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小郎谢丕

    第十七章 小郎谢丕 (第2/3页)



    王守仁点了点头,目送着二人离开。

    在他眼中,谢慎虽然只有十二三岁,却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日后必成大器。

    他赠予谢慎儒家经义注解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如此的读书坯子要是不能高中进士,实在是大明朝廷的损失,是当今陛下的损失。

    ......

    ......

    与王守文返回书院,谢慎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抄誊起王守仁的笔记来。

    大师不愧是大师,就连一手小楷都那么工整清秀。这样俊秀的字会在考官阅卷时增加很多好感,谢慎感慨之际也觉得自己该好好练练字了。

    王阳明的读书笔记很多,足有厚厚一本。

    谢慎抄誊了没多久便觉得手腕酸乏。

    一旁的王守文凑过身来,笑吟吟的说道:“谢贤弟,你是不是抄誊的累了?要不我帮你誊写吧?”

    谢慎知道他是想借机览阅王守仁的笔记,但也不说破摊开双手道:“那便有劳守文兄了。”

    喝水不忘挖井人,若不是遇到王守文,谢慎也不会与王阳明结识。谢慎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便送给王守文一个顺水人情又有何不可。何况王守文替他抄誊笔记,谢慎也省得劳累受苦......

    王守文闻言大喜道:“那我现在便开始誊写!”

    趁着王守文誊写笔记的工夫,谢慎推门而出到院子里散步。

    山色空蒙雨亦奇,由于刚刚下过一场小雨,远处的山峦更衬显得清秀。

    谢慎不由得感叹,绍兴余姚真是个好地方啊。好山好水,人杰地灵,这才会出这么多的大师,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这些大师一样青史留名。

    踏着青石板路走到学堂,见一少年正在朗朗读书,谢慎颇感兴趣的凑上前去。

    “小兄弟,都下学了你还在读书?”

    那少年长得颇为俊秀,放下手中书本淡淡道:“读书又不是只有在进学期间才可以,父亲大人常对我讲,只有时刻温书才能领会圣人教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