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遭偷袭高僧遇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九回 遭偷袭高僧遇刺 (第1/3页)

    三十余年的往事,他刚刚才找出结论,全室中又为之心头一震。

    尽管群僧心中存疑,却是无人开口追问。

    方兆南目光环扫了一周,心中暗暗忖道:“这老和尚恐怕是少林寺眼下辈份最高的一代了,此室之中,都是他子侄晚辈,心中纵有疑难,也不敢追问于他,看来今日之局,只有我可以放肆多言了,他乃望重德高,修养有素之人,我问话就算有错,他也不敢动怒。”

    当下轻轻咳了一声,道:“老前辈请恕晚辈放肆,三十余年的往事,难道老前辈刚刚才想通吗?”

    那老僧道:“不错,三十多年以前之事,老僧刚刚才想通,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错怪罗玄了。”

    方兆南道:“老前辈语藏禅机,字字句句,都叫人难测高深。”

    那须发皓然的老僧突然一瞪双目,眼神闪闪,逼视那方兆南的脸上,说道:“老僧开关时限苦短,本不该多费口舌,谈些无助眼下大局之言,但施主这苦苦追问,触动了老僧不少机灵,回想往事,颇多使人追思之处……”

    方兆南道:“罗玄生死之谜,乃当今武林大局所系……”

    老和尚重重叹息一声,打断方兆南未尽之言,接道:“当时老僧见那悬崖留字,心中异常气忿,一怒之下,未再继续追寻他的行踪,回寺不久,就知我师弟许下了坐关三十年的宏愿,老僧事先对此事成败,毫无把握。

    敝寺中历代长老,虽有坐关之事,但最长期限,从未超越十年,老僧立此宏愿,一大半是为罗玄轻藐所激,要以三十年封禅关期,精研敝寺七十二种绝技,开关之日,也是老衲挑战罗玄之时。

    如今想来,罗玄当时不肯见我,实有他的苦衷,三十年禅关静坐,争名之心已消,但这一时负气,却使老僧对本派武学,更上了一层……”

    方兆南暗暗说道:“原来这老和尚坐禅三十年,竟是为了和罗玄争一口气……”

    只听老和尚继续说道:“老僧返寺即入禅关,对武林上诸多变化,全然不知,但能使大方师侄全军尽没,生死不明的人,当今之世,只有罗玄具此武功,纵然非他本人,亦必是他亲自传授的弟子……”

    方兆南赞道:“老禅师判事如神,冥岳岳主,确是罗玄亲传弟子。”

    大悲禅师探头望望天色,看星转斗移,时光已经不早,接口说道:“大方师兄陷入冥岳,已是千真万确之事,弟子为此事深感惶惶不安,不知如何处理,尚望师伯指示一条明路出来。”

    那须发皓然的老僧,沉吟了一阵,道:“如那冥岳岳主,确是罗玄亲传弟子,此事实该慎重而为,罗玄身怀绝技,恃才傲物,一代天骄,当难免狂放任性,他聪明绝世,自是喜爱才情横溢之人,大过恃才,主张人定胜天。

    但他却忽略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至理名训;老衲无缘和罗玄会晤一面,对此数百年中难得一见的人物,却是甚多的思慕之情……”

    他似是自知言出题外,顿了一顿,接道:“大方师侄胸怀救世之念,乃我少林派中甚为杰出的人才,不论公情私谊,此事也得追查明白,但眼下我和你师叔禅关未满,势难亲身追查,尔等又恐力量难及。”

    大愚禅师接道:“大方师弟不但胸怀慈悲,而武功在弟子这一代之中,也无人能有他的成就……”

    那一直未说过一句的秃顶长髯老僧,突然插口道:“目下情势,似是并非大方侄的生死下落,恐怕冥岳中人,会自动找上咱们少林寺来……”

    大悲禅师道:“师叔所论极是,弟子亦为此事愁苦,大方师兄是何等雄才大略之人,他尚陷入冥岳,弟子难及大方师兄万一,自是无能担负起本寺兴亡重任了。”

    那秃顶老僧缓缓转过脸去,低声对那须发如雪的老和尚说道:“大方师侄生死,可以拖延到咱们出关之日再查,但少林寺的安危,却不能不即时戒备……”

    声音忽然转变得甚是低微,难再听到。

    只听那须发苍然的老僧说道:“这个有些太过冒险,万一他野性未驯,岂不是弄巧成拙?”

    那秃顶老僧说道:“近四十年的岁月,何等悠长,纵是生具野性之人,但经过这一段时间磨练,也该顽石点头,悔悟前非了。”

    那白发者僧,仍然固执的摇头说道:“小兄一向就有天命难违,秉性难改的看法,试看罗玄是何等英明,只因一念之差,落得了凄凉下场。”

    那秃顶者僧道:“除此之外,不知师兄还有什么良策,能保咱们少林寺千百年的基业?”

    自发者僧双目眨动,神光闪闪,说道:“师弟,请续坐禅关,继承大志,小兄拼冒半身残废之险,留居寺中,抗拒来犯强敌。”

    那秃顶和尚道:“这怎么能行,师兄身集大成,功将圆满。

    少林武学,势在师兄身上,发扬光大,师兄如著留居寺申,荒废功课,不但前功尽弃,且有走火入魔之险。”

    需知师兄有了什么不幸,不但是咱们少林寺中一大损失,整个武林恐亦将受害匪浅,如若师兄坚持己见,那就由小弟留居外面,以待强敌……”

    那白发者僧沉吟了一阵,道:“昔年大师兄在世之日,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南北二怪诱入埋伏,缚囚后山,大师兄亦为此身受重伤,终于伤发而殁,如今咱们擅放二怪,岂不有违大师兄的意志。

    何况二怪虽被囚禁,武功并未失去,一旦脱身囚困,野性重发,那时天下英雄,又有谁能制服他们,为害之烈,只怕不在冥岳之下。”

    两人谈起数十年的往事,大愚。大悲都不甚了然,无法接得上口。

    那秃顶老僧,叹息一声,道:“二怪如保有昔日的凶暴之性,决难忍受这数十年的折磨,明晚三更,小弟当亲自赶往二怪囚禁之处,以查究竟。

    如若两人都有悔改之心,我再释放他们,万一这两人仍保有昔年凶暴性情,那就让他们过一生囚禁生活。”

    须发皓然的老僧,似是不愿再和师弟争执,低声说道:“好吧!但你禅功正值紧要关头,不宜擅自行动,既然要去,那就要大愚师侄去一趟吧!”

    大愚禅师合掌应道:“弟子敬领法谕,但不知南北二怪囚禁何处?”

    那须发皓然的老和尚,突然探手入怀,摸出一付白绢,说道:“这白绢上,绘有囚禁二怪的图案。”

    大愚禅师恭恭敬敬接了过来,放入怀中。

    秃顶老僧接口说道:“南北二怪,武功奇高,数十年囚禁岁月,也许能使他们尽悟前非,还我汉真,但也可能会使两人变得更为凶暴残忍,去时务望小心一些。”

    那白发者僧,接道:“那白绢之中一枚金钥,乃开启铜锁之用,如若两人野性已驯时,就把他们安置在藏经楼上,一旦强敌来犯,尽管让他们首当锐锋。

    二怪四十年前,武功已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高手,两人合力,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强敌,也不致落败,至低限度,可以自保。

    以二进大殿为全寺主纽,排成一座罗汉阵,再选派寺中武功较高的三代弟子,分成十组,每组由一位二代弟子率领,分巡各处拦截强敌。

    但如发觉难以抵拒时,且勿恋战,退入罗汉阵中,一面再分遣人手,赶来此处,用击节传音之法报警……”

    他微微一顿后,又道:“大悲师侄,可主持罗汉阵的变化,此阵变化奇奥,只要阵势不乱,不论何等强敌,也不易冲破阵式,此虽不能克敌制胜,但已足可自保,致干大方师侄的生死之谜,待我和你们觉非师叔禅功期满,开关之后,再行设法追查。”

    大悲禅师道:“弟子谨记师伯之言。”

    老和尚突然一挥袍袖,道:“时限已届,我已难再久留,尔等也该回去了。”

    群僧齐齐拜伏地上,低诵佛号。

    方兆南忍不住好奇之心,偷眼望去。

    只见两个老和尚慢慢站了起来,缓缓向前走去,步履瞒珊,若不胜力,走到壁角圆门之处,突然消失不见。

    两个老和尚走了良久,群僧才停下佛号之声。

    大悲禅师当先站起身子,说道:“诸位师兄师弟、两位师长,已归禅关,咱们也该早离此处,免得惊扰了两位师长。”

    群僧齐齐起身,轻步退出茅屋、离开了荒凉的庭院。

    方兆南随在群僧之后,最后离开茅屋。

    当他要步出篱门之时,忽然想到应该把篱门带上,回头一瞥之间,黯淡星光下,似见一条人影,闪入右面一座茅屋之中。

    这意外的发现,确实使方兆南大大的为之吃了一惊,几乎失声大叫。

    大道禅师眼看方兆南突然停了下来,站在竹篱门口,心生怀疑,大步走回来,问道:

    “方施主怎的不走了?”

    方兆南神智复清,笑道:“这茅舍中可有替你们两位老前辈护关的人吗?”

    大道禅师摇摇头道:“据我所知,此处并无守关之人,怎么?

    方施主发现了什么可疑的事吗?”

    方兆南沉吟了一阵,道:“没有,咱们走吧!”

    大道知他身怀绝技,已不敢再对他稍存轻视之心,心中虽是怀疑,却是不好追问。

    原来方兆南怕自己眼睛看花,说了出来势必引起少林僧侣的大举搜索,如若找不出破绽,落人笑柄,但又放心不下,走了几步,转脸问道:“两位老前辈坐关重地,竟然不曾派人防守,未免大大意了。”

    大道禅师听他尽问此事,心中疑虑更深,但表面之上,却是不动声色,微微一笑道:

    “此处虽无守关之人,但谅也无人胆敢窥探,数十年来,从未发生过什么事故。”

    方兆南道:“眼下情景不同,还是小心些好。”

    大道禅师淡然一笑,道:“施主未免太多虑了,此地方圆百丈以内,早已划作敝寺禁地,各处通达之路,都已严密封锁,纵是一只飞鸟,也难逃过监视。”

    方兆南啊了一声,不再多言,心中暗道:“难道真的是我看花了眼睛不成?”

    这时,天色已是四更过后时分,一片阴云遮蔽天上的星辰,天色显得更黑暗。

    方兆南早已为少林寺视作贵宾,大悲禅师亲自带着一个小沙弥送他到了一处幽静厢房中,说道:“方大侠千里赶来传讯,老衲感激不尽,数日夜来诸多劳动,施主一直未能好好的休息,老袖不再打扰了。”合掌告退而去。

    小沙弥放好烛火,也随着悄然退出,反身轻轻带上两扇房门。

    方兆南却感到有些倦意,随手熄去烛火,和衣躺在床上,那知翻来翻去,难以入眠,心中一直挂念着那茅屋所见的人影。

    越想越觉不对,倦意全消,心中暗暗忖道:“如是我眼睛看花,也还罢了,万一真的有人混入那茅屋之中,两位坐关的老僧,势非要遭人暗算不可,兹事体大,非同小可,拼着受人一番讥笑,也不能坐视不管。”

    一跃下床,开了房门,直向大悲掸师的住处走去。

    夜色沉沉,群僧大都入睡,这座名扬天下少林禅院,静夜中更显得庄严幽静。

    穿过了两重庭院,到了方丈室外,但见室中一片黑暗、大悲禅师似是早已入睡。

    方兆南犹豫了一阵,终于举起手来,在门上轻轻弹了两下。

    室中一片寂然,不闻半点回音。

    方兆南轻轻咳了一声,说道:“老禅师入睡了吗?”

    室中仍无回音,显然大悲禅师并没有在方丈室中,以他的武功,如在室中,却不会这般沉睡不醒。

    此事虽小,但却给了方兆南极大困惑。

    他后悔刚才为什么不把所见之事,向大悲禅师说明,纵然真是自己看花了眼,也不过听几句讥笑之言,如今他却感到束手无策。

    因为,除了大悲禅师之外,他并不知道其他人的住处,深更半夜之中,总不能到处乱跑。

    他静静想了一阵,越想越觉事情严重,眼下时间宝贵,如再要延误下去,说不定会造成大错,心念一转,直向那茅屋所在奔去。

    他心中焦急,奔行迅快,片刻之间,已到竹林环绕的茅舍之中,沿途之上,竟未遇到个拦路的僧侣。

    他心中尤急,无暇多想,纵身跃上竹篱。

    这茅舍外面环围的竹篱,已不知经过多少时日,大部分都已腐朽,方兆南落足甚重,但闻一声波的轻响,一根篱竹,当时折断。

    方兆南毫无防备之下,身子也随着坠落下来,赶忙一提真气,一挺蜂腰,稳住了下落之势,落在实地之上。

    凝神望去,三座并立的茅屋门紧闭,毫无异状,心中暗道:

    “八成是我看花了眼睛,幸好还未惊动到寺中之人……。

    忽然间脑际中灵光一闪,回忆大道禅师之言,这茅屋附近百丈之内,都早已划作少林寺中禁地,四面要道,都派有巡守监视之人,我这一路行来,怎的竟然未遇拦路之人?

    这出奇的顺利,显然事情大不寻常,不是少林僧侣中暗中布置戒备,而故意让自己深入禁地,隐身暗中,以察看自己行动?

    再不然就是那围守在四周的少林寺僧侣们,早已受了暗算忖思了一阵,觉着不宜在此久留,转身向来路行去,走了几步,又觉不对,暗暗付道:“我既然来了,怎能就这样悄然而退,不如搜查那右面茅屋,也好打消心中疑念。

    当下又转回头来,奔向右面茅屋。

    这是三间房子大小的建筑,形状和中间一座一模一样,只是两扇门上加多了一把铁锁。

    方兆南皱眉头,想道:“我如要进这茅屋之中,势非得先破坏这把铁锁不可……,,他举手在铁锁上拂拭了一下,又缩回手来,走到旁边一间窗子前面,举手轻轻一推,窗门立时大开,一片积尘飞了出来。

    探头向里面望去,只见一片漆黑,难见景物,心中暗暗忖道:“这座茅屋之中,也不知隐藏着少林寺的什么秘密,我如擅自闯了进去,不知是何后果……。”

    他心中虽觉擅闯禁地,大是不该,但那人影,在他心中作怪,犹豫了一阵,终于提气纵身穿窗而去。

    他记得那中间茅屋,地上满是积尘,落脚稍重,立时将震满室飞尘弥目,有了上次经验,这次小心甚多。

    人跃人室,立时提气稳住身子,缓缓向实地上落去,双足还未着地,忽觉一股劲力,迎面袭来。

    方兆南慌急之间,挥掌硬接了一击。

    这一掌来势雄猛,方兆南挡了一击之后,竟被震退了两三尺远。

    对方一击得手,第二掌连续攻出,呼呼劲风盈耳,连续拍出两掌。

    方兆南一面挥掌抗拒,一面大声喝道:“什么人?竟敢暗人少林寺中禁地。”

    这一声喝问,竟然使局势大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