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零九章 你是好学生

    第零零九章 你是好学生 (第2/3页)

不是汉字的错,而是科技水平的落后,再说,现在也早就有了基于二十六个英文键盘的汉字输入法,输入汉字已经不是问题了。

    但在提到汉字的优势的时候,王帅也反对一个提法,那就是汉字是维护中国一统的最大功臣。要不是有汉字作为汉语的承载,像中国这么大的地方,方言众多,那还不形成像欧洲一样的民族国家林立的局面。王帅认为这个说法恰恰不注重事实,秦始皇统一六国然后实行的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才使得小篆这种字成了汉字最重要的形式。这就是汉字作为多方言国家统一的记载工具的开始,却没人再去理会春秋战国时期早就已经出现了的文字渐渐向偏离唯一的汉字的标准改变的苗头。如果不是‘书同文’,王帅有理由相信,基于最初的汉字发展起来的各种语言文字必然在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灿烂辉煌。就如同欧洲很多国家的语言文字都源于拉丁语系一样,战国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古罗马,那个时候欧洲还不是一统,还不是极权社会。反过来想,如果罗马能像秦国一般,书同文,以严酷的压迫让那些有文字的,没文字的统一使用罗马的拉丁文字,而且,这样的强力持续几千年,那么现在的欧洲必然也像中国这样,只有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文字。

    再比如,有人说,汉字的特殊性使得不同方言语音的人用书写文字来沟通易如反掌,即便说话的时候好像是鸡同鸭讲。但这其实也不是事实的全部。就拿王帅最熟悉的四川方言来说,不是因为汉字有多少好处而使得人民使用它,而是这么几千年四川人没有能够创造属于自己语言对应的文字,而不得不使用汉字。事实上,四川方言里许多语音在汉字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文字,拿发展得最成熟的广东话来说,广东语言里有些改造过的属于自己本身语言的文字是汉字里面没有的,但这些却被人视而不见,甚至还强迫别人承认这些字也属于汉字。

    如果没有统一的王朝,没有秦国,各个国家按自己的轨迹去发展,很难说就不会有各种跟汉语同宗同源,但却是属于自己本国家的独立的文字体系。只不过现在是统一的国家,所以就只能鼓吹统一的好处。如果现在的中国一如现在的欧洲一样,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国家组成,又会是什么情况。因为某些原因,没人敢去想象,也就没人敢去假设。

    当然,王帅不会对红线讲这些大逆不道的话。

    下午,王帅教红线识数,一,十,百,千,万,兆,亿。没必要再教更多了。然后教了一些简单的加减,说实话,王帅自己也不知道古人怎么计算乘除,比如要算一道题,二百三十四乘以三百五十六这样简单的算术题,古人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的,怎样的计算过程,小学老师没有教过这些,多半小学老师也不知道吧。

    自己现在又不能把自己掌握的算术法教红线,那得教她阿拉伯数字,但这个数字还远没有通行到全世界。

    也许部落里的人也从来没有用乘除法来分配过什么东西,不然,凭他们的知识,如何掌握乘除法。比如有一百头牛,十人来分,他们能做的只不过每人一次牵一头牛,直到分完为止,而不会一次性每人牵十头。

    讲了半天,红线表示这个很难。王帅干脆硬着头皮教红线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

    “我自己为了计算的方便,学了一组简化的数字,这就对应汉文里面的零到九。”王帅在沙盘上写下了十个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这是什么字,看起来弯弯扭扭的,不像汉字呢?”红线看着这几个数字感到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