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东南岸上

    第六十二章 东南岸上 (第2/3页)

是,“海碰子”们之间是最讲交情的,可对背弃伙伴的毛病,也是最不能容忍的。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犯了这条,大家就绝不会再信赖他。

    而这种要命的活计,没有信任感是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劳作的……

    这次“海碰子”们再出发,时间已经是7月20日,目标仍是东南沿岸。

    说实在的,别看距离上次“碰海”才十几天,滨城所有的海岸线上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

    因为盛夏的海不光是“海碰子”的海,也是整个滨城人的海。

    这个时节,你几乎在所有平缓的海滩都能看见人影,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奔向海洋,和大海亲近个没够。

    由此可知,“海碰子”当然也就变得更多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水平高的,水平低的。装备讲究的,装备将就的。真“海碰子”,假“海碰子”……

    反正海算是倒霉了,被人们搅得终日不得安宁。

    当然,对“海碰子”们来说,这同样不是件好事。人一多,海物就显得少了,更何况“海碰子”们聚堆儿在一起,也是难以有好收获的。

    所以,真正专业的高手,就只能奔向更荒僻,风浪更大的海湾。并且秉承着“先看后干”的原则,到一个地方,坚决要先数柴堆,好断定是否值得下水。以免落个白忙活一场,费力不讨好的结果。

    而这,也就让洪衍武琢磨出一个能够移花接木,又缺德冒烟儿的窍门来了。

    这小子故意指示大伙儿在海边多烧柴堆。用这种古代军事中常见的伎俩,不但吓走了不少在他们之后赶来“海碰子”,还能够把暂时还去不了的海岸抢先“霸占”。

    最过分的,是洪衍武对这见不得光的一手非常自鸣得意。他竟公然宣称,说他要的不是脸,是实惠。

    这种堂而皇之的厚颜无耻,又让大伙长了见识。弄得谁一说起这事来就忍不住要哈哈大笑,既不得不对洪衍武的计谋表示由衷的佩服,又忍不住偷偷想骂他两句脸皮赛城墙。

    但无论怎么样,在这么热的夏天,外界干扰最多的时候,在洪衍武的运筹帷幄下,他们一伙儿人又捞又收,获得的利益是其他的“海碰子”根本难以想象的。

    大家都觉得,就为了这个,也早该给洪衍武开个庆功会了。

    有句话叫“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海碰子”们才刚有这个念头,没想到,一个意外的客人来访了。

    7月25日,就在洪衍武他们刚换到一片新海滩——“杜家嘴子”安营扎寨的时候,让人非常意外的是,上次问过洪衍武下次打算去哪儿“碰海”的杨卫帆,竟然开着吉普车找来了。

    必须得说,杨卫帆这个人确实是非常够意思的。为人根本不摆臭架子,更是待人以诚。他既然跟洪衍武他们交上了朋友,那么一切都是设身处地替他们考虑的。

    他这次不但给他们带来了军队露营的野外炊具,还带了不少军粮。光压缩饼干就有四桶,一公斤的罐头也有二十个,当然最多的还是那个“G8”罐头。

    令人欣喜的是,他还带来了六瓶“沪海老酒”、两条“沪海”牌香烟和两箱“棒槌岛”牌啤酒,这些在当年可都是绝对的稀罕物。

    自然,这可并不是军队的物资,前面两项是杨卫帆的亲人们邮寄过来的。啤酒则是他个人在滨城的关系搞到的。

    最牛的,是杨卫帆还带来了一个岸勤部队淘汰的充气橡皮艇。

    别看是个半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