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分歧

    第537章:分歧 (第2/3页)

明栋梁,不日可期啊。”

    好吧,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什么主子什么奴才,不外如是了。杜甫这也是一点节操不要了,弘治帝把苏默的擅起边衅说成小孩子顽皮打架,他就敢更进一步,直接成了争吵相斗,这真真是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啊。不过话说回来了,太监有过下限吗?人家下面原本就没有东西好伐。

    听着杜甫这般不要脸的捧哏,弘治帝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但是面上却冷冷的哼了一声,怒道:“这混账东西,朕看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十六岁了,还算小吗?朕十六岁时……罢了,传内阁刘健、李东阳、谢迁入宫见朕,这事儿终要拿出个应对来。”

    杜甫恭声应是,转身往外传旨去了。心中却暗暗叹息,这便是简在帝心了吧。皇帝竟然拿自己出来和他比较,便是皇子龙孙也不曾有过的事儿吧。这分明是将那小子当做自家晚辈看待的待遇啊。

    这么想着,心中暗暗打定主意,日后再对上那苏讷言,一定要小心说话才是。

    内阁本就在皇城内办公,离着乾清殿并不太远。旨意传达下去后,不过两刻功夫,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便到了。

    入得偏殿,三人躬身施礼参见。弘治帝温和的笑着扶起,命人摆上锦凳软垫,又使人奉上热茶。待到三人谢过,将热茶饮了,这才开始说起正事来。

    “都看看吧,这事儿要如何应对?”弘治帝坐在锦榻上,示意将奏折给三位阁老,杜甫便弓着腰,快步上前取了先前那份奏章,恭敬的先递给刘健。

    刘健面色不动,沉稳的打开奏章浏览了一遍,随后将奏章转给李东阳。

    一般的奏章都会先送递内阁,由内阁审阅挑选后,才会将需要的挑选出来呈送御前,并将意见单独誊写后贴与奏折上。

    然后皇帝审阅后,则用朱笔批注,然后送与司礼监复核后转回内阁,方可形成正式文件传达执行。这便是所谓的票拟批红了。

    但从大明中后期,随着太监的权势越来越大,不但原本由内阁票拟后的褶子,在呈送皇帝前要先再过一遍司礼监检阅,甚至有许多褶子会越过内阁,直接先送达司礼监。这让内阁的文官集团愤怒的同时,不得不也另出机杼,纷纷建立自己独有的消息通道。

    所以,这份奏折,刘健等人其实也已经看过了。此时皇帝发下来后,刘健并无什么波动。只不过他一向以沉稳著称,这般波澜不惊的样子,倒也没让弘治帝多想。

    看着奏折又由李东阳转给了谢迁,弘治帝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后,温和的道:“三位阁老于此事怎么看?”

    刘健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即又各自别过。因着这个消息,在内阁里三人就曾有过一次争论。确切的说,争论主要是发生在刘健和谢迁之间。而李东阳则保持沉默,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此时听皇帝又再问起,刘健沉稳老成,尚在沉吟斟酌,谢迁却是忍不住,昂然而起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奏章直接驳回便可,完全不需任何犹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