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初入郑宅说郑家

    第八十三章 初入郑宅说郑家 (第2/3页)

家的太平和乐楼且不必说,那是真正的百年老字号。自从有了太平和乐楼,多少异地之人慕名而来,行商客往,连带甚至兴起了前楼街这一整条街。”

    这方面郑大奶奶并非吹嘘,前楼街这“吃喝玩乐一条街”的确是因太平和乐楼而兴起。

    而这样的太平和乐楼,郑家后来将之开满了宝庆府,甚至开遍了半个大靖朝!

    郑家之巨富由此可想而知。

    “后来我家老爷子官至尚书右仆射,思及家乡,命后辈子孙为乡邻寻求长久生计之道。”郑大奶奶说到这里,面上现出自豪之色,“而今粟水县一带十有七八户种植龙牙百合或黄花,便是由我郑家引导而来。”

    龙牙百合和黄花都能算是粟水县特产,经济价值比起粮食类作物当然要高上许多。

    由此又带动了整个粟水县的经济,郑大奶奶为此自豪,倒也不假。

    但实际情况其实又有不同。

    至少就江慧嘉所知道的,青山村一带种黄花的还有寥寥几户,可种龙牙百合的,却几乎没有。

    甚至江慧嘉还是首次听说,原来龙牙百合与黄花的种植还是郑家引进的。

    当然,原身本就不关心农事,在这方面本来就算是认知贫乏的,而江慧嘉她自己也是个农盲,所以她的认知算不得数。

    江慧嘉大约领会到了郑大奶奶的意思,当下赞道:“老爷子心怀家国,郑家家风令人钦佩。”

    两人一边闲聊着,马车骨碌碌向城东方向的驶去。

    郑家老宅就坐落在城东惠风巷中,那一整条街巷都属于郑家。

    马车从西侧门驶近了郑府,又在二门前停了下来,就有婆子抬了兜轿在二门前等着。

    郑大奶奶自己坐了一抬兜轿,又请江慧嘉坐上另一台兜轿。

    这种兜轿有些类似于江慧嘉在现代的时候,去某些旅游景点坐过的那种椅轿。它不同于古装电视里常出现的那种四面围合的暖轿,而是四面敞开的。

    江慧嘉因为坐过几回类似的椅轿,倒也没有不习惯。

    郑大奶奶看她举止仍然从容,并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