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慧嘉讲学

    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慧嘉讲学 (第2/3页)

    说着,他抓抓头发,仿佛因为提问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刘思源性情活络又狡猾,江慧嘉以前很有些防备他。不过相处时间长了,倒也能发现他本性不坏,并且为人极其聪明。

    他本来就基础扎实,甚至胜过乔雁,江慧嘉要想最快速地培养出能独当一面的坐堂医师,刘思源是个好选择。

    江慧嘉不是古人,她思想里并没有什么秘技不能外传的观念,相反,如果可以,她愿意将自己一身医术更快地传播出去。

    如果可以因为传播医术而救更多的人,不也是一种功德吗?

    只是医者能救人,更能杀人,这个理念是她学医之初就被慎重告诫的。所以她就算要传授,也是有度的,有序的,有保留的。

    刘思源现在还是记名弟子,他要是有一天可以完全通过考验,江慧嘉不会介意倾囊相授。

    不过她的保留主要在针灸和外科方面,在解说病例时她可不敢留手。要不然这就不是在教徒弟,而是在害病人了。

    “大黄附子汤虽仅三味药,却能千变万化。”江慧嘉道,“此方我又添加干姜、桂枝、白术、茯苓、茵陈……”

    她解说单方,细致剖析。

    “此人黄疸虽由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起,根源却是中阳不振,脾运失责。因此对症下药,便应当温阳泄浊,健脾助运。”

    “自来医家最为讲究辨证施治。”江慧嘉道,“什么叫做辨证施治呢?最紧要的不是病灶在何处,而是病因、病机、邪正、虚实……须知人体为统一之宝藏,不能区分对待,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她深入浅出,而又细致引申,讲课的水平着实是一等一的好。

    比起许许多多只会叫徒弟背医书、背单方的老派大夫来,实在是太会教徒弟了。

    古代医家不是没有高手,相比起在蒙昧中挣扎了太多年,后来才终于飞速兴起的西医来,中医的传承就简直不知道要悠久绚烂多少倍。

    可是名医们能著书立说,却未必懂得怎么教徒弟。

    尤其古人著书,还讲究一个微言大义,这就又容易引得后人猜想:这句话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