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第2/3页)

,竟让那个顽皮的小女孩,化清风而逝,又开自己一次玩笑。’董卓英的目光,不期然的瞟向山顶上,山巅的最高处,仍是云雾缭绕,好奇之心愈来愈浓了。

    顿时,他已把饥饿抛诸脑后,一心一意想去见见那山头的主人。

    那山岸像是笔直的毛笔,直上云表,白云悠悠,蕴藏着无限的神秘。

    他本来想要摘几粒红枣子尝尝,一想到那鬼精灵小女娃说的话,再也提不起这份兴趣来了。

    他洒脱的向枣林挥挥手,弹身上峰。

    一口气,他登上了一半以上的山路。

    至此已距峰顶不远,景物历历在目。

    然而,迎面的是天梯式的石阶,一级一级的重叠,不知到底有多少级,石阶上长满了苍苔绿藓。

    如此幽绝的仙境,想见凡人甚少来攀登。

    突地他目光看到石阶的尽头,人影一晃,衣着正是董爱萍的模样。

    他猜到董爱萍故意和他捉迷藏。

    于是,他一鼓作气,以超绝的轻功“梯云纵”直奔峰顶。

    天梯石阶的两侧,各隔五十步,摆着石狮石虎,还有巨大的石象,只有走兽,而没有飞禽。

    片刻功夫之后。

    董卓英一路升登,已升到距峰顶不及十丈之处,仰首上望,只见一座石牌坊,矗立在天梯的尽头。

    石牌坊上的横额,刻着四个古体篆字“枣林天都”。

    他停了停身形,正考虑是否直闯进去,还是报名求见?就在此时,峰顶上突传出嘹亮的呼声人间有长恨,天都极乐人,长恨生董卓英何在?董卓英微感一怔,略一犹豫,提气弹身,一个起落,到了石牌之下。

    顺着牌坊看过去,牌坊内怪石峥嵘,这里不再是石狮石虎,一律是高矮不等的石人。

    巧妙的是这批石人,包含了黑白两道的角色,有少林的僧人,有武当的老道,有貌相凶恶的黑道头头,也有道貌岸然的卫道之士。

    董卓英来不及个别端详,再向里看去。

    最后面却是一座五层高的石头宝塔,全塔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庄严肃穆之至。

    宝塔大门已开,空洞洞的看不出有任何动静,塔顶四周,挂着的却是古色古香的大小风铃,随风摇晃,奏出抑扬高低的音乐。

    蓦地从大门里飘出一个娇小的人影,一脸刁钻,满腹顽皮,来人正是专和董卓英逗乐子的董爱萍。

    “董大侠,你终于来了!”董爱萍做了一个鬼脸。

    “在下一介平民,不是什么大侠!”

    “大侠小侠,不是自己就可以决定得了的,阁下何必操这个心呢?请吧!”董爱萍举手,向里一指。

    “是你师父请?还是你请?”

    “我师父正在参禅,是我先请你进去。”

    既来之,则安之,没有满足好奇心,董卓英是不会中途退出。

    进入宝塔内,内部陈设高雅无比,全是大理石的质料,有淡绿、赭红、墨青、纯白等五六种颜色。

    这么多大理石,不知是用什么法子搜集到此?“请上坐!”董爱萍引导他走到一组高背墨青大理石太师椅前。

    “茶来。”董爱萍举手一招,即有一个老仆托着一杯香茗送到。

    老仆人白发苍苍,弯腰弓背,但行家一看,就知身手不弱。

    董卓英口里不说破,心里有数。

    “献上点心!”董爱萍又一招手。

    这次是一个老太婆,端着茶盘,盘内四色素食,做得精致无比。

    老太婆灰白头发,年逾半百,行动迟钝的缓缓步出,眼风一瞟,老太婆打量了董卓英一眼。

    董卓英心中暗惊,这老太婆的功力,恐犹在那老仆之上了。

    “水果招待贵宾。”董爱萍又向内一招手。

    刹那间,出来了一个七八岁的童子,竹篮中摆满了水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红枣,颗粒又红又大,引人垂涎欲滴。

    水果送来后,小童退出。

    董爱萍坐在他的对面,笑道:“董少侠,现在可以吃红枣了!”

    董卓英老实不客气地拿起了一颗红枣,品尝起来,觉得甜美滋润,芳香可口。

    “好品种,在下第一次尝到!”

    “请尽量享用,我进去看看家师!”

    “请便!”

    半盏茶时分不到,董爱萍又回到前面来。

    “家师有请!”

    董卓英随着董爱萍向屋后行去,却不料不是上塔顶,而是朝塔后一个深邃的石洞走了去。

    石洞门呀然而开。

    居中坐着一位麻衣鸠服的老婆婆,眼皮低垂,喃喃的像在念经。

    董卓英头脑里灵光一现,此人虽没见过,但听人说过,麻衣鸠妇,那她不正是李九幽吗?以前同古风到岭南蓝羽峰去见“伏虎尊者”,他曾经提过李九幽的名字,她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李九幽缓缓地睁开眼皮,仔细打量了董卓英两眼,问道:“尊驾来此,有何目的?”

    “在下来,谈不上目的,也无企图。”

    “那你是为何而来?”

    “先有何小宛介绍,后得董爱萍的指引。”

    “你早就知道老身了?”

    “以前是听说过,但不知您是住在这儿。”

    “是谁提起老身的名字?”

    “‘伏虎尊者’。”

    “是他?”李九幽的老脸突闪过一丝黯然之色:“七星峰顶绝云坪的故友,他仍是住在蓝羽峰吗?”

    “是的。”

    “你怎么知道?”

    “在下曾经去拜访过他一次。”

    “他还说了些什么?”

    “‘伏虎尊者’只说前辈住在南海紫薇洞天中。”

    “那是老身以前住的地方,现在换到这山头上来了!”

    “尤其是前辈离不开董姑娘。”

    董爱萍娇痴的笑笑,依靠到她师父的身旁去。

    “傻丫头,光会吹笛子,将来怎么办?”

    “师父,董大侠就是我吹笛子引来的。”董爱萍好得意。

    “在下说过,我不是什么大侠,只是一介平民。”董卓英急急辩白。

    “大侠也好,平民也好,只要端正无私,二者并无分别。”

    “前辈还记得柳庄主柳铮吗?”

    “老身知道他在沧州。”

    “在下刚不久在柳家庄参加‘煮酒论英雄’大会后离开的。”

    “柳铮的为人很正派。”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又道:“老身久和故友天各一方,听说屠明当了和尚。”

    “屠前辈已经去世了!”

    “啊!。在哪里去世的?”

    “在下和一个朋友赶到湘南,可惜迟了一步。”

    “唉!”李九幽凄然的叹息了一声,道:“巨盗屠明,外号屠夫,想不到……”

    董卓英打断了她的话,问道:“前辈八友中,还有一个人,前辈还记得否……”

    “谁?”

    “司徒业。”

    “司徒业?”李九幽怔了一怔,像抛去了破皮球,不愿再拾回来似的,摇头道:“这人城府深,咱们八人中,以他最难揣摩。”

    “前辈和他是否有联系?”

    “啊!没有,老身不会和他联络的。”

    董卓英嘴唇动了动,神色开始激动。

    李九幽望着他道:“董大侠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在下想请老前辈帮个忙。”

    “帮什么忙?”

    “打听司徒业的下落。”

    “你找他干什么?”李九幽察言观色,已看出了端倪。

    “在下和他有三江四海的深仇。”

    “啊!竟是这样!”

    “只要他活在这个世上一天,天涯海角,在下绝不放松。”董卓英没有说出原因,只强调他的感受。

    “老身避居山洞中,人世间的恩怨,早已忘怀了!”

    董爱萍及时插嘴道:“师父,你还留恋过去那一段八友之谊?”

    “为师早巳忘怀,你还提它何用?”

    “师父,是正义重要,还是友谊重要?”

    “当然正义为先。”

    “那么董大侠请师父帮忙,师父为什么拒绝?”

    “小萍,为师的心如止水,恩怨相连,永无宁日,不要再说了!”

    “不!徒儿要说,徒儿要说出内心的话。”

    李九幽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发,苦笑道:“好吧!你尽管说,为师不怪你!”

    “师父真的不怪我?”

    “为师的几时跟你戏言过?”

    董爱萍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道:“师父,以前你是不是和司徒业前辈很要好呢?”

    此言一出,李九幽面色一黯,董卓英更是心惊。

    李九幽摇摇头,双眼望向青天,怅然的道:“小萍,你误会了,五十年前,我们八人在岭南七星岭绝云坪上,歃血为盟,共誓生死,他们七个男人,为师是唯一的女人,所以他们常绕在我身边转,谈不上跟谁最要好。”

    “师父,到底是司徒业追您,还是师父追他?”

    “司徒业比为师的大几岁,我们是兄妹之情。”

    董爱萍嘴巴真厉害,刚才董卓英斗嘴斗不过她,她师父也不是她的敌手,话一逼就逼出来了。

    董卓英暗暗心折,干脆让她一人去问。

    “师父,司徒业为什么不结婚,师父也不结婚?”

    “咱们八人中结婚的不多,只有柳家庄柳铮一个人。”

    “那司徒业后来为什么变成坏人?”

    “为师的怎么知道?小萍,你不要穷扯了!”

    董卓英原以为无意中找到了李九幽,或许可以知道一点司徒业的消息,现在梦想成空,只有另想办法了。

    停了停,董爱萍安慰他道:“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