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宦海波澜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四章 宦海波澜 (第1/3页)

    两个人又朝大内禁而去,郑和一打听,皇帝在御书房内批阅奏章,不过留下了话,若是司礼总监或梅国公请见,直接立宣,不必再等请示了。 

    郑和向梅玉苦笑一声,放低喉咙道:“如何?咱家说皇帝已经知道了吧!国公,如是打算瞒下来,那可是搬砖头砸自己的脚了。” 

    梅玉心中暗惊,深深感觉到宦海风波的险恶,也感到伴君如伴虎的话一点不错。 

    难怪当初建文帝登了大宝之后,两年之间,虽然常常找他和方天杰私下相聚,却从来没有想到派给他们一官半职。 

    有时方天杰自动请缨,想在侍衙营中挂个名,也为建文帝拒绝了,叹息着道:“二位兄弟我许下你们每人督军一方,非将即帅……” 

    男儿及壮四十行,能够拜及将帅,威震一方,应是功名事业的顶点,建文身为天子,也不会空许人情的,所以大家都不再谈起了,因为他们讨官做,只是为了有所事事而不是为了本身的利禄富贵。 

    现在,梅玉才三十出头,已经位极人臣,但这富贵却仍是悬空的,是基于一种微妙的关系而得来的,他时时都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郑和又带着他,在御书房外才唱名进去,里面已经叫宣了,两个人进去,永乐在灯下批奏章,堆积像座小山,梅玉情不自禁地道:“陛下太辛苦了!” 

    永乐帝居然苦笑一声道:“是吗?朕也有这种感觉,这是朕自己找的,朕叫各省的督抚,每月将境内发生的大事具服,朕亲自批阅,以求了解民隐。” 

    梅玉道:“督抚申报的就不会是民隐,他们只会歌功颂德,尽拣好的报!” 

    永乐帝一笑道:“给朕的奏章他们不敢,朕另外还有人申报的,若是督抚申报不实,只拣好话谈,三个月内就换人,几年之内,朕已经换掉九个人,现在他们都很老实,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地了解民间疾苦,而后设法解决。” 

    梅玉不觉肃然起敬道:“陛下达及黎民,功德无量!” 

    永乐帝微微一笑道:“听说你丢了东西?” 

    “臣无状,御赐的项链被人劫走了!” 

    永乐帝不动声色地道:“梅玉,朕如果要追究起来,这就不是无状两个字盖得下来的。” 

    梅玉毫不在乎地道:“陛下要讲道理,微臣若是将御赐的东西随便搁置,才是大不敬,现在臣将之视拱壁,遇有重要应酬才令妻妄穿戴,实是万分敬意,被贼人在闹市拦劫,罪实不在臣!” 

    永乐帝居然一笑道:“好!梅玉,从小你就善辩,现在的辩才越来越厉害了!” 

    “臣不是善辩,只是喜欢直话直说,当然也因为陛下有听直话的圣明,臣才敢直言无隐!” 

    永乐帝哈哈大笑道:“听你的话就是圣明,不听你的话就是昏庸了。梅玉,你倒是谦虚得很!” 

    “微臣自知跋扈无关,但微臣不善虚假,心中想什么就说什么!” 

    永乐笑笑道:“别人出了这种事,一定是设法隐瞒,你倒好,立刻就跑来告诉朕了!” 

    “微臣觉得不必隐瞒,东西是陛下所赐,丢掉了是微臣的损失……” 

    “这应该与朕无关了!” 

    “不!陛下还是有责任的,在禁城之内,闹市之中,公开的杀人劫取御宝,这批贼子实在太不把皇帝的尊严放在眼中了,微臣以为京畿尹衙门和锦衣龙嚷两衙的责任不可卸,应该令他们即期破案缉凶!” 

    “这怎么又与龙骧衙扯上关系呢?” 

    “因为龙骧卫管的就是这些事!” 

    “你怎么知道龙骧衙管的是什么事呢?朕设立龙骧衙,只是说是朕的禁卫而已,可没有规定他们干什么。” 

    “可是微臣回来后,西征随员大大小小都受到他们的盘诘调查……” 

    永乐帝神色一震道:“有这种事?” 

    梅玉道:“人是张辅带来的,对微臣还算客气,先来拜会后,才说是陛下的旨意,请微臣合作……” 

    永乐帝怒声道:“这个混账东西,胆子太大了,朕可没有叫他去调查西征的大军,三宝,你知道这事吗?” 

    郑和也颇觉意外,连忙道:“奴才不知道,其实国公的随员都是从奴才这儿调过去的,奴才的人,陛下处都有档案可供查阅,陛下如果要知道什么,根本不必另外费事,另外再叫人去调查了。” 

    永乐帝很生气地道:“这个畜生很不像话,有些事情居然自行做主,朕要好好地整整他。” 

    梅玉道:“陛下何不将微臣的这件事交给他去办,限期他缉凶,追出失物!” 

    “这……责成在他身上似乎说不过去吧?” 

    “陛下,事实上本来也该他负责,京畿治安,本该由京兆尹衙门负责,可是他们主管那些地方上的小案,似这般杀官劫取御宝的大案子,应该是锦衣卫负责,可是锦衣卫指挥使忙着支援郑公西征,着重西洋的海外联络了,那些工作他们接手自动分了一大半去,现在正好顺理成章地把责任交给他们去!” 

    永乐帝想了一下,居然笑笑道:“说的也有道理,这几个家伙是该整一整他们,给他们一点教训,这下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会搬砖头压自己的脚的!” 

    郑和笑道:“陛下似乎已经猜到是谁主使了!” 

    永乐帝道:“朕不敢自许圣明,但至少不是糊涂蛋,可以由着人欺骗愚弄,晋王和代王是两个笨蛋,自己头脑不清,却偏又喜好弄权,这下叫沐荣给套牢了,一定会吃亏的,而沐荣也该死,他是皇家的亲戚,世沐皇恩,已贵至王爵,还要不安分,你经略都护西南,跟他的势力冲突,自己可要多加小心!” 

    “微臣知道,微臣自会让他一点。” 

    永乐帝摇头道:“梅玉,你没有弄清朕的意思,朕不是要你让他,如果是要由着他在西南坐大,朕也不会派你去了,朝中有的是能吞声忍气的饭桶,朕之所以派你去开府,是因为你有股不屈不挠的劲儿和不避权势的锐气,只要你能站在道理上,不必怕谁,朕一定支持你!” 

    梅玉明白皇帝是要借重自己的力量去抑制休王府,心中虽不以为然,口中却道:“但微臣失落了御赐珍宝,仍然有失敬之罪,请陛下赐罪!” 

    永乐道:“那当然,这是一定要处分的,朕罚你个太不经心之罪,像这个价值连城的奇珍,你只派了一名旗牌官,匹马单骑去拿取,予人以可乘之机,若是你派上五六个人护送,就不容易出问题了。” 

    这个理由倒是塞住了梅玉的口,他自己开过镖局,当过一两年的总镖头,也知道一点行情,像这样一件举世匹的奇珍,照一般走镖的习惯,也势必出动全局的人力不可,自己的确是太大意了。 

    郑和道:“这倒怪不得国公,他是认为在京师辇毂之下,禁城之中,应该是不会有问题,何况那名旗牌也是奴才治下的绝顶好手,这只能说是贼徒太大胆妄为一点!” 

    永乐帝这才慢怒道:“所以朕才生气,这些人太过无法无天了,在禁城中都敢如此胆大妄为,若不惩处,将来不得了。三宝、梅玉,这件事朕会落实在张辅身上,但也只有给他们一点压力而已,靠他们追藏缉凶是绝对无希望的,真正做事的,还要靠你们自己。” 

    梅玉立刻道:“微臣知道,微臣一定要办好这件事情后,才到西南去上任!” 

    永乐帝一笑道:“还有,你必须要受点处分,联要罚你缴出俸银三千两,以充国库。” 

    这个处分简直是开玩笑,梅玉的一等公,岁俸三十万两,三千两不过是百分之一而已,这处分是太轻了。 

    以事实而言,这当然也算是处分,因为罚俸毕竟是不太体面的事。但是在另一方面讲,这也是一件大有面子的事,官场中遭到罚俸处分的人,反而是一种殊荣。 

    这证明受处分的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极重。因为犯了错,皇帝不便掩饰,才象征性的处分一下。 

    所以第二天早朝时,皇帝当庭作了宣布后,的确让很多人吃惊不已。 

    京师是非之多,冠于天下,梅玉在昨日失去御宝的事,事实上也瞒不了人,已经有许多人都知道了。 

    梅玉的倔起,是令很多人既不服气,也想不透的,因为梅玉是前逊皇帝的死党,也是永乐帝最讨厌的一批人,永乐登基五年,已经将当日建文帝的班底彻底清除了,却想不到会留下一个拥建文帝最力的梅玉而屡膺重寄。 

    二次西征由梅玉挂帅,己使人难以理解,而梅玉归来所受之赏赐之丰,更使人惊讶和眼红,他们都感到天威难测,对皇帝模不透。 

    梅玉出漏子的消息,传到了大家耳中不多久,人人都在猜测皇帝将会如何惩戒梅玉,最轻的估计也将是由公爵降回侯爵去,哪知道天恩浩荡,仅仅是罚了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银子在升斗小民之家中,也许一辈子都积不起这笔财富,但是对一位国公而言,实在又微不足道了。 

    更惨的是新拜龙骧衙统领张辅,皇帝居然把这件事责成在他头上,说他捍卫京钱不力,有亏职守,限他在十天之内,缉获凶犯,否则即予严惩! 

    皇帝是下的朱谕,形诸文字,雷霆颁下的旨意,这就是说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了,只有乖乖地领旨。 

    这道旨意不仅是张辅变了脸色,其他几个人也都吓黄了脸。 

    下了朝之后,顾不了其他人言语纷纷,晋王朱枫、代王朱桂和龙骧将军张辅全部都集中在沐晟的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