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智挽狂澜

    第二十九回 智挽狂澜 (第2/3页)

样?”他向公事房内的娄大娘和铁公鸡商京两人道:“邵安波的反应,一半我料中了,但另一半却出乎我的意料。”

    “只不知出乎荆大人意料的是什么?”娄大娘问:“她匆匆来求见,属下却认为很合理。”

    “当然啦!她一定会来找我,可是她来得太快了,照我的猜想,她听到邱三被抓之消息,如果不是心怀鬼胎,自应直接去找冷青云理论才对……”他停歇一下,又道:“她没有立刻去找冷青云,显然她心中有鬼了。既然如此,她大可诈作不知,看看我有没有派人去召她,但她却不如此,冷月一进去,她马上就出来了,竟比冷青云来报告结果的行动还要快些。”

    铁公鸡商京道:“冷青云不来报告,大概是在邱三那儿,还未问出口供。”

    “唔!要证实她的不忠,本来就不容易。”荆若天说:“她快要到啦,你们从这边门出去,回避一下。对啦,方展云的行踪,仍然要加紧访查,一定要查个结果出来。”

    娄、商两人应声称是,起身行礼出去。

    不一会工夫,房门传来轻叩声。

    “请进来!”荆若天凝神望着那道虚掩的木门,只见一道俏丽的人影出现于门口,冷艳的神态风姿,使人感到她不是世俗中的人类。

    他推开桌上厚厚的案卷,伸手指指旁边的椅子:“安波,你来得正好……”

    无双飞仙邵安波目光锐利地巡视房内一遍,才徐徐地坐下:“荆大哥正要找我是吗?”

    荆若天摇摇头,道:“没有,你的光临,使我可以暂时摆脱一些事情,你一直都能使我如此。”

    邵安波难得地微笑一下,道:“老实说,荆大哥这句话,我每次听到,都不禁高兴上一阵。”她话声停歇之后,笑容迅速消失,目光如电盯视着荆若天:“你一向对我很好,因此我也一向绝对忠于你。”

    “哦!现在呢?”

    “现在也没有改变,我绝不骗你!”

    “那很好,我听了觉得很安慰。”

    “不过……”邵安波沉吟一下,缓缓地道:“不过我发现荆大哥你好像变了,若是如此,我就趁这机会告辞,一来省得你担一份心事,二来,我年纪也不小了,应该离开这个地方啦!”

    荆若天半晌不作声,显然正慎重地考虑这件事。

    “荆大哥,你让我走好不好?”

    “安波,你是我的左右手,从前如此,现在亦如此。唉!世间些事情往往是不便谈论的。”

    “什么事不便谈论?”

    荆若天道:“等到有一天,你到了我这种年纪,也有我这种阅历的话,你自然会明白的。”

    邵安波道:“荆大哥,我的要求很简单,也没有谈论的必要。”

    荆若天抓抓秃头,一脸漠然道:“我没有想到你有离开的打算,这真叫我感到措手不及……”

    邵安波道:“近些年来,我已经少管很多事……对了,荆大哥,你可记得我今年几岁了?”

    荆若天笑道:“你么?开始帮忙我的时候是十八岁,到现在已经有十三四年,我怎会忘记,但你看起来也只有三十出头一点,你不要把年龄之事放在心上。”

    邵安波叹口气,道:“唉,我能够不想么?”

    荆若天道:“好吧,你只为了这个原因而打算离开,对不对?”

    邵安波摇摇头:“我还有别的理由,但都不及年华老大这一点重要,所以其余的话就不用说了。”

    “不说也好。”荆若天下了决心:“你可以随时离开,我一天在这位子上,你一天不会受到任何打扰。”

    这正是荆若天使她最钦佩的一点,处事明快决断,绝不含糊,此外他待人接物有恩有威,这都是他的长处。

    可是邵安波却想到从前从未想到过的问题,那就是他的才能,是不是用在错误的地方?

    他绝对的效忠于掌权的太监梁芳,残杀了许多忠良,值得这么做么?换来的是什么?她袅袅起身,盈盈下拜:“荆大哥,我告辞了!”她起来向门口走去,到了门口,回头轻轻地道:“请你多多珍重。”

    荆若天站起来,抱拳相送。

    “你还会回来探望老朋友么?”

    “我……我大概不会再回来啦……”

    ※※  ※※  ※※

    邵安波出去了一会,阴风客冷青云就进来了。

    冷青云报告道:“邱三那小子骨头很硬,因此卑职做了个圈套,才套出一点内情,总算查出一些线索……”

    荆若天双目立刻变得冷酷残忍,锐利地注视着冷青云,冷声道:“邱三供出了什么线索?”

    冷青云迅即递上一份报告,道:“并不很具体,不过从他全部供词中,大致上可以看得出邵安波没有不忠之处。”

    “哦!”荆若天哦了一声,既然邵安波的对头也认为她没有不忠,这话当然是可以相信的。

    冷青云又道:“只不过她在处理沈陵这件案子时,显现出从未有过的易变以及优柔寡断。

    从这些痕迹中推究,卑职大胆的下一结论,那就是沈陵已经使她心情发生变化了。”

    他的评语很含蓄,并没有直接指出邵安波爱上沈陵,可是荆若天反而听得进,他不喜欢太武断的结论,尤其是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冷青云吃了那么多年公事饭,哪能不懂得这些诀窍。

    “沈陵年纪虽轻,出道亦迟,武功也不算十分高明,可是……”荆若天沉吟道:“可是他实在有很多常人不及之处,例如他过人的机智,刚毅的性格……”

    他瞅住冷青云,含有深意地点点头:“龙虎**师之事,足以证明他的性格。同时再进一步考察他潜入你那清风庄的经过,他居然能不留一点痕迹,又可见得他的才智机警了。”

    冷青云心头一震,直到现在,他才知道荆若天敢情已晓得清风庄这一处秘窟,甚至连事情发生经过的细节,都清清楚楚。

    在这个人手下办事,实在别想瞒过他的耳目。

    荆若天笑笑:“我只是随便举一个例子而已,事实上沈陵还有不少特点,咱们别忘记把他的运气计算进去,他的运气似乎非常好……”

    这位权倾京师的东厂第一号人物,虽然才识丰富、经验老到,但却未能识破沈陵的伪装,一直认为沈陵的武功并不出色。

    甚至对城外那场大屠杀及近日连续发生高手失踪事件,都不认为是沈陵一人所为,可见沈陵伪装的工夫何等高明。

    “关于邱三,咱们是放了他呢?抑是杀了他?”冷青云请示。

    “用不着杀他,我已替你解决了这个问题。”

    “您的意思是释放他么?”

    “是的,邵安波向我辞职,我已经批准了。”

    冷青云起先一愣,旋即欣然,因为从今而后,在东厂中,他就可算是第二号人物了。另一个神鞭南云,一向与人无争,从不在乎排名,因此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  ※※  ※※

    成化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泰安震声如雷,泰山为之动摇。

    翌日申牌时分,又震。

    两日后的子夜,再震。

    泰安知府,以八百里加急飞报,称:“泰山连震数次,人人惶恐不安。”

    宪宗皇帝一向迷信天地鬼神,于是命太监送交“钦天监”占卜。

    不久,钦天监呈上奏书,书只有八个字:“泰山屡震,应在东宫。”

    宪宗皇帝看了,心中老大不高兴。

    他正想在近日内颁旨,废黜东宫太子,却不料发生这种事,虽然心中十分不愿意,但既然是上天赐降异兆,不敢不信。

    皇帝无奈之下,想了个主意,命人将泰安府和钦天监的奏报,都拿给方士李致省李真人看看,看他怎么说。

    李致省原是江南布政司吏,因枉法受赃,被褫为民。

    他知宪宗好方术,便去学“五雷法”,厚赂太监梁芳,果然以符录得到宪宗宠信,以中旨授“太常寺丞”,宠幸异常。从此李致省便和太监梁芳,表里为好,干乱国事。

    李致省看过泰安府和钦天监的奏书之后,心中虽想驳回钦天监的占言,可是心中又七上八落的在想,万一驳同的话,如果皇帝仍然采信占言,不肯废去太子,自己岂不是变成公然与太子为敌?

    于是他一咬牙,同意钦天监的看法,奏报:泰山是五岳中的东岳,东岳连震,必然应在东宫太子身上。

    宪宗皇帝看完奏折,暗中叹了口气,打消了废黜东宫太子的意图。

    皇太子废黜的风波终于过去了,宫内及朝廷文武大臣,真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松了一口气。

    可是提督东厂的太监梁芳,却差点气得吐血,眼看一场十拿九稳的密谋,竟然功败垂成。

    他开始紧张了,日后一旦太子登基,他必定是第一个被送上断头台的人。

    因此,他下令加紧追缉张御史之子张云飞,务必夺回他通敌的那些物证,以湮灭证据,期能保住性命。

    ※※  ※※  ※※

    搜捕天堂鸟的行动,更激烈地展开了。

    但谁是天堂鸟?怎样捕?

    沈陵是惟一知道天堂鸟行踪的人,自然成为东厂缉捕的第一优先目标。

    狂狮荆若天依据各地线报显示,判定沈陵仍然潜伏于京城附近,于是将侦查重点置于京城内外。

    他不愧为出色的领袖人才,由于城外大屠杀的教训,深信沈陵必有同党支援,于是将侦缉司的所有精锐及锦衣卫支援的部分高手,混合编成十数个侦缉小组,每一小组的人数七至十人不等,规定其责任区,作地毯式之侦搜。另控留部分精锐在侦缉司,作为机动武力,势在必得。

    京师及其附近地区弥漫着空前紧张气氛,那些敏感的江湖道上人物,嗅出了危险气息,纷纷走避,以免遭到无妄之灾。

    沈陵落脚在那个叫于夫人明珠寓所中,白昼都在打坐修习内功,夜间则外出活动,天亮之前返回憩歇。

    明珠这位尤物,也识趣地没打扰沈陵,亦不问他每晚出去做什么?使他得以集中心思于工作及修练内功。

    这天的正午时分,沈陵反常地出现在城郊一片树林中,这是他第二次来此,前一次是在昨晚起更时分,他很小心地跃上林缘的一株大树,观察里外的一座农庄。

    那座农庄与一般农庄并没有两样,外观上无任何显眼之处,如果登高望之,就可发现庄内某些不寻常景象。

    庄内有许多人在走动,有男有女,都佩带着兵刃。

    此刻,有十数名大汉,正出了后庄门,分别沿着两条小径而去。

    紧接着半里外出现一队人马,向后庄接近,片刻之间就抵达农庄,这些男女共约二十余人,都显得极度疲乏,很快就进入左号侧房舍休息。

    这些景象都看在沈陵眼底,他沉思了半晌后,才飘身落地,由原路退回。

    他极为小心地越过这片树林,刚走出林缘,正待踏人草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