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台阶

    第三章 上台阶 (第2/3页)

无阻的“通行证”。

    这些新变化无不在向人们宣告,家用电器热潮已经来到,提醒着京城人,你们的生活将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重新塑造。

    那不用说,如今旅馆里谈成的业务中,进口的彩色电视机也就超过了烟酒,成了利润最高的主流商品。

    卖出一台就够这帮小子们赚个三四百的了。

    因此从春节之后开始,有不少人,每个月仅靠拿提成就能挣出一台大彩电来。

    自然而然的,洪衍武的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这一块,每月能平白多出四五万利润来。

    服装批发上呢,“大宝”、“力本儿”算是把这一摊彻底撑起来了。

    账盘得清清楚楚,不但运货到京,还得负责把货分批出去才肯跑二回,很是尽职尽责。

    这几个小子也挺有灵性,见花城那边运动服卖得好,开始尝试着少批量往京城弄。

    没想到这些衣裳一到京城就被疯抢,好销得很。

    后来几个人一合计,就琢磨过味来了,是“女排”在起榜样效果。

    于是开始大批量往京城倒腾,现在已经在京城掀起了一起“运动服热”来了。

    而服装市场这边呢,“刺儿梅”也挺尽心帮衬着。

    自从听说洪衍武想把摊子都租出去,她就主动帮着拉了一帮江湖里的老相识租了服装夜市的摊子。

    现在的情况是,洪衍武也就剩十几个摊子没出去了,差不多原来市场四分之三的人都吃上了“供奉”,跑到“秀水街”挣外国人的钱去了。

    而他们弄到手里的那些外汇券也没糟践,大部分又按市场行情被“大勇”的人给兑换回去了。

    这还真有点自我循环“小托拉斯”的意思。

    至于“小百子”、“淘气儿”、“顺子”各自那一块的烟酒业务,和“菜刀”、“三蹦子”的古董收购的业务呢,也各自都在顺利进行着。

    不过值得一提的,倒是“顺子”这小子有点鬼机灵,竟然让他给琢磨出一个套购牟利的路数。

    就靠着这一招,他和“淘气儿”的烟酒店,即使不靠从当官的手里收高档烟酒,居然也能赚不少钱了。

    敢情“糖业烟酒公司”为解决滞销商品,当时对烟酒的批发政策是“搭售”。

    就是说,你想要批好烟好酒就得要滞销烟酒。滞销商品只要批走一定数目,就会给你搭配给些好烟好酒。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顺子”的脑子里会另有一本账,能靠“杀富济贫”来搂银子。

    “顺子”初试身手,是从批了二十箱丙级烟和八十箱丁级烟开始的。

    这一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