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诚布公

    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诚布公 (第2/3页)

    “守仁的意思是,以此诱惑这些缙绅为朝廷所用?”

    “他们若是能够转性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也不强求,还有别的商贾可用。”

    在大明朝四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商贾却多的是。

    那些缙绅虽然也都涉足商业,但毕竟是大地主出身,思想上还有诸多禁锢,在某种程度上不如市井出身的商贾有魄力。

    王守仁要推行新政,用这些市井出身的商贾显然更为合适。

    “恩,眼下看这么做确实是最合适的。”

    如果王守仁二话不说直接绕开了这些本地缙绅,肯定会另缙绅不满,这些人联合起来抵制新政,那么王守仁也会陷入麻烦。

    虽然以他钦差的身份最终肯定能够解决麻烦,但却要平白耗费很大的精力。

    而如果王守仁提前给这些缙绅打过招呼,给了他们机会,肯定会有不少缙绅愿意与他合作。至于剩下那些冥顽不化的也就无需多言,弃之如敝屣即可。

    对赵吉王守仁其实也是这么个态度。他并不是想要用钦差的身份来压赵知府,而是希望赵知府在大方向上和他达成共识。

    他不需要赵吉站到缙绅的对立面,他只希望赵吉能够不要拖后腿。

    为官难,为父母官尤难。

    此时此刻,王守仁才体会到谢慎的不易。

    他治的不过是一县之政,在执行过程中都遇到了这么多的麻烦。四明可是要面对整个大明朝推行新政啊!

    朝堂之上明枪暗箭,有无数人等着你犯错,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方抓住把柄。

    四明这次的新政难就难在这里。

    如果新政大获成功,自然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他王守仁和谢慎都会名垂千古。

    而一旦新政失败,反对者就会一齐跳出来给推行新政的人炮制罗列出一堆的罪名。

    政治从来就是如此。

    在这个游戏中没有对错,只有胜负。

    从府衙出来后王守仁直接回到县衙。赵知府那里打过招呼他便放心了。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倒没必要抠到细微,顺其自然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