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第2/3页)

了一声,却又住口忍着,心忖着不能在女人面前丢脸,既惊又怕,外带着赌气,脸都青了。“你……

    大姑娘,无论怎么样,总得先把我救下来再说呀……我的手都酸了,就快支持不住啦!”

    “还不要紧!你的手劲还很大。”

    “可……你到底要怎么样呢,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好吧,有几个问题,你得实实在在地回答,诚心诚意回答,我就想法子把你给弄下来,要是给我耍花招儿,我可就转身一走,掉不掉下来那可是你自己的事了!”

    闹了半天,原来是这么档子事,小琉璃这才算心里明白,说不定是对方故意布下的圈套,以马为饵,诱骗自己上门,再来一手“空手活捉”,最可恨的是自己明明吃了大亏,还落下了个偷马的贼名。越想越气,小琉璃一声也不吭,真恨不能把手一松,从天上掉下来摔死算了。

    “怎么样?你答不答应?”紫衣少女仰首看着,话声里已透着不耐,真可能随时掉头而去。

    小琉璃尽管老大的不乐意,却也还沉着气,“唉!”先大叹了一声,才自冷冷地道:

    “我小琉璃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想不到今天会栽在大姑娘你的手里,其实我一个穷小子跟你又有什么好打交道的?有什么问题你就问吧!”连惊带吓,性命攸关的头上,他反倒不再“怯女”,变得也能说话了。

    紫衣少女轻轻哼了一声:“这是你的造化,要是别人我还犯不着理他呢,废话少说,我只问你跟那个叫君探花的人是玩的什么把戏,又唱歌又跳舞的?”

    “什么把……戏?”小琉璃气往上冲,却竟不知如何是答。

    “我只问你君探花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干……什么的?”小琉璃气哼哼说:“他是教书的先生,学问可大了!”

    “君探花是他的真名字?”

    “这我可就不清楚了……反正大家都这么称呼他老人家就是了!”一面说,心里由不住大为疑惑,那是因为前些时候,春家大小姐以及她那跟班丫头冰儿,也向自己问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两个漂亮的女人,都对君先生有兴趣?难道她们……“喂……我说……大姑娘,我可是受不了啦……有什么问题,让我下来说好不好?”

    “不急!你死不了,放心!”紫衣少女冷冷接下去道:“这么多小孩都是哪里来的?君探花收了你们多少钱?”

    “哼,大姑娘,你这么说,可是看错人了。”小琉璃龇牙咧嘴地说:“这里谁不知道先生是天大的好人,收钱?是我们收他老人家的钱,不是他老人家收我们的钱,大姑娘你弄拧了!”

    他这里一口一个“他老人家”、“先生”称呼,设非是心目中极度敬仰之人,万万不会有此口吻,紫衣少女当然也都注意到了。

    “有这种事?”她冷冷地说:“我不相信!”

    “不相信大姑娘随便可以去问,一共是二十八个学生,都是这里的穷人子弟……嘿嘿……不行了……”小琉璃大口出着气儿。身上已见了汗,一副龇牙咧嘴样子,真像随时都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样子。

    “继续说下去!”紫衣少女看了他一眼:“别装样子,你死不小琉璃咽了口吐沫,干脆闭上了眼睛,心里发狠说:“死了算啦!”但他定了一会儿神,又喘着说开了:“我们二十八个人,每天上课,先生不但不收我们一分钱,每人家里还有二两的安家银子,另外……一天还管一顿中饭……没衣服穿的,还管衣裳……”

    紫衣少女没有出声。

    “大姑娘你要是不信,噢,我这里还有二两银子,就是先生赏下来要我去买笔的钱……”一面说,一只左手在身上摸索着,找出了那二两银子,丢向地面。

    紫衣少女看了地上一眼,缓缓说道:“他哪里来的钱?你可知道?”

    “怎么不知道?”小琉璃都快哭了:“到流花酒坊去一问就知道了……一大一只红毛兔子,一块兔皮就值二两多银子,很多次都是我……经手去卖的……”

    紫衣少女冷冷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错不了……”小琉璃发着狠道:“要有半句假话,叫我天打雷劈……”

    “好吧,这件事我会去调查的,要是有一句假的,我饶不了你,你下来吧!”

    “下……来?”小坑璃哭丧着脸:“能下来我早下来了,我怎么……下?”

    “废话,手一松不就下来了!”

    “手一松,我就摔死了……”

    小琉璃长叹一声:“我的好姑娘,你就别再耍……耍着我玩,真要把我摔死了,君先生第一个就饶不了你,他老人家功夫高极了,到时候……”

    紫衣少女聆听之下,长长的眉毛挑了一挑,哼了一声:“这么说,我倒要等着他了。”

    “大……姑娘……”

    “放心吧,我在下面接着呢,你放手吧!”

    小琉璃才知道是这么回事,早知如此他早就松手了,话虽如此,心里可也不禁有些发虚。转念再想,刚才紫衣少女与自己动手情景,果然神乎其技,说不定她身上也同君先生一样,藏有真功夫,眼前也似乎只有这个法子了,说不得就试上一试吧!心里这么一想,那只紧攀着竹梢的手,可就再也无力为继,惊叫了一声,顿时脱手直坠下来。

    紫衣少女自是胸有成竹,见状丝毫也不显出慌张。眼看着小琉璃大元宝似的,由空中直落下来,就在即将落到地面的刹那之间,紫衣少女才自施展出她的神技,手上竹枝倏地向外抡出,柔软的竹枝向下一探,有似缠身之条,已紧紧地接住了前者腰身,紧接着向后一收,滴溜溜一个打转,已把小琉璃给竖在了当场。

    “啊呀”叫了一声,小琉璃晃晃悠悠地几乎要倒下去,手扶树身,半天才站定了。

    寒着一张清水脸,紫衣少女那么近近地盯着他,明锐的眼睛里,交织着几许迷惑。她心目里兀自在思索着那个君探花。

    小琉璃一眼看见了方才抛置在地上的那锭银子,忙自走过去拾起来,塞向腰里。打量着对方紫衣少女手上的那节竹子,怎么也想不通,那么细细一节嫩竹,在她纤细的手上,竟然能发挥出如此功用,看来她身藏绝技,较诸那位春大小姐更不知要高出多少,即使较之君先生也未遑多让,说不定在伯仲之间。心里这么盘算着,一时只管傻傻地向对方盯着,小琉璃可真有点看直了眼儿。

    “这个君探花,他来这里有多久了?”

    “这……不大清楚……”小琉璃半天才似转过了念来:“总有半年多了吧?”

    “他从哪里来的?是哪里人?”

    “对不起,这……我就不清楚了!”小琉璃心里由不得大是纳闷:“大姑……娘,你到底是谁?干什么要打听我们先生?”

    “你别管!”紫衣少女倏地又寒下了脸来:“是我问你,还轮不着你来问我!”

    “是!”一霎间小琉璃才自觉出口吻里的驯服,敢情是被对方打怕了,凭着自己刁顽蛮横的个性,真想不到会被对方一个姑娘家给降服了,却也是怪事一件。

    “那……”小琉璃苦笑着道:“我……可以走了么?”

    “叫你走的时候,你当然能走!”

    小琉璃答应了一声,恍惚中,倒像是又见着了那位春家大小姐,在他印象里,一直以为那位“春小太岁”是最最难缠的厉害人物,想不到竟然还有人比她更厉害,更似蛮不讲理。

    紫衣少女像是困惑于一种矛盾的情绪里。那一双深邃的眼睛,不只是璀璨凌厉,其实也充满了睿智。以她往日个性,做事一向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无论对错,一经做了,也从来不会后悔,然而,这一霎,她显然却似有所犹豫了。

    透过小琉璃敏锐的观察,只见紫衣少女美丽的脸上,时而和煦如春,时而杀机密布,却是不知道对方这种情绪的转变,其实正是针对着自己,这一霎,也正是对方少女在决定自己生死的片刻,她是在决定如何处置小琉璃这个人。

    以她昔日性情,以及本门严格的戒律,她是万万不能容许小琉璃这个人活着离开的,然而今日的情形,容或稍有不同?对于这个素不相识,充其量不过只见了两次面的孩子,她竟然像似有些不忍出手……这又为了什么?此一霎片刻犹豫,便是在思索这个问题。

    “你走吧!”她略略地挥了挥手道:“今天的事希望你不要告诉任何人,要不然……”

    要不然怎么样,她却是没有说出来。

    小琉璃呆了一晌,便自掉身而去。

    紫衣少女神气内蕴的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他。

    小琉璃走了一段路,停下脚步,忍不住又自回过头来,发觉到紫衣少女仍在看着他,目光里不无凌厉,不知怎么回事,心里一阵子害怕,匆匆掉过身子,撒腿就跑。

    “好精明的小子。”

    紫衣少女缓缓闭上了眼睛,因以缓和了第二次萌生的一线杀机。

    她当然知道小琉璃一定会把今日遭遇告诉那个“君探花”,如此一来,姓君的势将会对自己心生警戒,对于自己日后的出手,诸多不便。这便是她对小琉璃萌生杀机的原因,只是这项一向被认为应予遵行的铁定原则,却被她莫名其妙的放弃执行。

    小琉璃本身何致能有这等魅力!那么,这促使她“放弃杀人”的念头,又因何滋生?难道说,竟是来自“君探花”的一面?太不可思议了!她自从离开“摇光殿”这个秘密的武林门派之后,她沈瑶仙,并没有忘记她所负有的神秘任务。这个神秘的任务,便是对“君探花”这个“神秘”的人,执行“死”的判决。自然在执行这项歼杀任务之前,照例地要摸清一下对方的底细。

    “摇光殿”的人,在“殿主”李无心的命令颁示之下,从来就没有失过手,甚至于连一个小小的折扣也没有打过。那是因为,凡是摇光殿出来的人,无不具有睿智与一流身手,特别是像沈瑶仙这等核心人物的亲自出马,成功率几乎完全肯定,那是丝毫也用不着怀疑的。

    沈瑶仙看似从容不迫,君无忌的大部分行动,偏偏却无能逃过她的眼睛。他们之间的距离,像是越来越接近了。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入夜来觐。汉王高煦特辟密室,在他的书房赐见。双方谈话,不欲人知,一开始就显示出神秘性。

    书房极其宽敞,由于高煦常常在这里接待一些神秘的朋友,谈论不欲为人所知的秘闻要事,事实上“它”也就等于是一所会客的内厅了。

    王府里的人,一听说王爷在书房侍客,不用说必然是不容打扰,这时候便是王爷身边的几个形影不离的贴身侍卫,也得回避在外,隔着一片院落,严加防范,不容任何人前往窥伺。

    银烛高烧,光影迷离,一缕袅袅轻烟,散自银质的喷香“鹤炉”长喙,书房里便自散发着那种淡淡的清香,依然是高煦所喜爱惯用的“八宝沉香”。

    由珍珠、玛瑙、锦贝、翡翠联合编组,镶嵌成一幅:“嫦娥奔月”画面的紫檀木方几旁,纪纲端起一只双耳玉杯来,呷了一口高煦惯享的“金洱香茗”(注:“普洱”之极品)

    热茶,长长的出了口气儿,圆圆的团脸上,一霎时弥致了无边笑容。

    即使连王爷高煦也注意到了,他的那双手,竟是如此精致白嫩,羊脂般细白的手面儿,衬着十只亮晶晶的指甲,看上去真可以比美贵妇人,偏偏却生在“他”一个男人身上。

    其实说他是“男人”,已似勉强。他却又绝对不是女人,介于男女之间,一个“净”了身子的太监而已。所不同的是,这个“太监”身分特殊,掌有令人侧目、不可思议的神秘“特权”,盛势之下,即使最称跋扈、专权的皇二子高煦,亦不便开罪,时与优容,当然,这份优容并非平白无故,纪纲深明此理,便只有努力报效之一途。

    “这一仗我们赢定了,殿下大可放心,最近的《塘报》显示,正面敌人不足三万,一听说圣上御驾亲征,大力惊慌,‘巴图拉’吓坏了,连日在饮马河布兵遣将,‘阿鲁台’还在扯他的后腿,很多巴图拉的人,都开了小差,逃归阿鲁台那边去了!”

    原来现封为“和宁王”的阿鲁台,其实与受封为“顺宁王”的巴图拉结有宿仇,巴图拉早年曾杀害前者的故主“额勒伯克”(事见明史),是以听任皇上对后者用兵,乐得坐观其败而落井下石。

    其实高煦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些,皇帝的御驾亲征,说明了这一仗非胜不可,剩下来的,只是大胜小胜的分别而已,然而他依然作出很欣慰的神采,缓缓含笑地点着头。

    “所以,”纪纲嘻嘻笑了两声:“圣上这两天心情很愉快,只怕在兰州还有几天耽搁。”

    高煦一笑道:“父皇神武,人天共鉴,小小的鞑靼何堪一击,大军压境,怕是早已吓破了巴图拉那贼的狗胆,耗上几天,敌胆益寒,正可乘机杀他一个落花流水,他老人家一路辛苦,在兰州休息几天也好!”微微顿了一下,他才道:“瞻基那个孩子情形怎么样?”

    朱瞻基是当今太子高炽的儿子,已被皇帝立为太孙。高煦故意不称他“太孙”的封号,而以“那个孩子”呼之,明面上像是做“叔叔”的亲切,骨子里实轻视之。

    纪纲当然明白,今日此来,正在说明此事,机会难得,他更确定王爷的意图。“殿下,太孙与圣上这几天形影不离,他们相处融洽,像是无……懈可……击!”

    高煦冷冷地应了一声:“是么?”

    “再说,杨荣就跟在左右……他刚刚领了‘尚宝监’的职务,如今权力很大,卑职的‘锦衣卫’有时候也要跟他取得协调。”

    “哦?”高煦怔了一怔,却又微微一笑:“他是斗不过你的。”

    “卑职愿随时为殿下效力!”

    “那就好!”高煦忽然把身子向前微倾:“这一次机会难得,北征的路上,你大可施展手脚……要知道时机稍纵即逝,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以后可就难了!”

    “殿下的意思……”

    “两军交战中,流矢如雨,太孙年幼,策马飞驰中,难道没有中箭坠马的可能?”

    “机会不大!”纪纲说:“他身边有勇士三百,倘有不测,三百勇士虽将全死,卑职这颗颈上人头,也只怕保不住……可就没有机会再侍候殿下了!”

    “这……”高煦冷冷地道:“三百勇士,死不足惜,你的命,我可以为你保住。”

    “殿下,这不是万全之策,”纪纲讷讷地道:“还是另外再想办法吧!”

    “你莫非有更好的主意?”

    纪纲说:“纪纲蒙殿下恩宠有加,敢不效命?这一次机会难能,却不便急于一时,纪纲的意思,不如压在北征之后,再行下手,那么一来,正可借胜利稍缓圣上悲痛之心,也许牵连较小,要好得多!”

    “说得有理!”高煦挑了一下浓黑的眉毛,点头道:“就这么办!”

    “这件事殿下就交给纪纲办吧,错不了的!”

    “太好了!”高煦终不禁露出了笑容:“你我自知,就是违郑亨,也不能让他知道。”

    “殿下放心,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的。”笑容堆在他团团的圆脸上,这句话说得那么轻松,谁又会想到,包容在话里的霍霍刀声,凌厉杀机!

    一件恐怖阴森的刺杀阴谋就这么决定了。

    高煦又想起了另一件事。“上一次我跟你谈起的那个人,你可注意到了?”

    “殿下说的是那个教书的君探花?”

    “教书?”

    一提起这个人来,高煦显然神色为之一呆。多少日子以来,他都曾莫名其妙地想起了这个人,每一次都给他带来一阵子恐慌,说不上是什么感触,仿佛直觉认为这个君探花的存在,对于自己将是大为不利,对方的种种奇特言行,实在使他心生迷惑,于是他才想起来,要纪纲去把他摸个清楚。

    “他是个教书先生?”高煦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过去干什么,卑职正在派人调查,现在他却在一个小庙里教书!”微微一顿,纪纲才说:“这件事卑职亲自去调查过了,正要向殿下回禀。”

    “怎么样?”高煦坐直了身子:“你跟他见过面了?”

    “殿下放心!”纪纲冷森森地笑着,眼睛眯成了两条线:“纪纲是改变了身分,化了另外一个名字去的!”

    接下来,他随即把自己化名“吴波”,带同一名锦衣卫干练,双双乔装拜山、赠书之事,详细地说了一遍,高煦聆听之下,却是一言不发。

    由“锦衣卫”指挥使,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恐怖内廷亲军组织首领,摇身一变而为行止有方,言出斯文的地方善士。纪纲这个老狐狸,不愧老谋深算,胸罗万险,只是教书的君探花,却也不含糊,至今仍让他不摸底细。

    “正如殿下所说,这个人一身功夫好极了,确是高不可测……”

    “你们动过手了?”

    纪纲点了一下头:“只是伸量了他一下而已。”

    高煦又是一惊,待将询问细节,纪纲却由身上取出了一个纸包,慢慢地打开来。

    “有件东西,请殿下过目!”

    高煦微微愣了一下,接过来看看,竟是一枚黄玉“笔洗”,诧异道:“哪里来的?”

    纪纲道:“殿下看这笔洗可有些眼熟么?”

    高煦仔细看了看,“哦”了一声道,“我这里好像也有一枚……像是父皇所赐……”

    “这就不错了!”纪纲道:“圣上即位之初,特着宫匠,以库存古玉,雕铸了七十二副玉如意,以及同数‘笔洗’,分赐靖难有功大臣,寓意‘罢武兴文’、‘四海升平’,这枚玉笔洗,便是那个时候颁赐下去的!”

    “不错,”高煦连连点头道:“我记起来了,是有这回事,这枚笔洗,你是哪里得来?”

    一面说,他随手翻看着手里笔洗,前说的“罢武兴文”、“四海升平”八个长形篆体字迹,清清楚楚刻铸上面,只是受颁赐者的姓名,却被巧妙的除掉了。

    “这笔洗是卑职手下,由那个君探花住处取得。”纪纲冷冷地道:“自殿下交代之初,卑职便对这个人留了仔细,只是他为人谨慎,一身武功高不可测,简直无懈可击,好不容易才摸清了他的住处,费尽了心机,才盗得此物,却为此受创甚重,若非卑职亲自出手,声东击西,休想全数而退,现在想起来还是惊心不已。”

    原来当日深夜刺探君无忌竹舍,为君无忌转回撞见,动手开打,不敌而退的那一伙子人,敢情竟是纪纲的指使所为,那个蒙面人,不用说当是纪纲本人了。

    高煦聆听之下,微微点头道:“你们的行动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他疑心到是我的策使。”

    “殿下放心,卑职也正是这个想法。”纪纲讷讷地道:“是以属下各人皆着江湖衣裳,谅他难以看出。”

    高煦沉默了半晌,没有说话,只是玩着手上的那枚“玉笔洗”,过了好一阵子,他才抬起头来,却把一双灼灼神采眸子,注视过去,“这个君探花,我只是看着他眼熟,总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却又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忽然他神色一震,待要出言询问,却似自觉无稽地又摇了摇头,毕竟那是太不着边际,太荒唐了。

    “就先由这个玉笔洗上下手!”高煦脸上罩着一层阴森:“查查这玉笔洗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纪纲点点头,应声道:“卑职正是这个打算,殿下放心,这件事很快就会有回音的!”

    “你要日夜监视着他!”他忽然冷冷一笑道:“依着我的意思,一了百了,省得再多费事。”

    纪纲微微怔了一怔,接着会心地笑了。这类杀人勾当,他干得多了,即使听令高煦行事,也不乏先例,双方合作无间,心领神会,很多事简直无需高煦说明,略有暗示,纪纲这一边就明白了,况乎,这一次高煦说得已是十分露骨,哪里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殿下放心,这件事就交给卑职来办吧,错不了的!”

    由位子上站起来,纪纲拱手施礼待退的当儿,高煦却又唤住了他:“你要特别的小心,这个人的一身本事,可是非比寻常,打蛇不死,可就麻烦了。”

    “殿下放心,卑职亲自策划出手,这一次万无一失。”

    “要不要多带些人?”

    “用不着,太多了反而坏事。殿下万安,卑职告退!”

    “一切你忖量着办吧,要有十分的把握才动他,倒不必急在一时。”

    “卑职记住了!”

    请安,告退,转身待将向门外步出的当儿,却为一阵喧叫声所震惊,有人大声叱道:

    “小心护驾!”

    高煦心中一惊,才领会到竟是有了刺客。

    纪纲是时已闪身门外,高煦方自跟出,猛可里,似觉出对面瓦脊间人影晃动,还不知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