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酒楼计划提上日程

    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酒楼计划提上日程 (第2/3页)

道:“圣人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小婿之所以突然有了制作小笼包的想法,还是孔圣托梦于小婿的。”

    孔圣人?

    徐贯这下真是哭笑不得了。

    孔圣人确实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怎么就托梦于他谢慎了?为什么任何事情到了他谢慎口里就变得一本正经,挑不出来错呢?

    徐贯仍自怅然,谢慎却接道:“孔圣人虽然并未言明这小笼包制作之法,但小婿一觉醒来脑中却突然出现了这制作的法子。小婿心想既然是孔圣人的嘱托,自然要全力完成。”

    在尊孔尊孟的大明朝,把孔圣人搬出来做挡箭牌绝对是最合适高效的。

    不管别人心里怎么想至少在明面上不会跳出来对你进行攻讦。

    徐贯疑惑的问道:“贤婿想在何处开店呢?”

    既然要开酒楼,总要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吧?

    徐贯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但要想让他点头需要逻辑缜密的计划。

    谢慎却是心中大喜。

    “老泰山有所不知,酒楼的地点小婿已经看好了,就在崇教坊文正街,紧邻着国子监。在那里开店,一定可以让孔圣的教诲被更多读书人知晓。”

    既然谢慎做小笼包缘起是孔圣人托梦,那么在国子监开店,让国子监监生都能领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圣教诲绝对是最合适不过的。

    当然,谢慎之所以在国子监旁物色酒楼,是因为看中这个消费群体。

    论受教育程度,除了进士出身的朝廷大小官员就是这些国子监监生最高了。

    这些监生大多背景深厚,家底殷实,早已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换个清淡口味反而会欣喜不已。

    而小笼包的口味恰恰符合国子监监生的追求。

    只要谢慎对小笼包稍稍进行一番包装,以高端形象示人,绝对可以大赚特赚。

    一旦在高端目标人群中打开了市场,不用谢慎宣传京师中就会刮起一片小笼包热,上行下效后便是普通百姓也会念叨着这等美味尤物。

    餐饮业从来都是流水最高的行业,在这块做好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