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志森的新出路

    第二四五章 志森的新出路 (第3/3页)

”志森问。

    “没有,这不是昨天你走的急,忘了今天是腊八节了,这是奶奶和大伯娘叫我给你带来的腊八粥,还有这一身的毛衣毛裤,是我从如花的作坊里买的,你穿在身上,操练的时候也方便些,能伸开胳膊腿脚。爹叫我跟你说,凡事都上点心,别被人欺负了,也别学了那些兵油子去欺负人。”

    后一句杏儿说的很小声,就怕被门口站岗的侍卫给听着。

    “知道了,如花、杏儿,东西我收下,这还要去巡逻,我得回去了。”

    杏儿和如花知道轻重,和志森告了别,看着志森进了卫所的院子,这才上了马车。

    “如花,为何不在县里和镇子上卖作坊里的毛衣和毛裤呢?”

    杏儿坐在马车上,想到她要给志森多备一套毛衣毛裤,却是从作坊里直接去买的,而如花在镇子和县里却没有出售这些毛衣毛裤,觉得有些奇怪。

    如花笑了笑,心想:当初给文知府送行时,她给文知府送了一套毛衣毛裤,说是给他的母亲的,其实,就是想借着老太太能喜欢这保暖贴身的毛衣毛裤,而叫文知府对她有些好印象。谁知,毛衣毛裤送出去了,却没有得到文知府的半点回应。

    如花便歇了在颖州府率先推出毛衣毛裤的心思,虽然文知府和她续签了府衙购买手套、鞋垫等劳保物资的协议,但就凭他对她不咸不淡的态度,如花也不想在颖州府借着毛衣毛裤再火一把。所以,羊毛毛衣毛裤就从作坊直接运去了京城,在京城火起来,反而是颖州府和楚郡府这两个如花可以说是根据地的两大府城,如花都没有售卖。自有一天,文知府会知道,她不求他,他也会来跟她示弱,求着她在他管辖的府城、地乡里,最先售卖这些可以引起达官贵人喜欢的东西,不管是毛衣毛裤也好,还是香皂和肥皂。

    如花眯了下眼,抬眸对杏儿说:“出的量少,只能在京城先卖。”

    杏儿“哦”了一声,“也是,就像大伯他们作坊里生产的挂面,也只够供给京城和北疆、南岭的,就连县衙里的吴主簿说是希望大伯他们多做些,争取拿下边关将士供应挂面这一物资的事,都被大伯和村长给回绝了。”

    “是啊,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要将挂面作为军队物资来供应,要么大伯他们扩大作坊招工人加大生产,要么就得找人合作,把挂面的技术教给别人,否则给军队供应的挂面的量根本就完不成。”

    “我听大伯和村长他们商量的意思,就是怕会发生你说的第二种情形,他们说实在不行,就得多招些工人,宁可少赚些,也不能把你的这门手艺教给别人去。”

    如花微抿了下唇,没有言语,她所想的,反而和大伯、村长他们不一样,挂面作坊开了有三年了,这最先的新鲜劲和利润都赚的差不多了,如果朝廷真的要把挂面选为给军队供应的物资之一,如花觉得村子里的挂面作坊根本就不能一家独大的拿下来,还不如找个有实力的合作对象,把风险能分担一部分出去。

    “如花,你看,就是那个女人,上次就是她煽风点火的,差点叫起哄的那几个地痞占了我的便宜。”

    杏儿不知何时揭了帘子,看到一个妇人后,就转头给如花说着。

    如花坐过去向外一瞧,也看到了那个杏儿说的妇人。

    “杏儿姐你以前不认识她?”

    “不认识啊,就是因为不认识,才奇怪,我和她无怨无仇的,她就跟镇子上的人说我的坏话。你说,她是不是就是那种爱嚼舌头的妇人,我那天倒霉,所以遇上了她。”

    马车驶过,已瞧不见那个妇人了,如花想了想,说道:“也许她就是那种唯恐别人好的人,以后你还是小心些,遇上她就绕道走,宁可得罪君子,都不能得罪小人,不是还有话说‘小鬼难缠’嘛。”

    习墨桓走后,如花又出了趟门。

    到张家寨村和商家沟村、烂泥村三个村子去,看过了他们过冬的情况,给他们又分了些粮食和煤饼,保证他们过年时有粮有住的地方、有取暖的煤火,并检查了三个村子里种的冬小麦那些冬天种植的作物,还有大棚蔬菜。

    接着,又在放假前,到三千亩还干活的地方,给雇工们发了过年的福利和工钱,还有一些食油、猪肉和一小份大棚蔬菜里出产的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