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第 四 章 (第3/3页)

深厚就再也起不来了。

    在原地疗伤,当然不行,万一伟岸老者改了心意回头,那可就什么都完了。眼前就是山区,入山是最聪明的办法。

    于是,他凭着一丝残存的真力,忍着痛楚,往山里走去,他故意避开山道,手足并用,朝最荒僻的地方走。

    他现在的情况,说多狼狈有多狼狈。

    爬过两道山岭,越过一条小溪,竭尽残余内力,登上一座险峻而怪石峰峰的峰头,选了个较深的石穴,停了下来。

    力已用尽,内腑阵阵抽痛,他躺了下来,四肢百骸,像是全被拆散了。

    日头沉落山背,瞑气四合,石穴暗了下来。

    武同春坐起身,盘膝,运起内功心法治疗。

    朝阳冲开晓雾,石穴重见光明,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

    武同春疗伤完毕,气血顺畅,功力尽复,起身出穴,迎着旭日,深深做了几次吐纳,意念又回到现实里,对那伟岸老者,他连恨意都没有,只把速返当作年灾月厄,一颗心仍在许中和身上,别的,似乎都不值得他想,除了许中和这段过节,对于江湖,他的心早死了,即使有时冲动,也是暂时的。

    他下定决心,再找到对方时,决不开口说半句话,见面就下杀手。

    暮地里,突然有人声传了过来———“那小子受了重伤,能跑到哪里去?”

    “定在附近!”

    “可是连个可疑的鬼影子都没有看到……”

    “也许另外几条路的已经逮到了他。”

    武同春心头一霞,不用说,是在搜索自己,他倾耳听下去。

    “这里石窟不少。”

    “搜上一遍,我们回头。”

    “我说老李,这事情可真怪,太上护法已经逮到了他,把他放了,现在却又出动这么多人找他……”

    “不懂的事少开口。”

    “老李,为了这么个小子,竟然要太上护法亲自出马……”

    “你懂个屁,这是威信问题,本会传出的‘天地符’,只这一面没收回,会主十分震怒,传下金令,非逮到他不可。”

    武同春大为激动,原来那伟岸老者是“天地会”的太上护法,看样子对方是必得自己而甘心,这么一来,真是要寸步难行了。

    心念未已,两名黑衣武上,从乱石中现身出来,襟上有“天地会”的标志。

    武同春迅快地闪了开去,借着石林掩护,转到另一个方位,无疑地,这附近全是对方的人,他不愿惹事。

    两名武土搜了一阵之后,下峰而去。

    武同春松了口大气。

    突地,一个阴恻恻的声音起自身后,道:“好小子,看你能飞上天去。”

    武同春这一惊非同小可,一颗心登时收紧,拔剑回身,一张阴沉可怖的面孔映人眼帘,是个黑衫中年,一脸残相,使人一看便打从心里泛出寒气。

    鹰眼一翻,黑衫中年阴阴地道:“武同春,相好的,你自己说,要不要本人出手。”

    武同春沉住气道:“阁下什么身份?”

    “告诉你无妨,副巡监黄有道。”

    “司马一夫的副手?”

    “完全正确。”

    “看来我俩之中,有一个要栽在此地……”

    “嘿嘿嘿嘿……你的意思是非要本人出手。好吧!我们节省时间……”话声中,长剑出鞘,耀眼的寒芒一闪,罩向武同春。

    武同春举剑相迎。

    又是一场搏命之争,惊险的场面,叠了出来。

    身为“天地会”的副巡监,当然不是泛泛之辈,武同春仗着手持的是柄宝剑,堪堪与对方打成了平手。

    剑气纵横,金刀交击之声传得很远。

    武同春心里知道,如果不速战速决,对方高手闻声而至的话,后果就难说了。招式一变全力施展杀手,形同拚命,实际上他也是在拚命,不拼命就无以保命。

    无双堡的剑法,自成一家,玄奥凌厉,可惜武同春功候不足,主要原因是他父亲“无敌剑”过世得早,再方面,八年来为了家庭变故,使他心灰意冷,辍了苦练,否则的话,仍可做视剑林的,饶是如此,黑衫人在他的猛攻下,节节后败。

    武同春占了上风,豪气大盛,着着进迫,他立意要除去对方。

    进退转折之间,不觉到了绝省边缘。

    黑衫人也开始搏命,变招狂攻,场面惨烈惊人。

    暴喝声中,两条人影掠到现场,是那两名武士,去而复返。

    武同春心头大凛,三对一的话,他将处于劣势。

    剑芒打闪,两名武土出手助攻,剑术也相当不俗。

    腹背受敌,武同春竭力厮拼,这一来,情况大变,黑衫人得了臂助,攻势又趋凌厉,两武土乘虚觅隙,配合黑衫人的攻击,使武同春险象环生。他是名家之后,而且资禀天生,尽量沉住气,不使心浮。

    一声震耳的金铁交鸣,双方剑锋接实,黑衫人暴退数尺,检视手中剑,业已崩了半寸长一道口。

    高手,讲究的是捕捉那瞬间的有利时机,武同春当然不能放过,几乎是黑衫人弹退的同时,回剑猛袭侧身的两名武土。

    惨号破空而起,一名武土栽了下去,打了个翻滚,坠入绝谷。

    另一名兵刃齐腰而折,略不稍停。武同春假其余威,展出家传绝技,摇剑直刺,那名武士丧胆亡魂,急向后门,武同春如影附形,剑势中途一连三变,惨号再传,那名武土也步了同伴后尘,翻落绝谷。

    金刃破风,黑衫人挺剑急攻,想救那名手下,但已迟了半步。

    武同春回剑迎上,双方又狠斗在一起,**再现。

    压力解除,武同春威力倍增,剑势更见凌厉。

    黑衫人也进入了疯狂状态,不顾门户,一派进手招式,只攻不守。

    惨烈的搏斗,泣鬼惊神。

    “锵”地一声振鸣,黑衫人氏剑变成了短剑,齐腰而折,接着是一声闷曝,武同春雪亮的长剑,插入了黑衫人右胸。

    场面静止了刹那。

    武同春拔剑后退。

    黑衫人戾气不散,脱手掷出半载断剑。

    武同春横剑去格。

    黑衫人狂吼一声,弹身扑撞,这是临死的反噬。

    武同春被对方的暴戾之气所慑,略感一窒。

    黑衫人的身已扑到,长剑本能地刺出,又是一声闷曝,长剑没及柄,透过黑衫人的后心,黑衫人双臂环抱,武同春被那奇猛的冲力撞得倒退跟跄,后脚一空,身一轻,双坠泻而下。

    两个身躯绞在一起,如殒星股朋绝谷下泻,加速……武同春连转念的余地都没有,一沉,腾起,再次殒坠,猛然剧震,失去了知觉。

    阴沉潮湿的谷地,武同春仰天平躺着,不远处躺着的是黑衫人。

    静,死一般的静。

    不知过了多久,武同春的意识逐渐回复,首先感觉到的是接近麻木的剧痛,全身似已被肢解,破撕裂。

    眸子张开,景物由模糊而逐渐清晰,神志复苏,峰头的一幕,浮现脑海,他不由自主地喃喃道:“我没有死么?”声音出口,他吓了一跳,那简直就不像是他自己的声音,全变了调。

    他想起身,才一翻动,哎哟一声,又躺了回去,骨节似乎全断了。

    喘息了一阵,向上望,峰顶高入云天,壁峭如斧削,从这么高的峰头坠落,不死真是奇迹。

    剧痛有增无减,他用手抹抹脸,才一触及,如针扎般的剧痛使他收回下,颈旁有些异样,用手一摸,粘湿湿,全是血,有的已凝结变硬,把颈子皮绷得老紧,到底伤成什么样子,现在还无法想象。

    喘息了一阵,他用手撑地,咬牙忍住痛楚,徐缓地坐了起来。

    身侧约莫八尺之处,是黑衫人的尸体,脑袋已被撞碰成稀烂,他的剑,还留在对方身上,令他倒抽了一口凉气。

    正面,峰脚,是一大片藤萝,攀附石壁约莫五六丈高,他想,是这片藤萝救了自己,如果不是藤萝缓冲了坠力,必已粉身碎骨无疑。

    现在,他还没虑到出困,只想到伤,也许就此残废也不一定。

    休息了很久,他开始检视伤势,除了脸看不见,身上不少擦伤与裂伤,挂碎的衣衫,已被血紧紧胶在身上,慢慢伸动四肢,幸好,只是皮肉伤,骨头没有断,这未始不是不幸中的大幸。

    日到中天,阳光从上洒落谷底,谷道幽森,连阳光也走了样,没有热度,是冷的,看来正午是谷底唯一有阳光的时辰。

    他重新躺了回去,闭目,徐徐运动心法。

    半个时辰不到,谷底回复阴暗,太阳已移到另一边,仅只数十丈高以上的一段峰壁,还留有些许残阳。

    在痛苦中,他为求生而努力,直到天空黑下来,由于内功心法之助,痛苦减轻了,他能挣扎着起身,像久病初愈,一身都是虚飘的。

    他从黑衫人身上拔回剑,入鞘,扫了一眼那丑恶的尸体,移到另一边的峰脚,寻了个干燥的地方坐下来,重行运功疗伤。

    渡过了漫长而死寂的一夜,谷顶天空再现天光,内腑骨骼已没有痛感,剩下皮肉外伤是他所能忍受的。

    饥渴袭来,头晕目眩,于是,他的心力移转到觅食充饥上。这绝谷长约半里,宽不及十丈,四面峭壁,是个天生绝地。

    他慢慢移动脚步,寻觅,终于发现一丛野果,红绿相间,大如拳头。

    饿死不如饱死,他已无法计及这野果是否可吃,拣那红透了的大口啃食,略嫌酸涩,没有别的异味。

    肚子一饱,力气随之增加,他又回到原处。

    仔细观察之下,一颗心顿往下沉,天生绝地,想要脱困除非胁下长出翅膀,飞出去,不然,比登天还难。

    绝望,使他脑海成了一片空白。

    望着那悬岩绝壁,他连叹息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这样困死在此地么?本立了很久,他再次挪步细察每一个地方,结果仍是失望,根本无法攀登,那超过了人力所能的极限,又回到原处,颓然坐下。

    绝望变成一条毒虫,在啃噬着他的心。

    峰上,峰下,百丈距离,成了两个世界。

    想,想,想得似要发狂,理智告诉他,必须冷静,只要留得命在,总会有办法的。

    百般无聊之中,他忽然想到了怀中“无我大师”遗赠的东西,他一直没有机会打开来看,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

    于是,他伸手取了出来,打开,是本绢册、封面书签上写了三个篆字:“玄黄经”。

    “玄黄经”是什么东西?翻开来,首先人目的是一些各种姿势的人形,还有密密麻麻的注解。

    他的心乱跳起来,这是本武功秘笈。

    意念一转,他脱手把“玄黄经”丢在地上,身处绝境,这东西对他已失去了应有的价值,难道练就了上乘武功之后去阴司地府表演。

    毕竟,练武的人有个共同的癖好,对这一类东西,视同无价之宝,极具诱惑力,他又把它捡了起来,有意无意地翻阅。

    看着看着,他被其中的玄奥武功吸引了,浑忘了一切,沉醉在经里。

    天底下竟有这样奇妙的武功?他由震惊而着迷,思想随之起了变化,他想,身为武士,即使是注定了要葬身此地,能在生前练就经上奇妙武功,未始不是一种安慰,这是旁人梦寐难求的。

    于是,他开始钻研。

    天象运转,永不休止,日头每天有半个时辰行经上空,而月亮露出的次数减半,武同春没记时间,他完全沉浸在“玄黄经”里。

    与他同时坠谷的尸体变成骨头。

    他身上脸上的伤痕早已结痴脱落。

    半年,一年,他不知道,谷里的野果似乎没有时序,花,结实,成熟似乎齐头并进。

    一部”玄黄经”参修完毕,他自己也不知道功力高到几许,反正是结束了。

    从一个境界出来,又进入另一个境界——现实的绝望境界。

    豪雨之后,谷里积满了水,但水在流动,而且消失得很快。

    水会消退,必有出口。

    灵机一触,兴起了求生的欲念,于是,他顺水流方向行去。不久,来到尽头,只见水流在壁脚成漩、漩涡绕着一方径丈的巨石打转。

    他欣喜欲狂,这就是出口。

    一阵激动过后,他又冷静下来,天知道这水是消到什么地方,如果是地穴,仍然是死路一条。

    第二天,当阳光再照临谷地,只见水已消尽,剩下冲刷的痕迹。

    他又到那消水的地方,巨石旁,有两道空隙,他决心一看究竟,人在绝境时,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生望的。

    相了相形势,双掌平推而出。

    “隆”然巨响声中,石屑纷飞,径丈巨石,七分八裂,成了碎块。他惊呆了,这一推的力道,远超出他想象之外。

    一个人高的石窟孔道,呈现眼前,原来先前被巨石封堵,是以无法发觉,如果不是这场豪雨,也许永远不会发觉。

    这窟道通向何处?他不再犹豫了,不管通不通,总要加以探测,于是,他把那本“玄黄经”藏在谷内一个不受风雨侵袭的地方,做了记号,他怕带在身上不慎失落,甚或落入不屑者之手,对武林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进人窟道,起初还有光亮,最后伸手不见五指,只能摸壁而行,所幸洞径一分平滑,这是不知多少世代以来,山水冲刷的结果。

    艰辛的行程,有的地方,必须伏下爬行,有的地方得侧身挤过。

    黑暗中不知远近,也不知道时辰,更拿不准是否通到谷外,不过、他不能回头,如果此路不通,这辈子可能就注定葬身绝地了。

    朦胧的光晕,远远透人,他精神大振,加速前进。一个转折,骤见天光,那一份生之喜悦,简直无法以言语形容。

    一头冲了出去,眼前是另一个山谷,林木苍翠,藤蔓牵缠,是个人迹不到的幽谷,但两侧峰势不陡,以他目前的功力,尽可升登。

    喜极,他张口发出一声长啸,回声久久不绝。

    泪水夺眶而去,这是喜极之泪。

    再世为人,谁也会这样的。

    他顺谷势向外奔去,身轻如燕,遇到阻碍,轻轻一越就飘过。

    从未有过的感受,似乎现在头顶上的天,不是谷顶的那块天。

    出了谷,越岭而驰。

    远远看出炊烟,是一户山居人家,他像是一百年没见过自己的同类。加速地朝那人家奔去。

    巨木为栅,围着一间木屋,屋顶冒着缕缕青烟。

    他的身形跃起,想越栅而入,忽然发觉不对,硬生生半空折回地面,他几乎忘了人与人之间的礼貌。

    一条山狗,从屋内扑出,趴着木栅门狂吠。

    “外面是谁?”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子从屋里跑出来,隔着木栅向外一望,惊叫一声,回头跑了进去。

    那只狗又扑又跳,吠得更起劲了。

    武同春呆站着,不知道那山童为什么见了自己就跑。

    一个猪户打扮的中年汉子,走了出来,喝住狂吠的狗。

    武同春凑近木栅门,抱拳道:“这位大哥,在下……”一眼看见那汉子像见了鬼似的脸色大变,他的话说不下去了。

    双方隔着木栅对视着。

    久久,那汉子才期期地开口道:“朋友想要什么?”

    武同春看了看身上槛搂不堪的衣服,喘口气,道:“在下想买套旧衣服那汉子摇摇头,道:“对不起,朋友可以到集上去买,此地出山不到十里。”

    武同春期期地道:“这位大哥行个方便吧!你看在下这身穿着如何见人。”说着,从身上摸出块碎银,扔了进去。

    那汉子无可奈何地道:“等着吧!”转身走了进去。

    那只狗蹲坐着,一双狗眼瞪着武同春,口里不断地低声叫吠。

    工夫不大,那汉子入而复出,手里拿着一卷衣物,捡起地上那块银子,从木栅门顶上递了出来,口里道:“朋友,旧衣服不值钱,算送你穿吧!银子你拿回去,不敢收。这件青袍是镇上一位亲戚留下的,山里人根本穿不上。”

    武同春接过来,道了声谢,一看,是件半新的青袍,山里人的确是穿不着,对自己倒是挺合适。

    他把那块银子又扔了进去,道:“给孩子买糖吃吧!”说完,转身便走。

    那原先惊走的孩子又奔了出来,大声道:“爹,那个人的样子好可怕……”

    那汉子急忙阻止道:“不许乱说!”

    武同春倒是全听到了,猛省自己脸上的疤痕,不知变成了什么样子?顾盼间,来到山溪边,临流一照,像突然被人勒住脖子,呼吸全停止了。

    溪水里映出的,是一个埂分可怖的面影,疤痕堆叠。须髯虬结,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自己,连自己看了都会吃惊。

    两腿一软,他坐了下去,狂叫道:“这就是我,这就是我,不,不是我,是另外一个人,不是我!”像是对命运的抗议,然而,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狂叫之后,跟着是狂笑。

    这样子能见人么?恨,开始迅快地萌动,“天地会”,这是“天地会”的厚赠。

    “魔音女”是始作涌者。

    恨火,在心头熊熊燃烧,升华成一股可怖的杀机。

    狂激慢慢平复下来,他想:“这样也好,这是另一个我,武同春算是已经死了,现在的我,谁也认不出来,行动将完全不受阻。先杀许中和,再杀那丑八怪,还有,非斗斗那伟岸老者不可。”

    于是,他净了脸,换上那袭青袍,佩好剑,起身出山。

    到了方大娘开店的小镇,废墟依旧,他在瓦砾边徘徊了一阵,然后逞直走向街角那家酒店。

    两名黑衣人擦身而过,对他扫一眼,皱皱眉头,走了。

    非但没人认识他,那副尊容还叫人不愿多看他。

    进人酒店,坐下,招来了许多骇怪的目光,这种滋味,实在不好受,唯一的应付之道,就是不看别人。

    小二走了过来,先皱了下眉头,才道:“客官用点什么?”

    武同春随便叫了几样莱,一壶酒,一个人自斟自饮,他不再看别人一眼,当然也就看不到那难堪的眼光。

    突地,一个女人的轻笑传人耳鼓。

    武同春抬头一看,脸色大变,心里像被扎了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