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重返安西镇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重返安西镇 (第2/3页)

   葫芦河与思库河作为赤河的支流,在姑墨州汇入赤河。

    安西四镇的城堡大多数都是沿着河岸绿洲兴建,这片河岸遍布着绿洲,加之水量丰沛,又在安西与河中交通的要道之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位干瘦的中年人身着紫色锦袍负手而立,朔风冷硬,他却纹丝不动,只有颌下的胡子随风不停的来回摆动着。

    他就是奉圣命巡抚河西陇右的苗晋卿。

    苗晋卿的驻地本来在张掖,但在半个月以前,就得到了来自西方的驿书,丞相会在入冬前东返,因此便掐算着时间赶来了安西,特地在姑墨州等候这位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大唐丞相。

    作为联络长安与西域的唯一枢纽,苗晋卿在这两年时间里见到了所有送往长安的军报,神武军在西域所取得的胜利是前所未有的,开阔的土地数以万里计,灭国更是两双手都数不过来。

    如此赫赫武功,就算往前数两千年也绝无仅有。

    苗晋卿之所以急着赶来姑墨,希望尽快见到秦晋,心中其实还有一个不能对外人道的隐忧。

    秦晋在这一年深秋抵达了姑墨,比预计中晚了整整半个越,苗晋卿也因此在姑墨州多耽搁了半个越。

    安西四镇现在还没有大都护,在节度使郑显礼离开以后,只设置了节度留后,负责调动安西四镇的各镇兵马。

    此时,的安西四镇与天宝年间的安西四镇已经大大不同。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十分的宽松和安全。

    南部的吐蕃彻底臣服于唐朝,西面的河中各国也被相继平定,天山以北的北庭也失去了来自于漠北草原的威胁。

    苗晋卿一路走来,觉得安西四镇当前最迫切要做的就是裁军。经历了与大食人的决战以后,四镇都征召了大量的兵马,包括依附于四镇的各部族勇士,加起来至少有二十万众。

    这么多的士兵,人吃马嚼,每天都要支出一笔不小的耗费。

    而安西的粮食产量极为有限,大量的军需物资都要由河西等地调配支援。他有在中枢为官的经历,知道许多朝廷消耗的情况,天宝年间仅仅安西四镇与北庭的支出就占据了朝廷岁入的二成。

    而各边镇尤其以范阳等地为最,几乎达到了岁入的三成,已经超过了安西的二成。

    由此计算,由西到东的整个北部边镇,每年耗费居然达到了朝廷的半数岁入。

    这是极不正常的,在天宝年的盛世,朝廷已经入不敷出,现在刚刚经过了安史叛乱,朝廷岁入何止减半,又怎么负担这么庞大的支出呢?

    心事重重,坐立不安,苗晋卿终于见到了大唐丞相的纛旗出现与视野之中。

    一瞬间,身上的压力似乎轻了一点,不禁鼻尖泛酸,眼眶发热。

    十年的时间好像做梦一样,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平定,忽然风起,又忽然风止。紧接着,安西又出了大乱子,当地部族的叛乱,大食人的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