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书声琅琅 诵读周易可救人

    第39章 书声琅琅 诵读周易可救人 (第2/3页)

    悬浮在半空的“易”字,竟然能够变化为山伯的形象!

    英台将儒气凝聚目中,向此字看去,就见“易”化作的山伯,头上有一对洁白的角,身披鱼骨铠甲,相貌与山伯的文人身一模一样,只是高矮稍有不同而已!

    文字山伯好似没有看到英台一般,从书案的纸张上面飞出,来到睡在床榻上的山伯枕边,背负左手,右手持了一卷《周易》,轻声朗诵起来。

    英台看看书案上的纸张,那个“易”字就好像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字一样,没有了任何异状,仿佛为了凝聚出文字山伯,被抽走了一切神魂、气血、筋络、骨骼等似的!

    书声琅琅传来,时而如珠落玉盘清脆动听,时而如闷雷滚动低沉威严,时而又如圣人教诲振聋发聩,偶尔还像冰下水流,涩滑呜咽......

    回过身看着文字山伯在诵读,英台知道,山伯读到清脆动听的句子,是得了《周易》的皮毛,读到低沉威严的句子是对此句的理解已经登堂入室,读到振聋发聩的句子,是彻底领悟出了先贤所阐述的道理和深意,至于涩滑呜咽的句子,是尚未理解此句的真意......

    英台知道只论《周易》,自己的领悟不如山伯,但在某些方面仍能有不同的见解,于是也取过一张白纸,书了一个大大的“易”字,英台有五品鸿儒修为,此字也有五品,不过与山伯的字不同的是,英台的字虽然也是楷书,但却带有隶书的笔意,显然未能完全脱去隶书所带来的影响。

    英台看悬浮在双生花树中的“易”字,有神韵、有意识、有骨骼、有肌肉、有发肤、有衣袍,但就是没有血液、筋络,以及文心、文胆等五脏肺腑!

    这表明山伯的文人身,已经能够修炼了,而自己还要等到具备所有的器官了才可以跟上山伯的步伐。

    念及至此,英台又回头羡慕地看了看文字山伯,不由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