这边,只有寥寥十几个哨探,相隔一里外,小心监视着明军的动向,可就是不敢上前。

    这一里多的间隔,就算是最优秀的部族哨探,也无法追上他们。

    而刚撤回来,他们又会尾行上来。

    驱除了几次,李元庆索性直接不再理会他们,就让他们跟着大军,充当‘保镖’。

    傍晚,大队人马在大湖畔的一处干燥的旷野地扎下营来。

    此时,在整个黑龙江下游区域,除了代善的这5个正红旗的牛录,方圆数以千计的土地内,再没有大规模的成建制军队,李元庆和他的儿郎们,几乎就没有敌手。

    李元庆的心情也是非常放松。

    战争事实上已经结束了,此时,他倒像是带着儿郎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度假,顺便打打秋风、化化缘,捞点外快。

    王大毛已经带着几十名斥候,前往了福山卫,与官沧海部船队联络。

    不出意外,用不了几天,官沧海部船队就可以抵达大江畔的撒儿忽卫。

    冰城的位置,距离撒儿忽卫,大概有两百里左右的距离,此地的扎营地,距离撒儿忽卫已经不足两百里。

    但即便距离这么近,两部想要成功会师,可能还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主要是队伍太过庞大,又有不少女眷,还有不少怀孕的女眷,速度自然是无法提起来。

    但李元庆却丝毫不担心。

    他就怕代善这条老狗鼻子短,不来呢?

    不过,战略上虽然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尤其是营地的防卫方面,李元庆却丝毫不敢怠慢。

    代善虽只有5个牛录,但也得有近2000人了,且皆是他正红旗的精锐,万一没有准备,被这老狗偷营,危害力还是巨大的。

    李元庆亲自将营地布防完毕,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大概已经到了晚上8点左右。

    北地的白天,比辽地要长一些。

    在这里半年多了,李元庆和儿郎们早已经适应了这种时差。

    不过,虽然已经进入四月中了,白天懒洋洋的很暖和,但到了晚上,风依然很大,地面依然会结冰,天气依然很冷。

    回到自己的大帐里,刘巧已经煮好了热乎乎的蜡肉汤,舒木蓉也烤好了两条肥美的鳟鱼。

    看到李元庆回来,两女赶忙笑着迎上来,“婢子见过将军。”

    李元庆一笑,“你们两个都有了身子,不必如此多礼了。吃过饭了么?”

    刘巧和舒木蓉差不多都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小腹已经微微鼓出来一些,虽然她们都穿着裘皮棉袄,看不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