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期盼平安火

    第四百四十五章:期盼平安火 (第2/3页)

    “有阁下助阵,风陵关一定会撑过去的,说不定会有奇迹出现。”

    说来说去,陈千里和高齐进竟双双表示愿与风陵关共存亡。秦晋直到此时才正视陈千里这个看起来有点胆小和木讷的胖子。实际上,陈千里只是外表给人以这种错觉,他本人既不胆小也不木讷。当初在新安时,县令崔安世以家奴起兵控制了县城局面,就是这个胖子不顾个人生死挺身而出,自己才能死中得活,说起来这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啊。

    但愿陈千里的留下,会给风陵关带来奇迹。

    秦晋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既然陈千里和高齐进双双表示愿赴死一战,他只能予以默许支持。

    只要他们能在风陵关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神武军就会由河东道源源不断的开赴关中,与燕兵-叛军做输死一战。

    与陈千里和高齐进交代完毕,秦晋当即改变了在风陵关休息一夜的主意,而是下令立即连夜西渡黄河,到关中去,必须赶在叛军兵锋之前返回长安。因为秦晋忽然想起了那一世史书中所记载的李隆基,这个曾经雄心万丈的天子,现在垂垂老矣早就有心无力,在得知潼关失守后的反应竟是瞒着所有的朝臣,仅仅带着个别亲信与太子偷偷的逃出了长安城。

    也就是在逃离长安的途中,太子与陈玄礼勾结动马嵬坡兵变,杀死奸相杨国忠,自此以后被压制了十余年的太子李亨正式登上了唐朝的历史舞台。

    然则,现在陈玄礼已经被贬官外放,太子李亨也是以戴罪之身刚刚获得了有限的自由。假如李隆基一如历史记载那般逃离长安城,李亨还有没有实力动马嵬坡兵变,以当前形势推断,他没有动兵变的实力,可一旦李隆基进入蜀中,那道有可能会使唐朝彻底陷入万劫不复的诏书便会往天下,到那时,就算秦晋有心,也再无力回天。

    如果秦晋没有记错,李隆基在抵达蜀中后,向天下颁布诏书,封膝下诸子为各路大元帅,分别节制天下各道兵马。这么做显然是孤注一掷,只要是他李氏的种,哪怕有一个儿子能在地方上立住脚,也不至于绝了李唐血脉,至于还能不能定鼎天下,那就只能看各自的造化了。

    而以秦晋所知,李隆基诸子自幼养在十王宅内,严谨参与政治,都是圈养废了的纨绔子弟,能指望这些昏聩无能之辈力挽狂澜?真是天大的笑话。

    “使君,战马草料已经喂食完毕,随时可以整军出!”

    乌护怀忠的声音打断了秦晋的思绪,现在还不是想着李隆基会不会昏招迭出的时候,最要紧的事是赶到长安去。

    此时秦晋有一种难以对外人说的焦虑,那就是一旦李隆基果如历史上一般放弃了长安,而李亨又没有能力如历史上一般动兵变,然后跑到灵武去登基称帝,便只能跟着一路逃亡蜀中。

    只要李隆基父子逃到了交通闭塞的蜀中,恢复唐朝那就只能是空话一句。所以,秦晋不得不为神武军的将来做打算,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