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出趟门散散心

    第一二八章 出趟门散散心 (第2/3页)

下他们的见解和想法。”

    伍立文自打又开始温书参加科考,这见解和见识自然就不一样了,知道如花为何要把冬小麦、水稻、南瓜这些提出来要上报朝廷的用意。微微地思考了一下,伍立文就郑重地对如花点了点头,说:“你放心,这事交给爹来办,爹会想办法把咱们家变成真正的耕读之家。”

    如花看伍立文明白了她的用意,便笑了笑,继续享用着这美味的水果沙拉。

    吃完了,如花又到厨屋里去,用白糖腌制了一些草莓放进小罐子里封了口,叫李小喜放到了冰窖里去冰着,到时候想吃的时候,可以直接取了来吃。

    从厨屋出来的时候,却意外地看到了大伯娘。

    “大伯娘,你来了?正好我做了好吃的,我叫小喜给你端一碗出来。”如花看着周氏,觉得周氏的脸色似乎不太好,有些疲倦。

    周氏冲如花勉强地笑了笑,和柳氏一起进了屋,如花和小喜一起进去,小喜把水果沙拉给周氏放在桌上。

    伍立文已回了书屋去温书了,此时正屋里只就柳氏和周氏还有如花在,如梅也回作坊忙去了。

    “大嫂,尝尝,这是如花做的,酸酸甜甜的可好吃呢,我们打算三天后在点心铺子里卖。”柳氏似是没注意到周氏脸上的笑容很牵强,一个劲地叫周氏尝尝水果沙拉。

    周氏抵不过柳氏的热情,吃了两口,眉间舒展了一些,“嗯,是好吃,你们家如花真是太能干了。”

    柳氏眼里的自豪是怎么也掩饰不了的,看了几眼自己的小女儿如花,还是客气地对周氏说:“大嫂,你家的三个闺女都能干,苹儿、桔子这绣活、家务样样能,梨儿干活爽利又懂事。”

    周氏却叹了口气,说:“唉,她们能干又能怎样?这一天不说个婆家,我就要操一天的心。苹儿这丫头,这最近不知怎么的,话越来越少,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屋里,我叫媒婆给她相看的人,没有一个合心意的。你说说,这生闺女就是叫我来受这罪的吗?看她不急着嫁人,看她这副模样,我这到底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了。呜呜……”。

    说着,周氏居然哭了起来,柳氏和如花面面相觑,如花一个眼神,在一旁伺候着的莫琳和韩雅忙悄悄地退了出去,替她们关上了门。

    柳氏拿了帕子给周氏擦眼泪,边劝着周氏,“大嫂,这姻缘的事,不能强求,这苹儿的缘分怕是还没到,你别着急上火,苹儿那孩子是个好的,一定会找个好人家的。”

    周氏擦着泪,拉了柳氏的手,说道:“我今儿个打了她,三弟妹,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这孩子知道了项方相中桔子的事,你说说,我怎么就下得了手打了她呢?她得恨死我啊,要不是我给她说相中了项方,叫她心里也有了个念头,就不会这样,项方那孩子没这意思,可害得苹儿却……”。

    “啥?项方相中的是桔子?我咋不知道呢?不是说项方算的命要两年后才能说亲,这才把这事作罢的吗?”

    如花想,看来伍立文没把项方相中的是桔子姐的事跟柳氏说,难怪柳氏会这么吃惊。

    周氏也诧异地看着柳氏,好半会儿才想到吴立贤说,曾嘱咐过吴立德和伍立文,不叫他们把项方相中的是桔子的事说出去,看来三弟伍立文没给柳氏说过,就找了那么个理由把这事给圆过去了,现在,自己这么一说,柳氏就知道伍立文骗她了。

    “三弟妹,是我们叫三弟这样跟你们说的,要不然,我家苹儿和桔子,这姐妹间怕是都要有仇了。”

    柳氏看周氏这样,也不能计较伍立文瞒着自己这事,只好又劝着周氏,“大嫂,苹儿怕是心里难过,才会那样,你是当娘的,就好好劝劝孩子,苹儿不会记恨你的。”

    如花看周氏确实是又难过又自责,想了想后就对周氏说:“大伯娘,要不我带苹儿姐出趟门,散散心。”

    周氏和柳氏都望向如花,“散心?”

    如花点头,“嗯,在我觉得,苹儿姐是对项方有一些好感,本以为能成了这门亲,没想到会发展成如今的局面。这一天到晚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么是在作坊里碰到项方或是桔子姐,要么是在家里要面对不知情的桔子姐,苹儿姐怕是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能像平常一样的说话、面对他们。所以,我觉得带苹儿姐出趟门,先和他们分开一段时间,见不到项方和桔子姐,也许苹儿姐这心情会稍好些,再沿路看看风景,我再从旁劝劝,苹儿姐这心结打开了,这相亲的事或许就会顺一些,也或许在出门的这几天里,说不定还能碰上一段好姻缘。”

    如花想,上一世不是就多有这样的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事发生在旅途之中的,古人没有旅游这一说,更别说一个姑娘家离家到外地逛一逛这样的事,还好她有去外地的理由和条件,她不介意带着苹儿姐出去散散心,权当旅游换换心情也好。

    周氏看着如花,柳氏想了想,看了看周氏,见周氏似乎有些心动,柳氏就想,这当娘的还是疼自己的闺女,大嫂这样子一看就是动了心的,压根没想到苹儿这么大的姑娘了,这出趟远门会不会有什么不便,苹儿可不能和袁琦和韩雅这些丫头比,如花这孩子又是瞎出主意了。

    柳氏为难地摇了摇头,冲如花说道:“如花,别瞎出主意,你这是小,能在外面瞎跑,你苹儿姐这么大的姑娘了,若跟着你去外面乱逛,这多有不便,再说了,你胡说什么呢,什么在路上几天就能碰上个好姻缘,这姑娘家最要不得的就是不矜持,你可别乱说话了。大嫂,你放心,我跟镇子上和县上的几位太太托了人,咱一定给苹儿找个好的小伙子。”

    周氏本来是动心了,想着苹儿出去散散心也好,可柳氏这么一说,她又开始犹豫不决起来。

    如花冲她娘撇了撇嘴,便对周氏又说道:“大伯娘,带苹儿姐出去主要是散散心的,要不她一天这样闷闷不乐的,你和大伯看着着急,苹儿姐自己也难受。我呢,这次是去颖州府和楚郡府,就是到铺子里去看看,教他们做几样点心的。也不到别的地方去,你要是决定不了,你就回家去问问苹儿姐的意思,若她想跟我去,我就带着她,要是苹儿姐不想去,就不去,你看这样行不?”

    周氏想了想,“嗯,我回去问问苹儿,如花,就你一个人去吗?”

    如花点头。

    周氏说:“要是苹儿也去的话,那恐怕得跟着一个大人才好。”

    柳氏也说:“就是,我叫她爹跟着,可如花安排她爹办些事情离不开。要不?娘跟着你去?”

    如花撇了撇嘴,说道:“娘,你忘了我也给你安排事情做了?”

    柳氏面上一红,不好意思地拍了拍脑袋,说道:“哎哟,娘把这水果沙拉的事给忘了。”

    如花拍拍周氏的手,说道:“大伯娘,你去问问苹儿姐,要是她想去,你就跟小叔说,叫他跟着我们一起,这些日子他那儿教了几个老人家编荆条片,他的活计不忙,可以抽出时间跟我们一起出去。”

    周氏脸上一喜,高兴地说道:“哎哟,就是啊,我怎么把小叔给忘了,他要是跟着你们,我和你娘也能放心些。”

    如花暗自在心里翻着白眼,想着,什么时候你们才不把我来当小孩子呀。

    正如如花所料的,周氏是极力想叫苹儿去散散心的,中午苹儿回家时,周氏就跟苹儿说了如花的意思。

    “娘,你是说如花想带我一起去颖州府和楚郡府的铺子?”

    周氏连忙点头称是。

    苹儿有些不解地问:“我跟着去干嘛呢?”

    周氏忙把如花教她的说词说了,“你三婶不放心如花,想叫你陪着如花一起去,正好如花说那边有些事,你去了也可以帮帮忙,所以就叫我问问你,要是你不想去,如花就得另找人跟她一起去。”

    看着苹儿的神色,周氏小心翼翼地说道:“苹儿,娘打你是娘不对,你不要怪娘。如花这边需要你帮忙,要不,你就跟她去一趟。”

    苹儿看着周氏,扯了下嘴角弯出一丝笑来,“娘,我不怪你,你别多想。既然如花有事要我帮忙,那我就去,什么时候出发?”

    周氏一拍脑袋,“哎哟,我忘了问了,我这就去问问。”

    “哎,娘,这大热的天,你别跑了,我去问,你还是歇歇,一会儿你还得去铺子呢。”苹儿拉住了周氏,说道。

    “嗯,那你去吧,如花这会儿在家呢。”

    苹儿点点头,“嗯,我这就去。”

    周氏在家就一直等着,苹儿回来后就赶紧地问她,“问了吗?啥时候去啊?”

    苹儿擦了擦汗,说道:“明天下午出发,先去颖州府,从颖州府回来后,在家住一晚,第二天再出发去楚郡府。”

    “噢,那娘这就给你准备行礼和路上吃的东西。”

    苹儿看周氏又忙起来,上前拉住周氏,说道:“娘,就带几件换洗的衣服,我自己准备就成,吃的东西你不必准备了,如花说她来安排着带上就成。”

    “哦,那好,那,那娘去跟你小叔说一声,你小叔和你们一起去,我帮他准备行礼去。”

    苹儿点点头,看她娘风风火火的出了屋,苹儿坐在炕边上,想了想,从衣箱里找了几件衣服。长长地舒了口气,这样,就可以不用天天看到他们了。

    次日,吴立武陪着如花和苹儿,一起去了颖州府。

    吴立武负责赶马车,如花和苹儿坐在马车里,这次如花还是带着袁琦和韩雅两个人。

    傍晚到了草棚那儿,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

    “要是那条路能走就好,就不用绕这个圈子,可以省半天的路程,当天就能到颖州府的。是不是啊,如花?”

    “是啊,也不知道这县衙和府衙是怎么想的,明明多出一些衙役把那个村里抢劫的路匪全捉了去,就可以解除这个隐患,可他们偏偏都听之任之,就叫那些人这些年来一直横霸着那条路,不停地打劫这过路的人。”

    对此,如花也是颇为不理解,按理来说,这长乐公主的封地,睿亲王的人在管着,他难道就不出个手,去解决掉这些刁民吗?这对长胜将军睿郡王来说,应当是小事一件。

    袁琦看如花难得有想不通的事,就在一旁说:“那个村子是太穷了,他们既不是山匪,又不是公然的和官府作对的强盗,他们虽在那条路上抢劫,可多数都只是抢到一些很少的钱财,衙役们去抓了,也是白白跑路,村里的人们互相都给遮掩着,也拿不到主使的头,这日子久了,也就这样任由他们作怪了。”

    如花一抬眸,“你倒是知道的清楚,从哪里听来的?”

    袁琦笑笑,说:“我跟二小姐你去县里时,听张捕头和那些捕快说的,他们说有些人为了几十两子还报个官,他们就得跑一趟去抓抓人,有的被抢的钱少,也就连官都不报了,反正捕快们去抓,人早就跑了,他们也就只是去走个过场,到村子里去威吓一下,吓唬一下村子里的老弱妇孺。”

    如花听了,不意为然地摇了摇头,再没多想,就跟苹儿聊起天来。

    其实也算不上是聊天,就是如花在那儿讲故事给苹儿她们三个听,当然,这些故事都是有选择性的,如花可是针对苹儿的情况,杜撰了这几个故事,是为了来开解苹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