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

    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 (第2/3页)

使有人嫉妒你的才华命仆从家奴暗中造谣生事,你连个能替你遮风挡雨的靠山都没有。”

    谢慎暗道你不就是老子的靠山吗,不然老子费尽心机的讨好你作甚。

    “年轻人有志向是好事,但却要学会隐匿锋芒。四月便是府试,你当好好准备,切莫辜负了本县对你的一片殷切期盼。”

    谢慎本以为吴县令说了一大串,会给他一套红宝书之类的资料,再不济也得写个条子递给知府大人提前打声招呼啊。就这么勉励了一句话,对的起谢慎写出的那篇千古文章吗?

    孔教谕也道:“县尊说的不错,你一定要戒骄戒躁,切莫被县试案首的成绩冲昏了头脑。若是放在平时,你这案首还兴许会引人称赞。但今年是大比之年,大明的才子经过乡试遴选已齐聚京中。此时会试三场已经全部考完。三月十五便是殿试。如今莫说浙江,便是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京师。”

    孔教谕的一番话可算是给谢慎泼了一记凉水。他本以为县试案首可以让他名声大噪,再不济也可以趁势挤入余姚士绅圈子。可现在看来,谢慎参加县试的时间很不凑巧。

    如今是弘治六年,二、三两月京师里连着会试、殿试两场大考,还有谁会关注区区一级县试的案首是谁?

    谢慎很失望,但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如今能做的也只有尽力考好接下来的府试了。

    “治学当心静。以你的资质只要心静下来,要想取得生员资格还是很容易的。”

    孔教谕看来深谙胡萝卜大棒理论的精髓,此刻又安慰起了谢慎。

    “多谢恩师教诲。”

    谢慎好歹也算孔教谕的嫡传学生,他老人家的话少年还是要听的。

    听了吴县令和孔教谕的一番鸡汤,谢慎心中直是有些郁结。

    待学堂的大门开启,谢慎随着吴县令和孔教谕缓步走出,县试上榜的学子纷纷向他投出了艳羡的目光。

    案首的待遇就是好啊,竟然得到了县尊和教谕的单独教诲指导。

    谢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