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O章 知府大人来了

    第一一O章 知府大人来了 (第2/3页)

花想了下说:“嗯,我会尽量抽时间尽快做完的。”

    项方点头,兴奋地搓了搓手,说:“那你做好了,记得叫上我,咱们一起去啊。”

    如花笑了,突然有了想问项方对苹儿姐有没有感觉的念头,于是,就对项方说:“项方,我把这个先放屋里去,一会儿我要去后院看看我养的野猪和山鸡、兔子那些,你能陪我去吗?”

    项方笑着,说:“怎么?是不是有悄悄话想对我说的,呵呵,行啊,我陪你去喂你那些宝贝去。”

    如花就说:“那走吧,我们一起过去。”

    如花和项方、袁琦从月亮门这边走到如花家的院子来,袁琦去帮着赵婶母女去剥粟子了,如花说明天要给大家做粟子糕吃。

    如花回了屋,把抱着的东西收到衣箱里放好,这才转身出了屋。

    和项方一起到了后院,老远就听到野猪和家猪都“哼哼”着,如花过去看,食糟里还有吃的。

    “有吃的还哼哼,真是一群贪吃鬼。”如花说着,看了这边的家猪,又看了另两间猪圈里的野猪,发现不过几天不见,它们又长了不少。

    “你这丫头也真能,这野猪都能养。”项方在一边说着。

    如花“嘻嘻”笑了笑,说:“有啥不能养的,老虎、豹子都能养,这野猪算个啥。走,去瞧瞧我的小兔子们去,刚才听我二哥说,又生了三窝小兔子了。”

    五层的兔窝里都装满了,如花找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刚生下来的小兔子,有白毛的也有灰毛的。

    “项方,你爹没催着你赶紧相个姑娘成亲啊?”如花状似随意地聊天,没有一点打探的痕迹。

    项方微弯着腰,也看着那些小兔子,听如花问,也就随口回道:“有啊,爹说他这个年纪娶了我娘,第二年就有了我,所以他也希望我早早成亲,他好早点抱上孙子。”

    如花“哦”了一声,就又问:“那你呢?有没有看上的?早点娶了圆了你爹的心愿啊?”

    项方眼前闪过一张娇颜,如花用余光看到他的耳朵有些红,就加紧问:“有相中的就要乘早,要不然会被别人捷足先登的。”

    项方看了眼如花,张了张嘴,又低了头,在考虑着。

    如花看了一会儿小兔子,又拉着项方去瞧那几只山鸡,“项方,你去我大伯家,他们对你怎么样?”

    项方说:“很好啊,你大伯一家都很和气,婶子还和苹儿姑娘帮我和我爹做了双鞋和衣服,说我们老帮他们修凳子补屋顶的,感谢我们呢。”

    “哦,苹儿姐手艺应该不错吧,她做事可仔细呢。”

    项方说:“嗯,苹儿姑娘手艺好,桔子姑娘说她们姐妹三个,她大姐的手艺应当是最好的,可现在苹儿姑娘只能在家帮着她爹卖面条,桔子姑娘有些难过,说要是她大姐在你的作坊里做活,会比她干的好的。她还想着和她大姐换,她把作坊的工给她大姐,她去帮她爹卖面条。”

    如花还是第一次听说苹儿的绣活做的很好这件事,不由地张嘴就说:“是吗?这我还真不知道,原来苹儿姐的绣活比桔子姐还好啊,那干嘛费那么多事换工干啥,直接叫苹儿姐也到作坊里做工不就得了嘛。”

    “真的?那好啊,苹儿姑娘到了作坊里做工,那就能发挥她的绣工来,桔子姑娘也不用替她大姐操心了,这好,如花,那你记得明天就跟苹儿姑娘去说啊。”

    项方激动地说着,很是高兴。

    如花摸着下巴,瞪着眼睛看着他,说:“项方,我招苹儿姐进作坊做工,你咋这么高兴啊?她的事你似乎很上心啦。”

    项方“咳”了一下,不自在地左看看右看看,忽然想到怕如花误会似的,急忙说:“我是替你高兴的呀,这招个好绣活的工人不容易,再说了,你们亲戚间互相帮个忙,那你爹娘和你大伯他们不是关系更好些嘛。”

    “哦,是这样啊,那你还真是替我们打算的呢,嗯,谢谢啊。”

    如花慢悠悠地说着,不去点破已红了脸的项方,怕项方尴尬,如花就扯着他去看了养的那只香獐子,却发现一只香獐子变成了四只。

    “呀,怎么多出来三只?”如花吓了一跳,再往李强和二河垒的窝里瞧了瞧,数了数,真的是四只呢。

    项方奇怪地看着先是惊讶,紧接着就一脸兴奋的如花,说道:“你不知道?”

    “知道啥?”如花问。

    “就那次你们猎了这香獐子回来没几天吧,这三只香獐子就找了来,李叔就把它们养在一起了,李叔说它们应该是一家子的。”

    “啊?自动送上门来的?没人跟我说啊,我后来病了一场,又忙着过年,再就是前不久出门了一趟,哦,我有些日子没来后院了。哎,这一家人怎么回事嘛,一个两个的都不跟我说,不行,我得告诉他们去,家里有啥事必须得告诉我知道。”

    如花挥了挥小拳头,转身就走,项方一愣,转而笑了起来,跟在如花后面到了前院,进了月亮门到了隔壁院子里,就听如花叫了李强一家和二河还有他爹、袁琦出来,跟他们说着:“以后家里有啥事,都得告诉我知道,李叔,就像这香獐子多了三只的事,你就得早早告诉我啊,我刚才一看,一只香獐子变成了四只,把我吓了一跳呢。”

    李强忙低了头,说:“是是是,二小姐,奴才忘了给二小姐说了,是奴才的不是。”

    如花一摆手,说:“行啦,我不是怪你,以后你们知道家里有了啥事,有了啥变化,记得告诉我就成。”

    第二日一早,如花家院子门前就来了三十几号人。

    如花匆匆地带了姥爷出屋,把院子外的人一个一个地叫进院子里来,挑选长工和短工的人选。

    “这个可以,他说种田的那些经验,都是老把式才知道的。”

    “哦,好,那这个就留下。”

    两个人把三十多个人都看完了,最后,全部都留了下来,和二十个人签了长工协议,剩下的十三个人则分给李强三个泥瓦匠,叫他带着去整北面的那块地了。

    这二十个长工加上昨天签的六个,如花都交给了姥爷,由姥爷带着去了新买下来的荒地那边,开始锄野草、清石头。

    杨大山介绍的豆子和小四,还有鱼娃三家的人,也都过来了,如花问了问,他们三家都愿意做长工。

    于是,如花又签了他们三家的长工协议,豆子家三个人,小四家五个人,鱼娃家两个人。

    如花把豆子和鱼娃他们两家的人都安排到了她家东面,也就是种了洋葱的那块地去,再继续开垦,她从泉州买来的番邦种子,有一些要在那儿种植。给他们两家分派了四个干短工的,去帮他们一起干活。

    至于小四一家五个人,是小四的爹娘和兄长、妹妹,小四的妹妹也有十三岁了,如花把他们一家安排在她选来当养殖厂的那两个山包下边,叫他们一家去整地,给他们派了干短工的六个人帮着一起干。

    安排完这些长工和短工,如花叫小舅舅柳旺和表哥柳杰、柳俊都跟着李强去了北面的那块地,叫他们先跟着去整地,到时候准备盖作坊和工棚。

    那个会种树的余佑文,如花叫了来,问了他熟悉那四座山的情况。

    余佑文恭敬地回道:“一座山上基本全是二小姐说的那种叫板粟的树,偶而有几棵枣树在中间。中间的一座山上,多是杏树、核桃树,还有一些荆藤,里面的山货也不少,春天过后,应该蘑菇、木耳这些的都多。奴才只看遍了这两座山,还有两座奴才还没来得及去瞧呢。”

    如花点头,知道要把整个山走一遍,也确实要费些时间,何况她还叫他要把每一处的树种都查清楚,这就更费时了。

    “没事,宁可看仔细查仔细些,多费些时间不要紧,你上山时把张喜和孙胜带上,他们都是好木工,对木材也熟悉,你带上他们,有些你不认识的树,就叫他们看看。”

    “是,二小姐。”

    如花叫余佑文下去了,回屋见杏儿在那儿缝着鞋子,就问她:“你咋做起针线活了?”

    杏儿撇了撇嘴,说:“我哥他的鞋底都磨通了,我得给他做双鞋穿。”

    “哦,我要去看看小叔去,你去不去啊?”

    杏儿想了想,说:“去吧,我还得给那个人做饭吃呢,要不然我爹又说我饿着他两个宝贝儿子的娘了。”

    如花看杏儿气恼地说着,脸上一点都不掩饰她对楼氏的不喜,于是,就拉了杏儿的手说:“杏儿姐,二婶嫁了给你爹,给你爹生了孩子,你爹就得当好丈夫,当好父亲的,就像你爹对你和森堂哥一样,二伯他也疼你们兄妹。你不喜欢二婶谁也不能强迫你去喜欢她,可你得学着去适应,她已经在那个家里生活了五年了,你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不可能抹杀她的存在,她也不能分了二伯对你的疼爱,这爱是不一样的。”

    杏儿苦着一张脸,垂眸低头,说:“我知道,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心里难受的很,为什么我爹要给我和我哥娶个后娘,我们不需要的,我们可以孝顺我爹一辈子,给他养老送终的,我爹怎么能把我娘给忘了,我娘要是知道,我爹在她死了没多久就娶了另外一个女人,我娘不得伤心死了。我替我娘不值,我觉得男人都是只见新人笑,不记旧人哭的薄情之人。”

    如花摇头,说:“这话本里的词句你倒是记的清楚,好啦,别再难过了,如果可以,二伯也不希望你娘去的那么早,二伯他还有半辈子要过,你和森堂哥迟早有一天会有了自己的另一半过自己的小日子,二伯也会孤单的,他也会想着有一个伴陪着他慢慢变老。”

    “哎呀,不说了,一说这些我这心里就像是有把火在烧一样。走,回去吧,你不是怪我们没给你说小叔的眼睛好了,你自己去问问小叔,看是不是他不让我们告诉你的,说要给你个惊喜,吓你一跳的。”

    如花笑着被急匆匆地结束对话的杏儿拉着就往外走。

    到了爷爷吴和邦家的院子时,正好碰到大伯娘和梨儿正准备去县上和镇子上去卖面条。

    如花把大伯娘拉到一边上,神神秘秘地和她说着话:“大伯娘,我苹儿姐的事怎么样了?”

    周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如花问的是苹儿和项方的事,于是,也小声地说:“你爹和项方他爹侧面问了问,项方他爹也希望项方早点成家呢,你爹问要是这里村子上有看上的,项方会不会中意,项方他爹说了,是哪里的姑娘都行,只要品性好,样貌端正,他家项方都是中意的。”

    “哦,那我爹有没有提苹儿姐呀?”

    周氏说:“那哪能直接提呢,你爹说他这边要是有好姑娘就给项方说合说合,项方他爹就说好,你爹就说了几个村里年龄合适的姑娘,项方他爹最是看好苹儿,说他来我家帮着修凳子补屋顶时,看到苹儿是个会过日子又能干的姑娘。我叫苹儿给他们爷俩一人做了双鞋和衣服送去了,说是感谢他们的。项方的爹和你爹说了,他问过项方后,只要项方同意,就请你爹来说谋。”

    “真的?那太好了。项方他爹问过项方了吗?”

    周氏摇了摇头,说:“好像还没呢,你爹也是前几日才跟项方他爹问的,怕是项方他爹还没问项方。”

    如花一脸贼笑地对周氏眨眨眼,说:“大伯娘,我告诉你噢,我问过项方了,问他觉得苹儿姐的手艺怎么样?你猜他咋说的?”

    周氏一喜,忙问:“咋说的?”

    “他说啊,苹儿姐的手艺好,还替苹儿姐着急,他跟我说,叫我把苹儿姐招到作坊里去,说苹儿姐的手艺这么好,待在家里一天压面条卖面条的可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