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一朵金花

    第 四 章 一朵金花 (第2/3页)

上奔去。这饭菜共是二十人的吃食,但在布衣少年手中提来轻若无物,只见他一口气也不换,奔到半山腰。

    山腰一块突出的山石上建座草亭,没有题名,布衣少年将饭菜放在亭中竹椅上,站着遥望自己辛勤耕作的田亩。

    盏茶后山上走来一位四十余的白衣女尼,走到亭旁冷冷道:“饭菜送来了嘛。好,你去吧!”

    布衣少年躬身一揖,走过女尼身旁时,低声道:“师父,什么做三花聚顶。”

    白衣女尼神色微微一怔,随即道:“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是为三花聚顶。”

    原来这白衣尼姑是老尼姑的九徒戒爱,她一直抱槐十妹那件事,总觉自己对不起十妹,不忍见十妹的儿子跟着梅婆平庸一生。是故当布衣少年十岁来送饭菜时就传他武功。

    但因老尼姑严禁任何人传布衣少年武功,戒爱不敢明目张胆的传。每当布衣少年送饭菜到这亭子时,暗中递给他一张纸,上面记载练功的法门。

    她怕同门师姐看到,连话也不敢向布衣少年多说。第一日传武功时曾命布衣少年发过毒誓,不准向任何人提及传功之事,更不准轻易显露,让别人发觉。

    可惜纸上传功记载不详,每轮戒爱到亭中拿饭菜时。布衣少年就问她不详之处,平日戒爱绝不敢到谷中去,以免老尼姑疑惑,唯有接饭菜的短时间内告诉布衣少年不解的地方。

    戒爱说完三花聚顶的诀窃,不由含笑低声道:“罪儿,你内功修习到能提出三花聚顶的地步,为师甚为高兴。唉,不爱自幼修习内功,还没你仅习六年不到进展的快。”

    手里暗暗递给布衣少年一粒纸团,又道;“你内功既到三花聚顶的门沿,这戒爱刀法的三变九转足可领会,好好拿去仔细研究。”

    十五年来老尼姑分传九徒的十诫刀法,每徒依她本名取她所学的一诫刀法之名,像大徒学的刀法称戒杀刀法,二徒学的刀法称戒贪刀法,则九徒的刀法就称戒爱刀法。

    戒爱刀法三年前戒爱就开始传给布衣少年,到这三变九转已是戒爱刀法的至高精要。

    第三变九传学成,戒爱刀法于是完全学成。

    布衣少年接过纸团,不觉流下两滴热泪。每当她从师父手中接下纸图,他就忍不住流泪,心想:‘师祖为什么讨厌我?为什么不准我学武?若不是师父暗暗传我,我岂能略窥浩潮无边的武学门经?“

    戒爱道;“快去吧,别让上面发觉。”

    布衣少年点了点头,疾快奔下山去,让那山风吹干流下的热夕目。

    戒爱国送布衣少年转捷的下山步法,虽知他并未施展轻功,但因天天奔走山路之故,身体强壮自然健步如飞,暗忖:要是师父本人传他武功,他武功将要进展更速,这少年的资格太好了!

    布衣少年送完山峰上的饭菜,又提一盒食箱,从后山攀登,上得峰顶,眼前是个黑黝黝的山洞,一丈高二丈宽的洞口,被儿臂粗的铁条封住。

    布衣少年放下食箱,提起放在洞边的空食箱,停了一刻道:“喂,里面有人没有?”

    连问了三声,只听洞壁的回音,不见有人出来。他明知里面有人,才会吃完食箱里的食物,可是忍不住每次送饭来都要问一问。

    因他自十岁送饭起从未见过洞里人一面,问老婆婆住着什么人,老婆婆装聋作哑不说,问师父没有时间开口,至于问小尼姑,她们也不知道。

    心想:“里面到底住着什么人,他为什么被关在里面呢?而且他为什么不愿意交个朋友,只要他答应我,自己不是可以每天和他谈话,也好解除他一人独居洞内的寂莫呀?”

    可是洞里的人从未答应他,更未出来跟他朝相见面。布衣少年叫不出人来,只得叹了口气,下山而去。

    回到茅屋才有空吃饭。吃完晚饭,老婆婆自去左边茅屋歇息,布衣少年的床让蓝衣女子占了,只有在厨房内搭个长凳,蹲在凳上运功调息睡功。

    正在入定的当儿,忽听女子呻吟起来,慌忙爬起,走到自床旁。只见她人未醒来头却在枕上滚来滚去,显是十分痛苦。

    微闻她含糊的喊道:“水……水……我要喝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