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东阳之殇

    第539章:东阳之殇 (第2/3页)

寒而至。除了好生静养外,最重要的却是需要放开心情才是。

    言语中虽说的隐晦,却是点出了此是心病,若不能自己解开心结,便什么灵丹也是无用。

    心结吗?李东阳不由长长叹口气。自己这个儿子一向心高气傲,向来以京城第一才子自诩。结果武清一行,被苏默那个小畜生百般打击羞辱,消息传回来后,顿时成为上层公子们间的笑谈。

    以李兆先的性子,哪里受得起这般羞辱?结果便是越想越怨恨,终是悲郁难解,一病不起。偏又跟着便是乡试,李兆先上次便没能过,这次憋着一口气,咬牙带病上场,想要凭此一鸣惊人、扬名雪耻。

    但他本就不是什么才华横溢的,原本那个所谓的京城第一才子之名,也不过是大伙儿瞧在他有个阁老老爹的面上捧他罢了。如今带着病,昏昏沉沉的,又怎么可能考出什么好成绩?

    结果就是,不但没能一鸣惊人,甚至连榜都未上,再次名落孙山。这一下犹如当头一棒,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李兆先连病带气加羞,顿时就不行了。

    入冬以来,全靠汤药进补吊着。这般下去,说不得哪天就……李东阳想起儿子的情况,心中猛的一阵刺痛,抬手捂着嘴连声咳嗽起来。

    旁边老仆担心的看着他,赶忙山前搀扶。李东阳却微微挣开,摇摇头示意无妨,将老仆打发了下去。自己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转身往儿子屋中走去。

    他今年已经五十有二,接连两次婚姻,膝下曾有两子一女。长子李兆先聪明伶俐,一向最得他看重。次子李兆同,却在弘治八年夭折,*尚未出阁,一直是在老家南京。

    所以,他堂堂大明辅政,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家中却是人丁不兴,对于仅剩的这个儿子极是上心。这也是为何李兆先越来越纨绔,甚至跟他这个老子对诗顶嘴,李东阳仍是宠溺满满的缘故。

    可不曾想,如今这个仅剩的儿子,眼见得也要保不住了,李东阳不由的老泪纵横,心中痛苦,直如毒蛇啮噬一般。

    回想自己前半生,他可谓是接连遭受离丧之苦。先是发妻刘氏病故,紧接着就是岳父死去。转过年来,三弟李东川又卒,未到一年,继娶的岳氏也去了。

    而后厄运并未走远,又一年,二弟李东山也病死了。直到此时,这一连串的打击才算稍停。但也就是稍停而已,没几年后,他老父李淳终于离世。

    再然后,三年守治过去,他甫一复出便受重用,被授以纂修《宪宗实录》;转年便升左春坊左庶子,兼任侍读学士。四年八月,又积功升太常寺少卿。

    五年,进经筵讲官。六年,成为当年乡试主考。至六月,受命教导本年新晋庶吉士,由此打下深厚的人脉基础。

    至来年七月,直升礼部右侍郎,兼任侍讲学士,专司内阁诰敕,至此算是踏入大明最高权力机构,眼见登顶在望了。

    李东阳自己也觉得,这终算是否极泰来,厄运远离了。然而世事无常,就在他准备迎接人生的最巅峰之际,打击再次而来。

    便在他正式入阁的当年,次子夭折的噩耗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