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九龙传人

    第十八回 九龙传人 (第3/3页)

儿子。”

    慧海道:“这么说来……”官彦深道:“依此推论,知道人死之后要下葬立碑,少说也要有**岁年纪,说不定还是有人帮他办的。要真是如此的话,那我左兄弟的孩儿,至今尚在的机会就更大了。”

    左元敏心道:“厉害,厉害。”这番推论是没什么,不过以天下之大,要在茫茫人海当中,因为漫无目的地找人,而发现一块有关的墓碑,那可就是天大的功夫了。无怪乎慧海对于官彦深的恆心毅力赞誉有加。其实就办事的精准与一丝不茍来说,左元敏所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那慧海道:“恭喜恭喜,如此一来,九龙传人不就全部到齐了?”官彦深道:“因此官某近日才积极邀集拜会各大门派,希望所有江湖先进,不吝指教,多多提供经验,好让九龙派能够顺利成立。”

    慧海道:“依盟主的雄才大略,不日可待。”官彦深毫不客气,说道:“但愿如此!”顿了一顿,又道:“他们都是未来九龙门派的住要成员,不过开派之初,我们也欢迎江湖上有专门长才的优秀人士加入,以壮声威。”指着站在座椅后面的人群,续道:“这些都是我们九龙门,将来会吸纳的优秀对象,当然也不仅仅是眼前这些。碍于时间的关系,无法一一介绍,待到成立大会那天,再向天下英雄公布。”

    言谈间,那慈云已从殿外进来,与慧海说道:“方丈师叔,我师父来了。”慧海起身迎接,现场众人亦纷纷起身。

    左元敏往殿门看去,只见一个方头大耳的老和尚,迈着大步,不急不徐地走进殿来。慧海合十道:“师兄,你来了正好。”那慧业忙不迭地道:“雨花剑与少林的散花剑招式雷同?这不可能。”

    官彦深道:“慧业大师,实情是散花剑与我们的雨花神剑雷同。”就是在言语上,一点亏也不想吃。

    慧业转过头来,看着官彦深,皱眉问道:“请问这位施主是?”慧海道:“让我来介绍……”于是将官彦深以下所有人等,一一略作简述,最后来到张瑶光面前,说道:“此事关系少林把年清誉,恰好紫阳山门月华堂堂主在此,为求慎重,正好可以作为两造双方的公正第三人。”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尽皆惊异,一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那紫阳山门近年在江湖多大名头,月华堂堂主是掌门人的妹妹,几乎是人尽皆知,只是江湖上形容这位深居简出的大姑娘,传言多如牛毛,真正见过的却没几个。众人原先在她跟着慧海进殿时,就已经注意到她了。都想:“是哪来的这么一个大美人?怎么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她是谁?又是做什么的?”有人更想:“这少林寺里不都是光头的大和尚吗?怎么会突然跑出来一个千娇百媚的姑娘?这可不是有那么一点胡说八道吗?”

    当然也有人往更淫秽的地方上猜。

    结果众人各自在心中的想像,还未完全结束,慧海居然说她便是紫阳山门的月华堂堂主,这下子众人自然吃惊更大。那官彦深首先拱手道:“原来张堂主也来到少林寺,刚才若有失礼之处,还请见谅。”语调措词,竟然比对慧海还客气许多。

    原来这紫阳山门成为武林门派,也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然而势力庞大,成就斐然,俨然是继少林、丐帮之后的第三大门派。官彦深既然也在筹备组成新的门派,心中自然而然地便将紫阳山门,当成是一个成功的楷模,遵循的典范,更急于想知道,紫阳山门究竟有没有九龙门派可以借镜之处。因此在他心中,紫阳山门里的一个堂主,自然便要比少林住持来得重要了。

    张瑶光道:“小女子不过是刚好路过此处,得知盟主与少林有这样的一个纷争。

    小女子不才,一来是好奇,二来恰好也能给双方做个公证。不知如此,官盟主是否能够接受?”

    官彦深笑道:“求之不得。”见左元敏衣着破烂,两条裤管都是补丁,想来是张瑶光的随从,也就不多问了。

    便在此时,外头搬来了椅子板凳,陆陆续续搬进殿中。待众人就座,那慧业道:“这是究竟怎么一回事?”慧海便将稍早在寺门前所发生的事情略述了一遍。并将官彦深的怀疑推论,也一并转述。慧业越听越发觉得沉重,明明在来此的路上,不知已经问过慈云几次了,这时还是忍不住又问道:“慈云,是这样子的吗?”

    慈云道:“弟子与这位夏侯施主交手时,确实是能感觉到双方剑法,十分相似。”

    慧业长吁一口气,闭目沉思。

    官彦深道:“慧业大师,在慈云师父之前,少林寺中似乎无人会使散花剑。这实在不得不令人怀疑……”慧业仍是闭着眼睛,说道:“老衲若是不会,要如何教徒弟?”言下之意,是说他当然也会这散花剑。

    原来那慧业还是慧海的师兄,只是因为个性不如慧海随和,待人处世也不够圆滑,所以少林住持一职,才落到慧海身上。官彦深自进得少林寺来,处处得理不饶人,一副挡我则死的模样,所有与他有接触的少林弟子,无不感到忿忿不平。慧业可不比慧海那般内敛圆融,官彦深说除了慈云之外无人会使散花剑,慧业一开口,就给了他一个软钉子碰。

    此言一出,现场的少林子弟无不暗自窃喜。就是慧海,也是笑在肚皮里。那官彦深的脸色原本就颇为深沉,现在碰了钉子,表情也没什么变化,只淡淡地道:“若是大师能够亲身指教,相信真相更能够尽早水落石出。”慧业道:“那也不必忙。”

    官彦深哈哈一笑,说道:“若是少林寺想就这么四两拨千金,那也未免太小看天下英雄了吧?”慧业道:“官盟主指控少林偷用夏侯世家的雨花剑,还冠上了别的名称。事关少林百年清誉,非比寻常,光凭慈云与夏侯施主交手一场,并不能证明什么。”

    官彦深“哼”地一声,并不搭腔。他为人虽然自负,但也不是冲动莽撞那一型的,否则也不能按部就班,一一实现他父亲筹画一辈子,几近于梦想的事业了。

    夏侯仪知道官彦深拉不下这个脸来,能够不说话避免沦于口舌之争,已经是他最大的善意表现了。于是接口道:“慧业大师,我夏侯氏雨花神剑名满天下,江湖上有不少朋友都见过在下使过这一路剑法。慈云大师的散花剑,到底是不是就是在下的雨花神剑,武林中不乏其他剑术名家,只要多请教几个,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慧业道:“夏侯施主所言甚是,只是这并不是你们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吧?剑法类似雷同,很难说是谁模仿了谁,还是哪一家抄袭了哪一家。夏侯施主所挂意的,应该是我师父当年所代为保管的一剑一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师父原是一片好意,如今却被怀疑偷用了剑谱上的武功。嘿嘿,夏侯施主,当年若不是我师父答应代管这两件事物,你觉得今天还轮得到你们上来少林寺喳喳呼呼的吗?”

    夏侯仪道:“不错,当年若不是净德禅师,雨花神剑与剑谱,很可能会在四十年前,因为两派人马的争夺,而剑毁谱亡。就算不是如此,它们现在也有了主人,对方只要刻意占据不还,夏侯仪是半点奈何不得。”

    慧业道:“雨花剑与雨花剑谱,一来不是夏侯剑与夏侯剑剑谱,二来天下无主武功秘笈,依江湖规矩,向来都是谁先占了,便是谁的。要是夏侯施主也像今日一样,带着大队人马找上门去,那才是可以受武林公论的。”

    言下之意,是说要不是少林派好心保管这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早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也轮不到你们上门来要。而你们之所以敢找上门来,还不是瞧在少林寺是名门正派。另外也有一层意思是说,就算少林寺要留下这一剑一谱,那也足受武林公评。

    夏侯仪一时无言以对,回眸望了官彦深一眼。官彦深尚未答腔,一旁王叔瓒已颇不耐烦地开口说道:“嘴上说不清,打架定输赢。在下倒有个方法,不如便请少林派人赐教,看谁雨花神剑的功夫深,就表示谁练得久,输的那个就是抄袭别人的。

    要是我们夏侯兄弟输了,我们立刻拍拍屁股走人,要是少林寺输了,就得拿出剑谱出来。又如果剑谱里面写的确实不是雨花神剑,我们也不稀罕,一样奉还,如何?”

    官彦深道:“且慢,王兄弟,你的方法好是好,但是刀剑无眼,万一双方有个疏忽闪神,岂不是要大伤和气?九龙门派开派成立在即,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他想,这慧业说他也会散花剑,当非虚言。这老家伙年纪这么大,又是般若堂首座,武功深湛自是不在话下,万一他要是真有把握,顺水推舟说了一声:“好!”那这些年来的努力,只怕就要诉诸流水了。

    白垂空也忽然接口道:“是啊,王老弟,若要打的话,那我们还不一路打上来了?就是因为少林寺是个讲理的地方,否则我们也不用这么拐弯抹角,大费周章了。”

    慧海道:“多谢白施主的称赞。”白垂空道:“住持不必客气,少林寺值得。”

    一来一往,互不相让。

    便在此时,寺中几个小沙弥鱼贯进殿,端上茶来。原本待客之礼,本应客人先上茶,不过因为端茶的小沙弥有七八个左右,有人负责端给官彦深、夏侯仪等人,当下便有人先端给少林寺住持。

    慧海哈哈笑道:“茶应该先给客人……”那白垂空坐在夏侯仪、封俊杰等人下首,手中仍是空空如也。慧海便道:“白施主,请先用茶。”伸手一推,那茶杯平平向前飞出,直往白垂空门面而去。

    那时殿中忽然来了一群人,场面有点混乱,慧海这一出手,临时起意的成分居多,事先毫无半点征兆。官彦深待到惊觉,已来不及阻止。那白垂空首当其冲,自然知道慧海动上手了。对方是少林住持,当下不敢怠慢,看准茶杯,五指伸出,口中同时说道:“多谢!”若无其事地抓去。

    众人只见那茶杯在半空中,笔直地缓缓向前推进,就好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绳索,吊着茶杯往前移动一般,既不趋缓,亦不趋疾,显然茶杯上依附着一股强劲的内力,遥控着茶杯的前行。

    可是那白垂空既号称“十指渡劫”,在指力上的功夫那是不用说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所谓指上功夫,通常只指手上十指的其中一指,最多两至三指而言。

    最简单的道理是力分则弱,例如少林的一指禅功,就是以拇指扣住中指弹出内劲的一门功夫,因此手厥阴心包经一脉,是最主要的发劲经脉,内力也集中在这里。

    而“十指渡劫”可就不一样了,既称指力,又言十指皆可发劲。本来十指发劲的功夫,多称为“爪”,或向王叔瓒的摩云手一样,称为“手”。这是因为爪手着重的重点,与指力不一样。由此可见,十指渡劫的特出之处,恐是兼具二者之长。

    果然只见白垂空五指活动,似擒拿,又像拂手,轻描淡写地往茶杯拢去,但见他的中指就要接触到杯缘了,忽然茶杯一动,竟然凭空跳了起来。

    这一下简直是匪夷所思,白垂空大吃一惊。本来就算他接了杯子,接受到慧海传来的内力而感到全身一震,或者是杯子在触手之际,忽然碎裂,白垂空都不至于这般吃惊,因为只要有强大的内劲做后盾,那不是办不到的。可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杯子,居然会在半空中无故转向,那可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惊骇于慧海之能了。

    白垂空这一抓没能碰到杯子,虽惊不乱,手掌一翻,便往上托去。但就在掌心要接触到杯底之际,那茶杯宛如有生命一样,这会儿居然略略一侧,状似要将杯中之水倒出,情况要比刚刚诡异上百倍。不过这次白垂空已瞧出此中玄机,心神略定,当下也不接杯,食指轻轻点出,说道:“茶水很多,方丈大师不必客气。”茶杯让他这么一点,往后倒退而出。

    这一下又急又快,与刚刚的状况大不相同。慧海袖袍一拂,右手不知何时已经端了茶杯在手,说道:“老衲已经喝过了,这一杯还是留给白施主吧!”那半空中的茶杯还没来到慧海面前两尺,顿了一顿,又往回往白垂空的方向飞去。

    这时就连左元敏也注意到了,原来那慧海在拂袖袍的时候,手指头在袖袍下运指疾点,藉以控制茶杯前进的速度,甚至改变方向,而不是大家原先所想的,以为他完全用内劲去控制,两者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别。

    但饶是如此,这般坚韧阴柔的指上功夫,全天下只怕也找不出第二位了。果见得那白垂空同时也伸指往前疾点,意图化解慧海后续作怪的指劲,一边说道:“好个无相劫指,遮遮掩掩,不着痕迹。”

    慧海哈哈大笑,说道:“老衲的无相劫指,自然练得还不到家。只不过刚刚听白施主说无相劫指是柔中有刚,却是大谬不然。实则既曰无相,又何来刚柔?还请白施主指教。”

    白垂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慧海也是指力名家,刚刚自己出口随意批评描述,倒是犯了他的忌讳,所以他才会在这茶杯上作文章。于是便道:“劲力虽然无形,可是却感受得到,方丈大师只在发劲的当儿,就已经着相了吧?所以所称无相劫指,是根本做不到的吧?”五指收拢,终于将来回往返好几趟的茶杯,揽在手中,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那茶杯在两人之间不断往返,杯中茶水却始终未曾洒出一滴,在场众人,无不对这两人的功夫,打心底的佩服。

    慧海双手合十,宣唱佛号,随即道:“施主请用茶!”

    白垂空心中窃喜,暗道:“大和尚,你服了吗?”表面上仍不动声色,缓缓地将茶杯靠近唇边,杯口一侧,这才惊觉杯中竟然空空如也。想起刚刚小沙弥们进殿献茶的情形,猜测小和尚断不可能端了一个空杯,就给他们的住持方丈,当时这茶杯中的茶水一定是满的。

    可是慧海自从扔出茶杯之后,两手就未曾接触过茶杯,那杯中之水到哪里去了?

    白垂空当然知道不是自己弄的,恨只恨自己未曾察觉,还作势要喝,这下瞧在慧海眼中,他还不在肚子里笑话自己,笑了个饱。

    白垂空脸色铁青,缓缓将茶杯放下。他的儿子白鹤龄瞧出不太对劲,低声关心道:“爹,怎么了?”白垂空两眼紧紧盯着慧海,一边说道:“没有,不碍事。”

    场上众人都瞧见了刚刚这场比试,白垂空最后口中揶揄慧海,手中接住杯子,明显略胜一筹。可是这会儿看他的表情,却又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都不禁有些糊涂了。再瞧那慧海双眉低垂,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人人更是雾里看花,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哪里知道白垂空独自吃了一个,只有慧海与他自己知道的暗亏呢!

    官彦深虽然经验老道,但也瞧不出这个奥秘,只想慧海既然去请了慧业出来,那么慧业当是此事的重点要角,于是待众人喝口茶略事休息后,便接着说道:“慧业大师说得对,净德禅师当年帮忙代管了雨花神剑以及剑谱,无论如何,最少都对保存此见此谱有一定的功劳,在此官某愿对净德禅师,表达最大的敬意。”心想己方的白垂空刚刚与慧海暗中较劲,似乎已经占了上风,也就不想逼人太甚。

    慧业脸色稍善,微微点了点头。官彦深续道:“禅师本着慈悲之心,为消弭江湖纷争,挺身而出,代为保管了这烫手山芋,然而既称‘代管’,便表示他老人家还是希望终有一天,能够物归原主,以完成责任。据为己有,或是占住不还,绝对不是禅师的本意。”

    慧业也表示同意,说道:“官盟主能够了解这一剑一谱是个烫手山芋,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个烫手山芋在江湖上转了几手,最终转到我恩师手上,是有它的道理,与背景因素的。所以老衲说,若是能够三言两语解决,那也轮不到你我在这里说嘴。”

    官彦深躬身道:“愿听大师高见。”慧业沉吟一会儿,说道:“慧海师弟,你说呢?”慧海道:“正想请教师兄散花剑的来源。”慧业道:“这个……”便在此时,殿外匆匆忙忙地走进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其中的小和尚便是悲观。慧海道:“悲观,东西拿到没有?”

    因为住持只有叫悲观,所以悲观身旁的大和尚将手中的东西交给悲观,说道:“去吧。”悲观匆匆接过,三步并成两步,直到慧海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启禀……方丈,没有散花剑,只找到了散花掌掌谱。”说着双手捧经,交给慧海。

    慧海接过经书,没翻了几页,便直接合上,说道:“师兄,我想去询问恩师的意见。”慧业道:“今日之事,我想依你我的智慧,已经无法圆满解决了。你是住持,你做主吧!”

    慧海道:“是。”转向官彦深说道:“我恩师现正在后山闭关,清修之地不宜太多人前去打扰,便请官盟主挑选几个人一起前去,另外,张堂主两位,也烦请移步。”

    那官彦深一听说要去见净德,心中雀跃异常,只差没叫出声来。这可是又向雨花神剑迈进了一大步,而只要再过了净德这一关,多年来的努力,就要有回报了。

    那净德禅师的清修闭关之地,在少林寺后山的森林深处。依地缘来说,已是在少林寺的范围之外。众人在慧海的带领下,一直往内山行去,但见头上横柯敝空,密荫森森,除了鸟叫虫鸣,与众人的脚步声外,再无半点声息。在场的除了少林子弟,大多心想:“这净德禅师,怎么选了一个这么偏僻的地方闭关?他年纪那么大了,要是有个万一,这少林寺上下,只怕无人知晓。”

    众人更往前行,不久终于来到一处小院当中。那少林弟子尚未进去通报,院中已有人走出迎接,说道:“方丈师兄前来,想必是有要事,各位稍坐,我去通报。”

    慧海恭恭敬敬地道:“有劳慧聪师弟。”众人心想:“原来他不是独自一人闭关。”

    鱼贯走入院中,院中只有方田一亩,两张板凳,慧聪进入后方木屋之后,并未将门掩上,他虽请大家稍坐,但是包括慧海在内,无人敢坐。一阵山风吹来,那门扉咿咿呀呀地缓缓重复合上又打开,官彦深百般无聊,等着等着,时间彷彿过了有三年那么久。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门内人影晃动,官彦深看到一个光头走了出来,到了门外一见,又是那个慧聪,不禁有点失望。

    慧聪道:“家师请夏侯施主入内。”眼光在众人脸上搜寻,显然不知哪一位才是夏侯施主。

    夏侯仪往前一步,说道:“我是夏侯仪,禅师要见我吗?”慧聪道:“家师是这般说的。”

    官彦深与夏侯仪等人都是一愣。众人跟着慧海来的时候,根本没有见到慧海让人先去通报,这净德如何知道夏侯仪来到此处?官彦深直觉觉得不太对,更何况又是指名让夏侯仪一人进去。往前一步,说道:“大师,净德禅师为何只要夏侯仪一人进去?”

    慧聪道:“家师未曾说,只让夏侯施主一人进去。他老人家只是吩咐,让我出来,招呼夏侯施主入内。”官彦深道:“那我也想跟着进去,只在一旁看着,不知可不可以?”慧聪道:“家师未曾明言可或不可,这点请我方丈师兄做主就行了。”

    慧海转头与慧业道:“便请师兄在此稍候,我陪着官盟主一同进去。”又与官彦深道:“屋内狭小,不能多让人进去。除此之外,再加上张堂主等两位公证人,这样可好?”官彦深只想早些进去,便道:“如此甚好。”

    慧业忙道:“师弟,待得正事办完,请禀告恩师,慧业想见他老人家一面。”

    慧海道:“知道了。”在慧聪的引领下,率先进入屋内。

    左元敏沾着张瑶光的光,有幸可以与这天下第一神僧见面,自然也是深感荣幸,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张瑶光,与众人一一进到屋中。

    ------

    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