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治病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治病 (第2/3页)

了,完全稳固了厂长的权威,同样是扬眉吐气。

    三是水清同样因此得到了局领导的青睐,她还通过开会、作报告,认识了许多轻工业局下属企业的领导,扩展了自己的人脉。

    这样一来,不但为商店开拓业务的渠道更宽了,她在厂里厂外地位也提高了。

    人人把她视为魏大姐的接班人,认为她最差也会是将来“北极熊”的第三把手。

    但这还没完呢。

    这事儿就连街道和派出所的主管领导也跟着捞到了好处。

    敢情他们配合“北极熊”的工作的事儿,被水清提及,也登载在了报上,因而获得了上级表扬。

    那不用说,几位自然承情,今后更得是加强亲密合作了。

    这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一片花团锦簇啊。

    但顺理成章的,如果反过来再看,那么和这样的先天优势一样。

    服务公司也会存在一些本身很难避免,私营公司却不当回事的毛病。

    那就是固有体制下,国营企业的职工们实在太容易知足了。

    因为毕竟是正式的国家工人。

    哪怕日子过得再捉襟见肘,可总有旱涝保收的工资和厂子的公费医疗制度。

    从来也到不了吃了这顿没下顿的,有病无法就医的地步。

    这样,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就特有安全感。

    安全到了眼睛只愿意看着自己脚下走路的地步。

    于是不同于未来毫无保障个体户们,挣起钱来没个够。

    在不错的工作成绩、高人一等的收入和荣誉、好评的包围中。

    服务公司的职工们就知足了,大多数都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

    就拿商店来说吧,在刚开张时,大家那种谨小慎微的仔细和昂扬的斗志都消失了。

    特别是对于日常工作驾轻就熟之后,许多人也都开始耍心眼少办事了。

    有人开始借着补货的时候聊天,有人开始算计怎么倒班划算。

    普遍性的,是女的上厕所的时间长了,男的去后面抽烟的次数多了。

    这就是国营企业的顽疾,一旦没有生存压力,企业需要的高效几乎总会和职工的惰性“伤和气”了。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

    虽然看似只是一些小节,但这种苗头却不容小觑。

    如果放任不管,“大锅饭”得过且过的习气一旦恢复。

    那很快就能把服务公司跟其他的国营单位拉平,还何谈什么发展啊?

    所以洪衍武一经发觉,就赶紧提醒水清,说这就是企业的毒瘤,哪怕一个企业有再大的优势,不思进取也得彻底完蛋,必须赶紧解决这个问题。

    没错,这个道理水清也明白,她对此深以为然。

    可到底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其实做企业的最怕就是这样的情况。

    职工变成了一滩泥,自己愿意往下出溜。

    物质的激励手段已经失效了,偏偏他们又不犯大错,你没法严厉处罚。

    好像怎么做都是无用功,让人没辙没辙的。

    说真的,别说水清感到为难了,这事要搁过去,洪衍武也得头疼死。

    可好在现在不一样了,这小子毕竟上了个层次。

    就凭着新领悟的道理,他非常清楚的看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就是想方设法得把企业的需要与职工的愿望,重新协调成一致才行。

    那么好,围绕这一点他就又想了。

    一个人缺乏上进心到底为什么啊?

    不外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