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贵贱两重天

    第24章 贵贱两重天 (第2/3页)

、职称评定,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局的规模,于是,就在市委大院外面选址盖了一栋大楼,独立支撑门户了。

    所以,全国各地的人事局普遍认为自己就是从市委组织部分离出来的附属物。也有人戏称人事局就是组织部的“门市部。”若是追根求源,这些说法不无道理。

    不过,由于市委组织部自恃大衙门,不屑于管理普通干部的杂事儿,只负责全市干部队伍的宏观管理、县区级领导班子的配备和市直部委办局领导干部的选拔。

    所以,从接触社会层面的广度上看,人事局比起组织部来,显得更有实权。譬如说提拔干部的事情吧。

    若是提拔某人当局长,市委组织部只能负责考核、向市委提出任免建议。真正提拔起来,需要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才行。市委组织部做不了主。

    也就是说,市委组织部门虽然管理高级别干部,却无法决定一个干部的命运。但是,市人事局就可以。譬如,某人想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去工作,只要与双方人事部门沟通好了,再到人事局调配处盖一个公章就OK了。

    这种事儿,不需要领导班子研究讨论,不需要上下沟通协商,只要调配处长同意就行。有时候,个别办事员也可以决定:行,还是不行?这样,当事人就会对人事局的相关人员心存感激,常常请他们出去喝个酒、吃个饭,就是难免的了!

    因此,同样是工作人员,在人事局工作就比在组织部工作显得滋润了不少。难怪有人编了顺口溜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人事局,月月有饭局。”

    在当时吃喝玩乐之风尚未兴起的年代,如果一个机关干部能够常常被人请吃请喝,也算是十分潇洒了。

    人事局机关干部的潇洒生活常常让市委组织部那些过着清苦生活的处长、科员们羡慕,同时也招致他们的嫉妒。

    妈的,都是组织人事干部,凭什么你们吃吃喝喝,肥得两嘴冒油?我们就这么干熬着?但是,如果你真要把他从市委组织部调到人事局工作,他们还是不愿意。

    因为,市委组织部是大衙门、大机关,在那儿干,机会多,前程大,部长高兴了,随便往哪个单位一派,就是个副县、副局级。在人事局这种小门市部,哪儿会有那样的机会?

    因此,梁军红对梁军武来人事局的决定之所以说三道四,并不是她一个人的思想,而是组织部门干部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

    他们普遍认为,像梁军武这种优秀的处长,一下去就应该是副局长。现在只是挂了个局长助理,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够真正的提拔起来呢?总之,不划算。

    梁军武一路上患得患失地进行着思想斗争,自行车轮子不知不觉就将他载到了人事局办公大楼门口台阶前。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人事局的人,这个大楼就是今后自己工作的地方了。

    思想斗争暂停,脚步就大跨着进了大门。

    “喂?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