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四章 枫林村行善事1

    第三七四章 枫林村行善事1 (第3/3页)

来,看到厨房里忙碌的项方、杏儿等人,见到陶威的身影时,一时惊诧地张大了嘴,他看到项方在厨房时,还以为陶威走了,项方才会没有招待客人来了厨房为项太太做好吃的。谁知,这位人见人怕的煞神会出现在厨房,还是拿着刀来切肉的。

    好啦,别傻站着了,快帮忙,把菜收拾了。”巧如拉了下倪九,悄声说着。

    人多干活也快,当陶威坐下来吃着自己烤的黄羊和牛肉时,杏儿她们这桌女眷的桌子上也摆了五、六道菜。当然,杏儿不会当着桔子的面把那把她想着抽空还给陶威的匕首拿出来切烤肉,如果那样的话,她解释不了为何陶威的刀会在她手中,另一个原因是,她也舍不得用那么值钱的小刀来切肉吃。

    与此同时,远在海州枫林村的如花一行人,也正围在一起吃着饭。

    如花到达海州后,比预计到达的时间晚了两日,皆因她在路上中了暑,不得不看病吃药,在客栈里多休息了两天。

    海州知府苗大人接到京城传来的消息,便分出时间去见了这位颖惠乡君。

    为何说是分出时间,皆因是苗大人这些日子实在是太过忙碌。

    首先是海州出了海匪,还是被睿亲王来公干时碰到的,他这个知府,自然要全力配合驻军剿海匪的事宜,好在他是文官,只需帮着把后勤做好就成。谁知,忙了些日子,剿匪的海军回来了,却也带回来了睿亲王的新命令。

    就这样,苗知府帮着湛将军救助那些被救回来的渔村的村民,查证这些村民的户籍和身份情况,又先垫付了给他们寻医问药的钱,还得找海州城里的富户借了粮食和银子,按睿亲王的要求,给这些人发了粮食和银子,送这些人回了家。

    等湛将军又返回海岛,把那些夷国的海匪带回来后,苗知府又得依法查明他们的罪行,好在睿亲王已找了通他们语言的翻译,这才不用鸡同鸭讲的浪费时间。

    睿亲王带着人从海岛回来后,苗知府更是忙碌,知府衙门的牢房关着这些夷国的海匪已人满为患,有他收集的这些海匪招供的证词,便在睿亲王的拍板下,就在海边设了个砍头的台子,招集附近的渔村的村民都来见证官府处治这帮杀人劫货的海匪被砍头的下场。

    凡是有人命在手的夷国海匪,都被判了砍头,分了三天行刑,几百个夷人就以震摄夷国和本朝海匪的目的被砍了头,那一处行刑的断头台,鲜血染的红红的,起初还有人观看,到了后来,人们都被一下子要砍这么多人的头的阵势给吓到了,海岸边上就少了围观行刑的百姓,至于暗处来打探的那些夷国海匪的同伙,也是惊怒不已,没得控制好情绪和隐藏的地点,便被睿亲王的人给抓了个正着。

    这样一来,这些算是夷国探子的人和那些手里没人命案的夷国海匪就一起做了伴,继续被关押在府衙的牢房里,等着他们国家的使臣的到来,谈判终了时,才能决定出他们这些人的处罚结果。

    就这样,苗知府本没有时间去亲自处理地县村子里发生虫灾一事,他由着地县的衙门官员自行去解决,谁知道,他按规定上报到朝廷的折子引起了皇上的重视,还派了人来协助除虫害,而且这个被派来的人,不是司农局的官员,居然是个女子,还是个被封为乡君的女子。

    枫林村只是个三十来户的小村子,方圆三十里内只有他们这一个村子,以前他们村附近还有三个小村子,不过前些年大家就都搬迁完了。

    因为这里虽然离海远,但这里也并非是种田的好地界,这里几乎全是山地,田地太少,想要种地填饱肚子太难了。所以这里的村子留不住人,旦凡是有点本事的,都去了其他好一点的地方。

    如果不是如花他们一行人在前两天所在的村子里听到一个从枫林村落户过去的村民提起,如花他们也不会在和他们一起处理了村中的虫害后,又走了这么多的路,跑来这个有点与世隔绝的小村子里。

    也许是因为这里与世隔绝,这场突如其来的虫害并未祸及到这个村子。不过,当看到这个村子的现状后,如花觉得,这个村子如果遇上雪灾,怕是全村没几个人能活的下来。

    乡君,吃饭吧。”

    紫霞端来一碗绿豆粥,看着乡君这些天又消瘦了不少,紫霞很是担心。

    乡君,这里没有虫害,要不咱们还是早点回城里去,您这些日子可是消瘦了不少,这病才好没几天,又一直在各村子间忙着,回去了得好好补补才是。再说了,咱们来这里时带的粮食也不多了。”

    如花擦了擦汗,端起碗来,喝了几口,说道:“咱们还有消暑的绿豆粥喝,也有白米和白面做了来吃,你看看这个村子里的人,他们有什么可吃的,这才刚收过粮食,才交了夏税,他们的米缸里就全是糠,等到了秋天,收了秋税,他们这一冬又会吃什么,如果再遇上大雪天气,这里被雪一封,他们就只能等死了。”

    正说着,一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被人扶着的老人过来了,如花忙道:“村长,快坐,紫霞,去给村长端碗绿豆粥解解暑。”

    枫林村的村长忙阻止着紫霞,“贵客莫要张罗,我吃过了,吃过了,打扰了贵客吃饭,贵客见谅啊!贵客先吃,我在一旁等等。”

    这边红衣却是已端了两碗绿豆粥过来,还拿了几个白面小馒头,一碟鱼干。

    如花就招呼村长,“村长和韦大叔不必客气,请二位来,自然是要边吃边说些事情,你们不吃,我又怎能吃呢?”

    老村长和他的儿子互看了一眼,推辞不过,谢了几遍,这才拘谨地坐下来,看到桌上的白面小馒头,两人忍不住地都咽了下口水,但是,两人都没有动手拿馒头,见如花动了筷子,他们才端了绿豆粥,认真地喝着,不敢洒出来一点,就怕会浪费这么好的一碗粥饭。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