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深山索仇

    第二十二章 深山索仇 (第2/3页)

?”

    这不是儿戏的事,三言两语便可决定,但,他欠李筱娟人情是事实,而且,在感觉上他知道李筱娟早已对他有意,深深一想之后,道:“姑姑,等我考虑好了再说如何?”南宫芳婷沉声道:“可以,我不能强迫你,在原则上,你是不是同意娶她?”方珏点点头,表示默认。南宫芳芳婷笑笑道:“那好,我得去追她,以防她想不开而发生意外!”方珏道:“姑姑请便吧!”南宫芳婷闪射而去。方珏突地想起,没把查到“丹阳子”这回事告诉姑姑,但人走了已经来不及了,转念一想,不共戴天的血仇,还是自己独力去完成才是,不必假手于任何人。于是,他动身踏上征程,目的地是武陵山阴风谷。

    东方的天边,已现出了鱼肚白色,晓风拂面生寒,天快亮了。一路之上,他心里感到非常的不宁静,李筱娟的事使他不安,依理,这是门好亲事,可是下意识中意觉得不大自然。

    这一天,方珏来到了武陵山,照着“半半和尚”的指示,越山渡涧,几历艰辛,总算找到了这人迹不到的阴风谷。巨峰夹峙,林木榛莽,落叶积层不知有多厚,一望而知是个原始绝谷,若非“半半和尚”指示,怎么也找不到这种鬼地方。山高谷邃,一片阴森。方珏振起精神,穿林人谷中,一路用剑斩荆除藤。越深入,越阴暗,林木渐稀,代之的是峥嵘怪石,两旁的峰势逐渐合拢,最后,变成了暗无天日的窟窿,也可以说变成了一个大石洞,阵阵阴风,从内涌出,方珏仗着功力深厚,倒还支持得住,好不容易走完这一段窟道,忽地重见天光,眼前是一片数亩大的谷地,四壁巨峰插立,人像置身子—口硕大无朋的井底;“丹阳子”会藏身这种绝地,实在是无法思议的事,更使人不解的是“半半和尚”怎么会知道“丹阳子”存身之地?踏入谷地,方珏游目四顾,发现靠壁脚的地方有一座石屋,由于苔藓覆盖,与岩壁浑如一体,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他的心情开始激动,血海仇人就在眼前,从上次夺剑之役,对“丹阳子”的身手,他毫无顾忌。他一步一步欺向石屋。石屋没有门,只开了个方洞,向内看,隐约可见炉鼎等物。方珏直逼门洞边,先镇定了一下,然后开声道:“有人么?”连叫三遍,毫无反应,方珏紧握着剑,戒备着进入石屋,目光扫处,不由头皮发了炸,忍不住惊叫出声,在靠侧方的石榻上,赫然横陈着一具白骨骷髅,骨架完整。方珏不由心里发毛,寒气股股直冒。这具骷,死亡当在数年以上,当然绝对不会是“丹阳子”,因为“丹阳子”不久前曾现过身,那“丹阳子”人呢?从石屋内的情形看,已经很久没生人住过。方珏窒在当场,不知如何是好。

    突地,他发现壁上似乎刻有字迹,不由心中一动,走过去,用手拂净苔痕,字迹显明出来,笔划歪斜,仿佛顽童的手笔,从刻痕可以看出是用剑尖一类利物刻的,写的是:“余也不幸,误收孽徒,饲狼反噬,灭祖欺师,如有侠义同道过此,伏请诛杀逆徒姜世华,九泉之下,曷胜其感。”后面署名丹阳子盲残绝笔:最后是年号。方珏顿时激颤万分,这具白骨骷髅,即是“丹阳子”的遗骸,为逆徒残害,那出现江湖的便不是真的“丹阳子”,从年号看,他被害在二十年前,当然不会是血案凶手。不久前在峰头上争夺“王者之剑”,那威严的黄衣人,经老学究指出是“丹阳子”,是误指还是真假之间形貌相似?江湖传言,“王者之剑”最后是落在“丹阳子”之手,而“丹阳子”死于二十年前,这怎么解释呢?这样看来,真正的“丹阳子”人死了还蒙上不白之冤。除非能找到他遗言所指的逆徒姜世华,否则无法揭开谜底。徒劳往返,使方珏感到无比的沮丧,情况意外地发展,仅有的一条追凶线索也断了,事情发展到这地步,除了离开,还有什么好说的。死者为尊,这是一项道德传统,方珏面对“丹阳子”的遗骸作了一个揖,祝祷道:“后学南官方珏,机缘凑巧,得悉前辈未了之愿,当尽力完成,使前辈得以九泉瞑目。”祝毕,又恭敬地作了一揖。于是,他又奔向出山的路。

    方珏志切亲仇,一鼓作气而来,结果徒劳跋涉,在心情懊丧之下,连走路都没精神了。

    夕阳衔山,距出口的垭口还有一程子路,看来非到天黑之后不能出山。

    正行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