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取信(3)

    第十九节 取信(3) (第2/3页)

为了在夹缝中求活而已。

    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不得不给洋人合作而已,是典型的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文人,两面三刀是他们的本质,从来不会把后路堵死,是他们的做派。甚至连巴夏礼都很清楚这一点,经常抱怨就是柏贵暗中怂恿乡勇和村民们跟他做对,才让他无法控制局面。而柏贵在上奏给皇帝的奏折中多次汇报了当地乡勇的情况,很多情况相当详细,显然他对外面的乡勇情况是比较了解的。

    果然柏贵的心腹家丁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家普通农民,将信交给他后,不久就有乡勇装扮的一对士兵出现了,他们拒绝了八旗兵进村,让他们立刻回城,这些八旗兵巴不得呢。结果就只有三人进了村子,还被蒙上眼睛,最后带到了一个普通的石房子中谈判。

    谈判的人朱敬伦并不认识,谈判的过程中他也甚少讲话,而是以赫德为主。

    但是赫德的谈判方式太过于正式,让对方很不耐烦。

    谈到傍晚也没有结果,晚上三人都住在一间房子中。

    赫德非常焦虑,他是冒险前来博取功劳的,显然能解决这件事,会让他在广州领事巴夏礼这样的大人物面前露一把脸,但是如果不成功的话,这个风险就白冒了。谈判破裂的后果也是他不想吃下的,这种人为了功名而来,敢冒险,但却更珍惜自己。同时他深知中国人的某些行为确实很不文明,虽然也有西方文明中的使者豁免权观念,但是并不会严格遵守,中国人也讲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但是动辄也会说“斩使祭旗”这样的话,显然不斩来使并不是一件原则性的东西,或者说中国人的原则性很不强,原则性的东西也说改就改。

    因此赫德极其焦虑。

    “赫德先生,也许我们可以跟他们私下接触一下,了解他们真正想要什么。您今天也表明了,我们是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银子和大米的,我相信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也许他们别有所图也说不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