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票务

    第三章 票务 (第2/3页)

映,也仅仅维持在一些机要单位的内部小礼堂了。甚至于观看的人群也不再有严格限制。

    至于在一些管理不严格的单位大院。甚至还有一些胆大妄为的干部子弟,通过关系从电影院把电影拷贝“串”出来,然后在内部小礼堂偷着放电影公开售票。

    他们既挣了钱,有几个人日后还成了知名的电影导演。大约正是受了这段时间狂看电影的“熏陶”吧。

    总之,综上所述。尽管全国电影市场空前繁荣。本年度,全国观影人次第一次突破二百九十亿。而《大众电影》杂志每期发行量也会突破九百万。

    但如过把镜头聚焦在京城影院的票务市场上,只有一个“乱”字可以形容。或者也可以称为“无序”。

    而这一切对洪衍武他们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利润直线缩水。

    去年十月份,“票贩子”们创造了最后一次票房辉煌,洪衍武和陈力泉能到手八万三的毛利。

    十一月,枪击事件影响开始显现,手下们上缴的利润就直线滑落到一半了,四万两千块。

    十二月,京城最后一批十几家礼堂同步开放,像“红塔礼堂”、“地质礼堂”、“东四工人文化宫”还都是西城区、东城区的。“老插”们也开始搅局,情况自然更难。但勉勉强强还有个两万六七入账。

    至于今年一月份是最惨淡的。

    “雷子”突然抓人,让“票贩子”迅速减员至一半,弄得人心惶惶。剩下这点人赚的钱也就够大伙儿开销和开工资的了。

    他们落入口袋的仅仅两千余元。各处影院的负责人都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了。

    这个月如果再要刨去“保护费”,他们还得吃一万五六的倒账呢。

    所以现在也确实是该洪衍武拿主意的时候了,电影票的买卖简直成了鸡肋,这样下去,二月份情况肯定会更糟。弄不好就赔了。

    于是针对目前的实际状况。洪衍武深思熟虑后于二月初做出了几个决定。

    一,既然收入和所冒风险已经不成正比,索性彻底放弃东城、西城的十一家影院。

    他想的是,别看这些影院最大、收入最多,可因为是市中心的闹市区,环境也最复杂,来来往往什么人都有。必然,聚集在这里的“老插”也最多。

    更何况如今京城的公安都生怕“长安街”再出事儿,这些地方的电影院就属于在“风口浪尖上”。一定受到严管和监控。

    凭洪衍武的经验。既然官面儿必然注意这里,那电影票里的勾当就不是秘密了。

    如今不理你是不理你,或许是还没注意到,或者是腾不开手儿。可日后绝不可能放任不管的。真要秋后算账来个大整顿,这十一家市中心的影院就是重点。

    说白了,全是麻烦。再待下去纯属找死。

    二,为弥补人员短缺,全面紧缩战线。

    有多大的胃口吃多少饭,把着锅也没用。既然已经撑不住这么大的摊子了,那当断则断,还不如就把家门口看好了。

    这样洪衍武就决定,把原东城、西城的十一家影院人员,分头安置到玄武区的八家影院。集中力量,以保住区域性的垄断地位。

    他对人员的安置原则是,调回来的人原有待遇、等级不变。指挥权归八家影院的原负责人。

    谁与八家影院负责人交情厚,可主动申请。对方乐意,便可接纳。其余人等为避免内部争权隐患,打乱分配。

    三,经济上的补偿措施。

    如今的局势是明摆着,票务上利润肯定不会有以前那么高了。

    即使能把握住那八家影院的垄断。一毛钱的电影票,多数情况下也就加一毛到一毛五的利润。碰上特别好的片子,头几天才能卖上高价。

    于是洪衍武为保证大家的积极性,决定给留下来的人普涨工资。

    “管线儿”的提高二十块,每月七十。“管眼的”提高三十,拿一百一。“管面儿的”提高五十,拿一百五。

    另外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