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精彩的电影,真实的科幻

    第二百八十一章、精彩的电影,真实的科幻 (第2/3页)

‘豪华阵容’再次天差地远。这让我们不禁想去臆测,在有了这么多的加分项后,新作会是多么的惊人!“——《洛杉矶时报》

    除去这东西海岸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纸媒外,全国各大电视网及各类报纸、杂志的娱乐板块也都没有闲着,纷纷报道和评价起《异形二》的相关情报来。毕竟,不提爱丽丝的身份其实早已脱离了好莱坞圈,单凭她已经拍摄的那部暴利处女作《鬼影实录》,就导演的身份而言,已经足够成为最大的卖点了。

    事实上,一些有心人在阅读相关报道时,略微察觉到了各大媒体的一种纠结的心态。

    他们不约而同地统一了对爱丽丝的称呼:爱丽丝。

    而不是像称呼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盖茨、巴菲特那样,用姓氏来指代。

    没人认为,这只是因为“王”姓过于大众化的缘故。虽然这个姓不管是在中文中,还是在英文“ong”的书写中,都显得很大众化,突出不了人物存在,但肯定不会是主要原因。

    到底是因为她是华裔吗?

    这是一种很容易就发现的事实,放眼整个美国,安格鲁-萨克逊裔白人、非洲裔美国人、印第安人、德裔、爱尔兰裔、墨西哥裔,意大利裔、日裔、华裔,政治家、律师、医生、教师、商人、明星、科学家……不分种族,不分职业,只要是美国人,多少都有些心知肚明的感觉。

    女孩本人几乎不在电视上露面,三两年来,只参加过一次脱口秀,只有一次接受了《时代》周刊的采访,明显是个很低调的人。所以,大众们无法从各个渠道得知,她本人对这种情况有什么想法,而当那些媒体编辑们选择这样一个称呼时,那些人又是经历过什么样的讨论。

    一切都是不可知,民众们能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听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亲切可爱的称呼:爱丽丝。

    当然,并没有人愚蠢地在某些媒体刊文或发表看法,揭露出那种暗含在几乎全美国人心中的事实。也许各大媒体就是觉得,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女来说,称呼爱丽丝要更亲切些?

    嗯,那就这么认为好了。

    有趣的是,从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开始,这个已经横跨了好几个行业的小名人,就一直很低调地没公开露面过。而现在,当电影已经开始热映后,她依然像个隐形人般,将所有工作,包括首映式等活动都交给了剧组其他人员。

    这是一个足够被很多业界人士批评的行为,毕竟,身兼编剧、投资人、制片商股东,乃至剧组特效部部长职衔的爱丽丝,可以说是整个首映式中最重要的人物了。就算是主演们和卡梅隆,都未必能有她更吸引媒体眼球。

    这样一个人物没在首映式出席,甚至没在任何一场宣传活动中露面,往轻了说,是太傲气,往重了说,就是不在乎观众。一般情况下,如果有另一个处于相同身份的人敢这么干,有的是人会在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