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欧洲私有化

    第十八章欧洲私有化 (第2/3页)

融的政策

    理性实干的民族文化、健全的社会福利机制、以中小企业为骨干的经济结构,加上长期依赖银行间接投融资,导致德国人对炒股热情不高,尤其是后世“新经济”股市泡沫破裂以后。 与之相对的,后世国际资本长期占据德国股市的半壁江山。他们特别青睐德国大型企业的股票,尤其是占德国股市总市值约60%的DAX成分股。

    就监管来说,德国股市采用联邦、州、交易所三级监管模式,并设有独立的交易监督调查机构——交易监督所。其中,以后成立的联邦金融管理局(BaFin)是德国联邦层面唯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同时负责监督银行业、保险业及证券期货业。

    对德国股市而言,BaFin明确了高频交易、内幕交易、卖空等方面的监管规则,虽然没有对国际投资者的“特别照顾”,但国际投资者必须遵守德国股市交易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在卖空方面,BaFin结合欧盟的规定,对德国证券市场制定了两条根本原则:一是禁止原则,即禁止裸卖空股票、公共债券及针对公共债券的信用违约掉期(CDS);二是透明管理原则,即股票、公共债券及有关CDS的净卖空头寸有义务向监管机构报告并公开。其中,超过一定规模的股票净卖空头寸必须通过联邦司法部公报对外公布。

    英国私有化

    第一波私有化浪潮,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席卷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由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提出的削减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的行动迅速蔓延到欧洲大陆。1991年后,东欧将成千上万的奄奄一息的国有企业投放于市场中进行出售,私有化范围扩大。

    1984年,英国工业部决定出售电讯公司,售价约为20—40亿英镑,但凭过去的经验,人们估计股市的筹资额,最多不过4亿英镑,理性的英国人,将此当作一个天大的笑话。可事实让人大跌眼镜:3年共筹资36.85亿英镑,同时,公司提供的通话种类多了,话费也降下来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消费者动了心,私有化运动,峰回路转,终于得到了全民的支持,规模不断扩大。

    1986年,居于垄断地位的英国煤气公司,被全部售出,两年后,英国钢铁公司变为私有,此刻,撒切尔明确表示,私有化“无禁区”,不仅罗弗汽车公司、英国煤矿公司将实行私有化,并且,全国供电局、全国水务局等“自然垄断”部门,也不例外。国企私有化,在英国遍地开花。

    到1985年,公司开始走出困境,两年后,就有了可观的盈利。现在,英国钢铁公司的产量,居世界第四,欧洲第二,同时也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的钢铁公司之一。英国电信公司,私有化之前,连年亏损,私有化后,摇身一变,面貌焕然一新,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政府每年不仅有10亿英镑的税收进账,而且分得500万的红利。80年代,英国经济增长能位居欧美国家前列,应该说私有化运动功不可没。

    英国:金融的政策

    从1979年开始,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开放金融业方面实行很多政策措施。特别是在1986年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实施的“大爆炸”为标志的自由化政策。

    叶飘决定在西德通过买进那些私有化的大型公司股份,以比市场价格稍微高一点价格购买那些当地比较有实力和人脉关系的公司,因为这也为几年后即将到来东德所有的企业私有化提前布局。

    但是对于英国、法国企业私有化则主要采用跟哪些管理层合作的模式,与管理层组团收购,或者通过管理层收购公司,并得到政府的一些相关政策支持例如注销原公司的一些债务,或者是注资之类的政策。再转让一部分公司给自己。另外也可以跟当地的金融机构联手收购或者是在哪跟当地的和有很深的人脉关系的人或者公司给其佣金助其收购。叶飘把一些前世那些自己记得的公司,以及那些看过各个国家证劵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以及收集到当地比较那些有些实力的公司,把那些有印象或者能记起来或者自己觉得有前景的的公司都记下来。

    这些资料从叶飘收购银行后就开始让人收集各国公司的基本资料,十月份就拿到了,一直是在自己比较空闲下来,就进行筛选自己看中的公司,以及记下来自己记得的公司和一些大的经济事件,不管那些是不是还有没有出现的公司。

    叶飘也知道以后不一定会完全按照原来那个时空的那样走下去,因为自己这只蝴蝶也在慢慢的会跟原来的时空有时差别,但是很多大的趋势是不会变的。只能尽可能的让这蝴蝶效应的效果变小,这对自己是最有利的方向去走。叶飘其实挺有自信,就算是完全一点都不一样,虽然不会像现在这样那么有钱,但是凭着自己在经济方面的能力,自己也能做得很成功

    看着纸上写着今年要很多要做的事情。

    1、做空石油期货,因为二月到五月石油有个大的跌幅,通过期货做空和OTC市场对赌做空。

    2、在英国设立金融公司,通过这次在英国市场期货做空石油,虽然英国石油期货市场相对美国市场规模、交易量还比较少,但是相对于这次在英国设的这家分公司已经足够了,这也是为今年英国要在金融重大改革后,提前布局。

    3、另外新加坡也即将推出日经期货225指数,由于日本股票会一直上涨带动指数上涨,这也是赚钱的好机会。1986年9月,将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具体化。为应对因日元升值导致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