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获封三千亩地

    第一七二章 获封三千亩地 (第3/3页)

   也是,怕是她已站的不耐烦了吧。

    “腾”地一跃而下,跳下来的动作利落帅气,稳稳地落在如花两步之前,瞬时一片阴影遮在如花的面前,挡去了秋日里的骄阳,只余银白色的盔甲反射出来的光茫全数落在了她的周身。

    “平身。”

    族长颤颤危危地被吴立山和另一位族老扶了起来,跪着的众人也参差不齐地起了身,伍志学、关大东等少年儿郎更是不知避讳地打量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睿亲王。

    如花吸了口气,伸出右手,作出个请的动作。

    “睿亲王这边请。”

    虽说是如花迎领着路,无奈步伐过大的睿亲王后来却反客为主,当先走出去几步,如花腿短步小,只勉强地快步追着,一时这小脸有些气恼地憋的红扑扑的。

    族长和村长、柳氏、伍立文等人陪侍在文知府的身旁,尾随着睿亲王和如花的身后,来到了吴氏一族的祠堂院前。

    香案香烛、供品都已摆放到位,睿亲王也不多话,等如花小跑着追到时,就来了一句:“颖惠乡君、吴氏一族接旨。”

    如花稳住脚步站定,俯身跪拜,族长和吴立山一众吴氏族人也都跪拜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颖惠乡君伍氏如花,才德兼备,美德淑娴,仁心仁爱……捐粮赈灾……进献圣女果、黄瓜、南瓜、洋葱等番邦农作物……赐待开荒之地三千亩,免赋税十年。钦此。”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花心里乐坏了,虽说荒地要整治好的话,费时费人费力,更是费钱,但三千亩的地啊,这要是搁到现代去,她建上成片的高层楼一卖,这钱可赚的是哗哗的。现如今虽不能建成商品楼,可地是根本,有比没有的强,她有开荒的法子,不管是种粮种经济作物,更或者是种树种花种药草,都行。

    况且,还免十年的赋税,按整三年种三年收三年来算,她有信心把本收回来的同时,还得翻上一倍两倍的赚回来些银子,就是不知道这三千亩的地在哪里。

    前世作为庆宣帝的儿媳妇,对庆宣帝的心思也揣摩过,这次给灾区捐粮捐衣的,她本就没有求赏的意思,还在上书的折子里阐明了自己不要封赏,请皇上把赏赐都折成银子用在灾民身上去。这庆宣帝还真体恤她,没赏金没赏银,倒是赏了这么一大片地,如花觉得自己的运气极佳,庆宣帝的心思她这次揣摩的很到位。

    如花心里的小九九习墨桓不知道,只看她双手置于头项,恭敬地接过了圣旨谢了恩,款款地起了身,静如睡莲般站在那儿,眉角微扬,嘴角微弯,心情似是又变得极好了。

    “吴氏一族接旨。”

    扫了一眼伍如花后,习墨桓又拿出一卷圣旨来。

    族长和吴立山等人俯首跪拜,族长代表众人出声回道:“草民吴氏一族族长率吴氏一族子弟接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氏一族里跪着的有族老,有吴和邦一家人,还有族长家里的,再有就是吴志白、吴志青,以及二婶婆一家子,还有吴六叔等等约百十号人。

    习墨桓展开明黄色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原黔州吴氏一族之人吴宜渊,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屡不尊命……然其第四代族人,高明大义,自省其罪……准其自四代起之子弟,不受先帝罚令,自即日起恢复其科考资格……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时,吴氏一族之人已有不少人都泣不成声,族长老泪纵横地俯首叩头,高呼:“谢皇上开恩,谢皇上予我黔州吴氏一族天大的恩典,我吴氏一族对天起誓,凡我吴氏一族子弟必奋发图强,刻苦求学,尽忠职守,世世代代效忠皇权,以报皇上顾念之情,皇恩浩荡。”

    吴氏一族的人高声齐呼:“必奋发图强,刻苦求学,尽忠职守,世世代代效忠皇权,以报皇上顾念之情,皇恩浩荡。”

    族长太过激动,颤抖着双手半晌举不起来,吴立山满脸泪水的跪扶着父亲,从睿亲王的手中接过了改变他们吴氏一族子弟命运的圣旨。

    伍立文也眼含热泪地看着身旁的这些族人们,当初不是他爹吴和邦要给自己一份不一样的未来的机会,也不会忍痛地把自己过继给了伍家。

    今日,吴氏一族自“立”字这一辈的人,都有机会求取功名,整个吴氏一族的希望又重新如雄雄烈火一样燃烧了。

    吴志青激动的昏了过去,大哥和爹近身扶起了他,吴志白哽咽着对他爹说:“爹,二弟是太激动了,二弟他能考功名了。”

    吴立桥连连点头,眼眶也是红红的,没有人比他们一家人清楚他的这个小儿子是怎样的渴求学问,渴求着一个考功名的机会。

    如花在睿亲王宣读对吴氏一族的圣旨时,一门心思全放在了打自己的小九九,猜想着那三千亩的位置,等她在族长和那一声声的哭泣声里回过神时,一抬眸,睿亲王习墨桓已背对着她,一个亲卫模样的人正在向他禀报着什么事。

    如花又将目光扫向颖州府的知府,见这位文大人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脸上干干净净的,没有蓄有胡须,一派文人雅士的作风,在离睿亲王十步之遥的地方站着,旁边的彭田县县令孙继科则小心地陪着,说些话,那文大人也只是淡淡地表情,偶尔动嘴回上一两个字。

    似是感觉到了如花对自己的注视,文知府眼眸微转,向如花这边望过来,眼神清幽却含着些许的打量,如花轻轻一颔首,文知府心思一转,迈着沉稳的步子向着如花走了过来。

    孙县令和其他官员也紧随其后,如花虽是农女出身,但她先是献出了增产粮食的妙法,“冬小麦”和“双季稻”的种植极大地解决了百姓的口粮问题,后又大明大义地为灾民捐粮捐衣,为皇上分忧,如此有着成人心智的女孩子,的确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这叫一直听闻伍如花大名的文承铭极是好奇。

    “下官颖州府知府文承铭见过颖惠乡君。”

    如花是正三品的品级,虽没有实权,只是个空有品级的空架子,但作为正四品知府的文承铭见了她,还是得行礼。而那些跟来的官员,如孙县令这样的,更是紧接着都给如花行礼拜见。

    “各位大人免礼。”

    如花微笑着一抬手,举指端庄,既有礼貌,态度又亲和。

    眼前温和微笑着的女孩子,宇承铭觉得,她一点都不像个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