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许诺

    第十三章 许诺 (第2/3页)

握最大的有两处。

    一个让宋国甫去市政府的外侨事务处去坐办公室,一个是到京城外交人员服务公司,但具体是干什么,就得任人分配了。

    宋局长就此事征询洪衍武意见。没想到对他提到的这两个位子,洪衍武却都不看好。

    洪衍武认为,去政府外侨事务处,每天都要处理文件,对文案能力要求很高,还特别看重学历,工作也枯燥乏味。

    宋国甫怕是要白受罪,不落好的。一点也发挥不出自身“优势”来。

    而京城外交人员服务公司呢,那是需要和外国人直接打交道的单位。

    同样的道理,宋国甫不通外语,现学现卖肯定来不及,去了恐怕会遭人耻笑。别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再给打击成没自信了。

    更何况现在搞外贸炙手可热,谁有点关系都想办进去。宋局长恐怕得搭个天大的人情。

    可要仔细想想呢,除了具体搞外贸商业的和有执法权的海关,其余单位并没什么真正的实惠和好处。如果只图个嘴头子说起来好听,那又何必呢?

    说到这里,洪衍武想了一想,给宋局长划出了两条道儿。一个是去银行系统,一个是工商系统。他认为这才是宋国甫来说最好的去处。

    他的观点就是一条,“改革开放”,首当其冲就是要搞活经济。这两个地方都是今后注定和经济领域密切相关的,这不就是行业前景吗?

    银行可是各行各业的“财神爷”,要发展经济,就必然离不开钱。那么无论哪一行的人见了银行的人也得敬三分。自然好处少不了。

    只是在银行工作也有不好的地方,容易犯经济错误。特别是信贷业务上,容易出大漏子。真是权力越大,就越有牢狱之灾的隐患。

    就说宋国甫不是敢胡来的人,可他对上级的暗示和不合规的要求又怎么推诿呢?一旦出事,不当替罪羊,也要受连累。

    于是横向比较,工商系统更具有安全性,就成了最优选择了。

    照洪衍武看,去工商局至少有以下几种优越性。

    一,工商局拥有执法权和审批权,有权力就代表着好处,这不用多说。

    二,目前改革才将将起步,随着改革深化,经营政策的放开,工商局业务和权力必然持续增多。编制继续扩充是必然的,如此职位就多。那么比起其他地方就容易升迁。

    三,随着各种经营体的增多,工商管理方面除了人事,也面临着制度性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制度因为要淘汰就没太大用处了,那么就允许人们犯错误。即使真出事儿,也不会深究责任,毕竟是要探索嘛。

    洪衍武说的这些话,其实主要目的就是想把宋国甫给弄工商局去。在能担保宋国甫前程远大的同时,这对他自己来说,未来当然也有莫大便利。

    但他不能直说知道历史会如何如何啊,所以想出这些理由还真是费了他不少脑细胞。

    可即使这样宋局长也很犹豫。

    因为工商局在“公私合营”之后,那是名副其实的冷衙门啊。甚至据他所知,“运动”时期“工商局“划归到“财金局”下,仅存了三个人。简直是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啊。

    虽然自改革以来,这个部门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但谁又能保证政策不会变化呢?要让儿子去这样的单位,万一……

    这样宋局长就把顾虑给说了出来。而且又提了一个自认为稳妥的新建议,说去税务局行不行?

    他觉得要是按洪衍武的说法,如果经济搞活了,同样属于权力机构的税务局也会有大发展。

    而且由于税务是国家必不可少的部门,尽管“运动”时期同受冷遇,却仍旧保持了编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