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车轮陷坑里了

    第一三二章 车轮陷坑里了 (第2/3页)

  三人从点心铺子的休息室出来,去了后厨,一进后厨,如花明显的感觉得一股股的热浪就扑面而来,这刚洗了的脸上,又要开始流汗了。

    郑海回来的时候,如花已和韩雅、苹儿从后厨出来,又洗了一次手、脸,才坐到店里的休闲区隔断里,吃着点心。

    如花示意郑海坐下,韩雅忙从对面站起来,走到了如花身旁站着,郑海坐下了,如花就问:“怎么样?消息都传出去了?”

    郑海点点头,“传出去了。”

    如花一笑,舒了口气,“好,传出去了就好。”

    苹儿看看郑海,又看看如花,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哑迷,想问吧,觉得要是是重要的事,她多嘴的问不好,便低了头,吃着面前的小点心。

    “对啦,韩雅做了些点心,郑海,你尝尝。”

    如花把一碟子蜜汁糖卷推到郑海面前,郑海看看点心,又看了一眼韩雅,韩雅紧张地看着郑海,小声地说道:“我做的不好。”

    郑海微微地抿了下嘴,其实他不太喜欢吃这种甜丝丝的点心,不过,看面前的三个人,都看着他,好似他不吃的话,他就有点罪孽深重的样子,于是,郑海伸手拿了一块,张大嘴,一口咬了下去。

    甜,这点心除了甜外,郑海没尝出啥味道。韩雅看郑海吃的痛快,高兴地把碟子又往郑海的面前推了推,“郑管事,你慢点吃,这一碟全是留给你的。”

    郑海听了,差点一个没噎着,这碟子里还有七、八块,全是他的?这他不得甜死了,看看如花,她已经转头和苹儿说着话,手里拿着吃的一块点心却是不怎么甜的干果酥。

    郑海的眼神往那碟子干果酥上看了几眼,正要伸手往干果酥上抓去,眼角的余光却瞥见韩雅还在盯着他,眼里是浓浓的期盼,就像是小孩子要得到大人夸奖的模样,努力地在讨着大人的欢心。

    郑海的手硬是转了个圈回来,又拿了一块蜜汁糖卷,一口吃了下去,口腔里只觉得甜的牙都要倒了,郑海绷着个脸,没敢露出一丝不喜来。

    如花的余光一直在关注着郑海的表情,其实,她是知道郑海根本就不喜欢吃甜点心的,至于为什么要韩雅把这蜜汁糖卷给郑海吃,就是想看看这三个人的反应。

    可惜,苹儿姐没有一点多注意郑海的意思,而韩雅呢心思全在自己的点心好不好吃上面,这唯一的一个男人郑海嘛,还是跟前世一样,稳重踏实又不失一颗善良的心,只为不让韩雅难堪,就硬是把那碟子蜜汁糖卷给全吃完了,眼神里没有对苹儿和韩雅有任何异样的情素。

    看来,要在这三个人里,搓合出一对出来,好像还没有那条适合的红线。如花想着,决定暂时把这事再放放,在她看来,郑海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她身边有好的姑娘,她很乐意为郑海成全一门婚姻。不希望郑海像前世一样,临到生命结束的一刻,身上还背负着一个与姨娘通奸的罪名。

    “明天咱们就打道回府,这会子可还以去府城里逛逛,你们有没有想去的地方,或是想买的东西?”

    如花问着郑海他们三个,苹儿和韩雅是姑娘家,一听逛街就脸上带了笑,郑海则没有太在意,只对如花说道:“我去准备马车。”

    如花点点头,郑海就出去了,如花叫了赵掌柜过来,把方才拿过来看的账册还给他。

    “赵掌柜,八月十五中秋节,铺子里的月饼七月初十左右,你就提前推出来,有往远地方送礼的人家,也能早早订了送出去。”

    赵掌柜想了想,说:“原本打算提前半个月推出的,少东家,这提前一个多月,会不会有点早?”

    如花摇头,“不早,咱们店里做的月饼是大庆国的独一份,其实,要不是有些原材料明、后天才能运过来,我都想叫你七月初就把这月饼推出去的。装月饼的竹篮和木盒,我这次回去后,就安排人给你这边送来。你就照我给你列的单子,按口味和价位来装盒。那些宣传单,你也得加紧找人给画好写好,七月初五到七月初九,除了你这边的伙计,其他三个店的伙计,也会抽了人出来给你们帮忙,去府城各街道派发宣传单。赵掌柜,你可得把月饼这头炮给我打响了,我希望在中秋节前,这月饼的售量能达到五万盒。那些临时来帮厨做月饼的,等原材料一到,你就叫他们来上工。”

    赵掌柜听了,有些咋舌,“少东家,五万盒,在下还真有点担心。”

    如花一摆手,“不卖出去五万盒,我那些干果、小麦粉、食油、白糖、做月饼的模子、木盒什么的,岂不是连本都回不来。还有,不是为了做出那么多的月饼,我干嘛要你一下子招三十个临时厨工回来。”

    赵掌柜觉得压力有些大,加上天气热,就在那儿一个劲地擦汗,如花瞧了,就缓声说道:“其实,这销量赵掌柜你不必太担心,我这边已安排了人,你的月饼只要往知府衙门、喜梅县、常山县的县衙门一送,那些有来往的商家或是大富之家也会先送几盒出去,到时候,你还怕这楚郡府和周边这些县城的商家不跑来跟你订月饼?我只怕五万盒都是少的。”

    赵掌柜听了如花安排了人,会给知府衙门、各县衙门、有头脸的大富人家去送月饼,转而一想,这样一来,还真的如如花所说,各县的商家来他这儿买月饼,那五万盒的量应该就没问题了。

    和赵掌柜又交待了一些事,郑海回来说马车准备好了,如花和苹儿、韩雅就从点心铺子出来,上了马车,去府城里逛逛。

    翌日一早,四人早早地吃了早饭,就从住着的丽人坊后院里赶了马车出来上了路。

    晚上的时候,赶到了庆丰镇,找了客栈投宿。

    大厅里吃饭的时候,就听见旁边一桌的几个人在议论。

    “这姓尚的老板真是黑心,为了钱就把人给害了。”

    “是啊,听说那人帮他对付他的生意对手,把自个儿的娘子给毒杀了,就为了栽赃那铺子的东家,想叫人家的生意做不成,没成想没办成事,反而关进了牢里,你说说,这已经够倒霉的了吧,可人家还不放过呀,把这人给灭了口。”

    “你是说这人是咋做到的?能在牢里就把人给悄无声息的杀了?”

    “还不是给那人家里了一些好处,那人的大哥去探监时总得带些吃食吧,这不,自家亲大哥送来的东西,一吃,好了,小命没了。我猜着啊,这人给他大哥的好处恐怕还不少,要不然,谁下得了手结果了自家兄弟的命呢,你们说是不是。”

    “就是,就是。听说了没,他家那个粮店铺子里卖的都是发了霉的陈米,吃坏了不少人呢。还有他那间什么布庄,里面的锦缎也是次品,有些成衣听说还都是从死人身上拔下来的,洗了洗就又挂了出来卖钱。嘿,这赚钱都赚成黑心的了。”

    如花、郑海四个人听了,韩雅没有什么反应,如花和郑海稳坐泰山,没说话,苹儿倒是听着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劲。

    “如花,我怎么听着,好像在说你家铺子被诬陷的那件事呢?牢里的那人不是说死了吗?这是在说他被害的事呢?”

    如花夹了一筷子西红柿炒鸡蛋给苹儿放在碗里,说:“苹儿姐你吃,这些传闲话的,你听听就成。”

    苹儿疑惑不解地看看漠不关心的如花,心想:自己难不成听错了,不关如花家的事。

    如花和郑海对视了一眼,低了头开始吃饭。

    那桌的几个人还在议论着,等如花他们这一桌吃完要上楼时,那桌的人已经开始说东道西的议论起别的事了。

    当晚,突然下了一场暴雨。

    等第二天如花他们起来时,天已放晴了,如花四人便吃了早饭,坐了马车往回走。

    “这十来天可别再下雨了,要不然这麦子可不好收。”

    “是啊,咱们一回去,就该收豆子、收麦子、水稻,接着要掰玉米,然后过中秋,秋后这冬小麦、洋葱、油菜籽什么的,也都得要种了。不知道姥爷他们水稻收的怎么样了,有没有边割边插秧。还有花生,不知道种完了没,这秋花生的地里还得多施肥才行,要不然长不好。”

    如花说着,又从背包里拿出她的小本本出来,翻了翻。

    苹儿就问:“你这本本上都记着你要干的事?”

    如花点了下头,“是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脑子里记不住那么多的事,还是写在纸上记着的好。瞧,我那个山里的桃子、核桃、杏子、红枣、苹果、梨、板粟,这都陆陆续续的要采摘了。嘻嘻,我这四座山买的真是很划算,不进去看不知道,一进去看啊,真是吓一跳,这一座座山里全是好东西。也不知道这些个果树、板粟树都是谁种的。”

    苹儿笑着摸摸如花的头发,“谁种的?还不是自己长的,那山上没人管,果子熟了都没人知道,这一掉到地上,再发了芽,不就又长出来了。”

    如花笑着,“哎呀,那它们也应该学板粟一样,整座山的长多整齐,也好收摘。那桃树和核桃树还成,也成片的基本在一起。就是那杏树、枣树、苹果树和梨树,稀稀拉拉的,这里有几棵,那里又有十几棵的,不在一处,还得满山遍野翻山头的去找才成,这要摘果实,人得跑不少路呢,还得费事的一筐筐的背下来,都没个好路来推个小推车。”

    苹儿和韩雅听如花这么说,都笑开了,如花也呵呵地笑着,拿着笔在本本上写写画画的。

    “哎哟。”

    车子突然猛地一歪,如花和苹儿撞在了一起,苹儿飞快地把如花抱在怀里,这边韩雅就有些惨了,脑袋撞上了车厢后,又被反弹力给甩到了车厢地上,趴在那儿爬不起来。

    “小姐,对不住,这车轮子陷在水坑里了。你没事吧?”

    车厢外传来郑海自责的声音,如花从苹儿怀里爬起来,苹儿忙去扶了韩雅,韩雅咬着嘴唇,似乎是胳膊肘给碰破了,有些疼。

    如花问:“没事吧,韩雅?”

    韩雅摇摇头,“没,没事,小姐,你还好吧,你们有没有摔着?”

    苹儿和如花摇了摇头,“没事。”

    苹儿扶韩雅先坐下,如花从车厢里出去,看马车的一个轮子陷在一个坑里,因为周围有草,所以方才郑海才没有注意。

    如花跳下车来,“苹儿姐,你们也下来吧,这车轮要抬出来才成。”

    苹儿就扶着韩雅,从车厢里爬出来,下了马车,郑海把缰绳交给了如花,他去抬陷进去的马车轮子。

    苹儿扶着韩雅走到一边上,叫韩雅先在稍远些地方等着,苹儿走回去,准备帮郑海一起抬车轮,要是让郑海一个人抬,根本就抬不动。

    如花牵着马,看了看,这里离马家屯村不远了,那边过来了两个人,如花就叫住了苹儿。

    “苹儿姐,你去请那两个人过来帮帮忙吧。”

    苹儿转身看了一下,离这里不到五十米的那条小路上,瞧着是两个男子,一起往这边走着,苹儿又看了眼陷在坑里的车轮,郑海加上她,也确实抬不起来,于是,听如花的,就往那两个人跑过去。

    快到跟前时,苹儿看清楚是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小伙子,就叫着:“大叔,大哥,我们的马车陷在坑里了,麻烦你们帮着给抬一下吧。”

    中年男子瞧了一眼苹儿,又往她身后看了几眼,普普通通的一辆马车,一个男人正跪在那儿,往坑里填着草和小石块,牵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