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卷 第九章 大显身手

    第 6 卷 第九章 大显身手 (第3/3页)

威胁,至少可使徐子陵不敢避往他那个方向。

    沉法正虽毫无动静,但却令人生出高深莫测的感觉。

    还有个威胁就是正后方的谢玉菁,谁都不知她会否出手?何时出手?

    徐子陵尚是首趟同时对上这么多实力平均高手,不过对方凌厉的攻势和天衣无缝的配合,却有一个弱点,就是要将他生擒,所以真正的一着仍是连楚点向他耳后的鞭梢,其它人只是分他心神。

    若非对方有此存心,确拥有杀死他的实力,但亦须付出沉重代价。

    徐子陵心灵化成井内无波的水,清楚反映出周遭的发生,半点不漏的洞悉一切,精确的把握到对手的动静,进袭的手法和时间的先后。

    他将眼、耳、鼻的灵觉提升至极限,至乎皮肤隔着衣服都可生出感应协助他达到"知敌"的高手层次。

    一声低吟,徐子陵也不见如何作势,双脚猛蹬,箭矢般笔直冲空而起。

    这一着大出各人料外,要知人在空中,一口真气尽时,就要往下落,而在空中变招或防守的灵活性都会大幅减弱,又成了最明显的攻击目标,若被围攻,更没多少有人敢尝试,故此沉法正等无不大惑不解。

    连楚的鞭梢像有眼睛般往上拔的徐子陵追去,由于连楚正处于前冲之势,一时难以上拔,只好追至徐子陵脚底下,凭长达丈半的鞭子追击这年青的对手。

    李昌恒的剑和连凡的"鞭棍"同告落空。

    在后方有"飞仙"之称的谢玉菁一阵娇笑,一溜烟的破空斜飞,往不住疾升的徐子陵追去,手上一对短剑上划下扎,攻向对方的颈腰,凶毒无比。

    刚才徐子陵察敌时只发现五个人,独漏了她,可见她的轻身功夫何等高明。后来亦只是嗅到她体香送来的微风,始知有人从后潜来,故"飞仙"之号,实非侥幸得来。

    连楚的长鞭眼看可点中徐子陵脚底的涌泉穴,他已准备透鞭送出劲力,哪知徐子陵使了下简单的脚法,不偏不倚的用足尖把迎上的鞭锋。

    "啪!"的一声,两股劲力猛撞在一起。

    连凡感到一股灼热无比的真气,沿鞭透手而入,化作丝丝气劲,自己的护身真气似乎没有半点用处,闷哼一声,差点震倒地上。

    徐子陵却借连楚鞭梢传来的反震力,在空中换了另一口气接着凌空横移,投往重围外,谢玉菁著名的"飞仙短刃"完全落空。

    连凡兄弟情深,忘了除子陵,扑上去扶着连楚,问道:"怎样了!"

    连楚整张瘦面生出不正常的血红色,急喘道:"快助我行功!"

    众人见连楚只一招就吃了大亏,均感骇然,不过此时已无暇多想,沉法正、屠力、李昌恒三人急起追截。

    徐子陵在空中再一佪翻腾,落在一道山丘斜坡时,谢玉菁已盘翔而至。

    徐子陵露出一个充满男性魅力的微笑,两手探出,忽然变成千百指影掌影,迎上她那对飞仙短刃。

    两人这才有机会打个照面,只见谢玉菁年在二十许间,头挽高髻,身穿彩绘宫装,打扮得就像杨广的妃嫔,玉脸如花,体态娉婷,极具风韵,姿色绝不逊于云玉真。谢玉菁亦看到徐子陵的容貌,俏目亮了起来,手底下却毫不容情,借凌空下扑之势,两柄剑互为掩护,忽先忽后,剎那间变招多次,连环往徐子陵攻去。

    "叮叮当当!"

    徐子陵的手像神蹪般或点或扫或拨,将谢玉菁的凌厉攻势完全封挡,最厉害是他每指每掌,都送出灼热无比的先天气劲,逼得这美人儿不断弹起,无法落到地面来,还要不断和他凌空硬拚。

    这时沉法正的长剑首先杀到,徐子陵一声长啸,使出屠叔方教他的截脉手法,趁谢玉菁被他震得血气翻腾之际,画在她左腕脉处、左手中指,却点在另一短刃的锋尖。

    谢玉菁娇呼失声,双手麻痹,左手短刃立时在徐子陵手上,然后另一股热劲透右刃而入,她当然可逞强硬拚,但那和自尽没多大分别,无奈下只好提气后翻,远远飞退,好化去对手凌厉的真劲。

    故此当沉法正杀至时,屠力和李昌恒仍在七、八丈外,变成两人独对之局。

    徐子陵双目寒芒闪闪,冷哼一声,硬撞入沉法正罩头而来的剑网去,竟施出埋身搏击的凶险战术。

    屠力和李昌恒赶到时,都有无从入手之叹。

    只见两道人影在斜坡上此追彼逐,缠作一团,刃剑交击之声,不绝于耳。

    沉法正至此才明白为何徐子陵可以败退宇文无敌,气走李子通,又能从宇文化及的叛党手下逃出皇城,因为这年青高手最厉害处就是所有招数均无成法,完全是天马行空的临时创作。

    人影乍分。

    沉法正跄踉跌退。

    屠力和李昌恒骇然下由左右攻去。

    徐子陵右手一扬,飞仙短刃直取李昌恒面门,人却迎往屠力。

    "蓬蓬!"

    无论屠力如何改变角度,但徐子陵就像预知他双斧所有变化,掌缘猛切在斧身处。

    屠力惨哼一声,硬生生被他劈得往后急退,一时忘了是斜坡,差点滚了下去,狼狈之极。

    李昌恒避过掷来的短刃,正要扑上,沉法正按着右胁鲜血泉涌的伤口喝道:"昌恒退下。"

    李昌恒不忿地止步,怒视卓立坡顶的徐子陵。

    其它人亦团拢过来,但已无复先前围堵之势。

    徐子陵冷冷看着敌人,自有不可一世的逼人气概。

    沈法正道:"今天之事就此作罢,后会有期。"

    他们来得突然,退得更突然。

    徐子陵当然知道事情只是刚开始,收慑心神,朝码头方向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