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春季里挖莲藕

    第一一三章 春季里挖莲藕 (第2/3页)

莲藕钱。

    把菜方子腾抄了一份,刘掌柜和如花一起去了趟镇子上,到镇子上的福惠居酒楼,给了许掌柜,厨师看了菜方子,又问了如花一些问题后,如花叫袁琦准备好,一会儿就给许掌柜和刘掌柜把五百斤的莲藕送来。

    因是第一天挖菜莲藕,吴立木和吴立林也没个准头,两人忙了一天,挖出一千二百一十三斤莲藕来,如花算了下,首次挖藕就能挖出这么多,也算是不错的。

    有一些挖断了的藕,如花叫吴立木和吴立林拿回家去吃,还有一些带回了家,给食堂也给了一些,叫厨娘做给长工们尝尝鲜。

    第二日早上挖出了八百斤的莲藕,如花叫两个表哥柳杰、柳俊,分别带着李大喜、李小喜姐妹,分成两组,一组两人去了县上,一组两人去了镇子上,到集市和菜市场去卖藕,价钱是和给刘掌柜卖的价钱一样的,一斤按五十文来卖。

    下午又挖出了九百斤的藕,次日早上又挖了九百斤的藕,这一千八百斤如花叫刘小四和大柱子赶了牛车拉上,送去了颖州府的一品酒楼,同时还带去了做藕的菜方子给王掌柜,相信王掌柜能把这些藕消化掉。

    刘掌柜确实是帮了忙,这给颖州府的莲藕刚拉走,就有县上的两家商户来村里,找如花打问莲藕的事。

    如花带了两个商人去了池塘,看到如花的藕确实是在春天现挖现采的,两个商人微微吃了一惊后,就每人订了两千斤,他们要运到别处去卖。

    如花很是高兴,叫他们后天来拉藕,这一下午,吴立木和吴立林两个人一直没有停歇,挖了一千七百斤的藕出来。

    到了次日,两人天还没亮就过来了,知道有人订了莲藕,所以两人立即下了池塘,摸黑挖起了藕,如花天亮来看时,两人已挖了几百斤,如花很是感激他们,干活一点不拖拉还主动老实的要命。

    两个商人订的四千斤藕拉走后,大柱子和刘小四也带着两车的鸭蛋、鸭绒回来了,同时带来了一个姓楚的商人,是王掌柜介绍的,来买如花家的莲藕。

    看到确实有人在春天里挖藕,这位姓楚的商人也是很惊奇,掰了块藕尝过后,这位姓楚的商人直接敲定了,跟如花要了五千斤,讲了价,以一斤四十文的价格成交,约定明日下午来拉。

    本来每天柳杰和柳俊都要拉几百斤的莲藕去县上和镇子上卖,因为这个商人一下子订了五千斤,所以今天就没有去县上和镇子上卖藕了,全部准备着给这个商人的五千斤的量。

    刘小四和大柱子带回来的三千个鸭蛋,如花叫赵婶和李大喜、李小喜照着她上次做的方法,又腌了一千个咸鸭蛋,做了二千个松花皮蛋,全部装了坛子封了口,坛子上面贴了标记。

    二月十九这天,袁宏和郑海回来了,两人坐着一辆驴车,车上装满了布袋子。

    如花正在丽人坊作坊里看莫伦凡和几个首饰匠在做转运珠,听到袁琦来叫她,就出了屋。

    看到袁宏和郑海两个,风尘仆仆的样子,如花忙叫他们先回家去洗洗,吃些东西了再说。

    和他们二人一起回家的路上,郑海说是收了不少的珠子回来,有许多成色都非常的好,价钱很是个便宜,有些十颗才卖着一文钱,如花听的小脸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又激动。

    两人去梳洗了,如花到他们赶着的驴车上叫袁琦取来了一个布袋子,打开来看,滚圆的珍珠啊,有白色的、粉色的。

    袁宏和郑海吃完了饭,到屋里给如花看成色最好最大的一盒子珍珠,如花打开来,哇,这盒子里的珍珠,又圆又大,一点瑕疵没有,而且,有几十颗大小一模一样,可以串成两条项链呢。

    郑海看如花的神色,知道他们买来的这些珠子如花是满意的,就说:“海边的人都把这些珠子给孩子当弹珠玩,不知道这东西除了弹着玩外还能干啥,我们去收的时候也很小心,就说是家里的孩子多,要给孩子拿来当弹珠玩的。所以,这收的价钱就很便宜,像小姐现在手里的这一盒子装的,是收的里面最大最圆的一种,最贵的一颗按二十文钱收的,里面收的最便宜的是那几颗黑色的,渔民们嫌弃它是黑的不祥,那八颗整个花了六文钱收的。”

    如花拿了一颗黑珍珠出来,心想:这要是能回到上一世去,这黑珍珠可比这白珍珠值钱多了。

    袁宏笑着说:“我们这次收了大约有两千多颗珠子,这还是那些渔民找到这些珠子没舍得扔才能收到的,要不然,这么短的时间还真收不了这么多,有一袋子里的珠子成色不怎么好,像米粒一样,小姐曾说只要见着了就收,我们也就都收了来。”

    如花就说:“哎,我看车上都装满了,那些袋子里是啥啊?”

    袁宏出去拿了两袋子进来,打开来,如花一看,原来是贝壳、海螺,有大有小的。

    袁宏说:“奴才看小姐作坊里做的风铃和捕梦网都挂着铃铛、竹片、羽毛什么的,奴才觉得这些东西也挺好看的,要是挂在风铃或是捕梦网上,风吹着叮叮咚咚的,也挺好的,所以就带了一些回来。这些都没有花钱,是我们自己捡的,还有一些是跟渔民们要的,他们把这些都当垃圾扔呢。”

    如花笑了,说:“嗯,不错,这些东西实用的很,用来装饰风铃或是捕梦网都行,就是直接用它们来做风铃都极好,而且我新出的手链,要是编上这些贝壳,样式也新颖,你们干的不错。”

    袁宏和郑海都高兴地点头,总算是他们没白捡了这些东西来,这不起眼的东西到了小姐的手里,她就能给整出让它值钱的东西出来。

    如花立即就叫袁宏拿了这几袋子贝壳和海螺到了丽人坊作坊,先找男工们给这些上面钻孔,然后,如花带到女工工作间去,给几个女工示范了一下,做了两个海螺风铃和贝壳风铃,又拿了一些小小的贝壳,编到了手链上面,剩下的就交给女工们,让她们照着她做的样子去做了。

    从作坊里回来,如花就吩咐袁宏,叫他带上莫伦凡的儿子莫远帆明天继续去沿海的地方,收购珍珠和贝壳、海螺,能签订长期供货的,则更好。

    郑海这边,叫他到县上和孟氏他们去见见面,然后明天出发,带了她和白俊飞约定好的信物,盖着她的印章的信去益县找白俊飞,跟他把她叫白俊飞找的做首饰的匠人要过来。

    “你不要直接去白府,只带个信给白俊飞,约个地方和他见面,给他看这个,他就知道你是我派去的人,记住,我在白俊飞那儿是苗公子。”

    郑海抬头看了眼如花,没说什么,只点了下头。

    如花又接着说:“你和白俊飞把人要了带出来,先不要赶回来,你把那几个人先安排在一个地方叫他们等你,你再去趟高台县,找一位单大夫,这封信是给他的,你只需说你是伍家派去接他的,他自然就知道了,把单大夫一家接上,你们和那几个人一起回来,路上多照应着些。”

    如花说着,拿了二百两银子给郑海,说道:“这里是二百两银子,路上你们花费时使用,跟白俊飞说那几个人的卖身钱从我的分成里扣,叫他把去年的分红给你,你带好,拿了银票回来,我有用。”

    “是,小姐,我都记下了。”

    “嗯,你去看看你娘和你妹妹、弟弟吧,他们都住在县里丽人坊铺子后面的院子里,明天一早你直接从县里出发,不必再来我这里了。”

    郑海点了点头,说:“是,二小姐,那我就走了。”

    如花点头,又吩咐道:“一路上小心些,这事只有你知道,别人要问你去干什么,你回来后只说是我派着你去接单大夫一家了,那几个带来的工匠,你就说是路上碰着的买的。”

    “是,我记住了。”郑海郑重的点了点头。

    如花叫郑海走了,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去,捧着一颗颗的珍珠喜滋滋地又看了一会儿,这才小心地全部收到箱子里锁了起来。这些珍珠现在还没有价值,所以如花只能先留着,等以后,珍珠变得和珠宝一样明贵时,那个时候,她才会把它们拿出来,让它们的价值变得更高。

    二月二十这天,如花亲自把县上福惠居酒楼的五百斤莲藕给刘掌柜送去,从福惠居酒楼出来,就碰见了福惠居酒楼的尚老板。

    尚老板笑着和如花说:“伍姑娘,今儿有空来酒楼。”

    如花和尚老板福了一礼,说道:“来给尚老板送最新鲜的莲藕啊,你我两家一直合作愉快,这有好东西一直都是第一个给尚老板你的,怎样?尚老板有没有尝过你这酒楼的新菜式,味道还能说的过去吧。”

    尚老板笑着,说:“伍姑娘太自谦了,这味道若说是排第二,那就没有人敢排第一了。咱们两家确如姑娘说的一直合作愉快,所以尚某自然是希望咱们两家的人也能相处愉快。伍姑娘不只是我们酒楼的供货商,更是尚某外甥女的救命恩人,尚某和雯儿对伍姑娘都感激不尽啊。”

    如花摆摆手,微红了脸,说道:“尚老板真是客气了,都这么熟了,何必客气。舒姑娘也算是与我有缘,我们有缘千里来相会,没有什么救命之恩这一说。舒姑娘几次邀约我去府上,哎,尚老板也知道,我家是个什么情况,实在太忙了,抽不开身,哪天我还得亲自给舒姑娘赔个不是才是,要不然舒姑娘生气了,以为我是故意不去府上看她,这可不好。我家的生意还得靠尚老板照顾呢,要不然啊,舒姑娘在尚老板面前说几句我的不好的话,那我可就得哭死了才是。”

    尚老板望着如花,如花一点不示弱地望着他,两人对视了一眨眼的功夫,尚老板首先移开了眼睛,如花笑着,笑意未达眼底。

    “伍姑娘,你这才是客气,谁说你家的生意靠我了,应该说是我家的生意全靠伍姑娘。伍姑娘,请,里面再坐一会儿吧。”

    尚老板伸出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如花摇了摇头,颇为遗憾地说:“尚老板,不好意思啊,我要去县衙一趟。”

    “哦?伍姑娘要去县衙啊,莫非是为了常家铺子的事?”

    如花心里一惊,面上却不改色,说道:“常家铺子?尚老板说的是抄家的那个常家吗?他家的铺子不是都被封了嘛,这铺子有啥事?我是去和县衙续签手套、鞋垫这些订单的,怎么?尚老板知道些常家的什么事,说来听听。”

    尚老板“呵呵”地假笑了两声,说:“没有,没有,我以为伍姑娘要买常家的铺子,我听说常家的家产都要公开出售了,所以就随便问问。”

    如花点点头,说:“哦,是这样啊,我还真不知道他家的铺子要卖,尚老板,你说像他家这样被抄家砍头的人家的铺子,能买吗?我一个农家女,对这些也不懂,就请教一下尚老板。”

    “哦,伍姑娘,这铺子若是官府出面卖的话,是可以买的,怎么?伍姑娘有兴趣了?”

    如花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半晌后才说:“可以买的话那我还得看看价钱,要是价钱低的话,我就买一个,要是价钱高,那我就等等,等它的价格低了,我再买。”

    尚老板觉得如花怎么不懂这价钱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